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的现场:作家说

文学的现场:作家说

  • 字数: 186
  • 出版社: 中国青年
  • 作者: 蒋肖斌|
  • 商品条码: 978751537703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集结了记者蒋肖斌 对多位中国当代作家的深度 访谈。作品以“现场”作为核 心概念,通过记录作家的创 作环境、写作心路及个人经 历,呈现他们独特的文学思 想和创作态度。访谈对象包 括冯骥才、张炜、梁晓声等 人,涵盖了他们对小人物的 关注、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以及对文学的理解与热爱。 蒋肖斌不仅记录了作家的言 谈,还挖掘出他们作品背后 的真实情感,展示出作家创 作的心路历程。该书从多个 角度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 多样性和现实关怀,成为解 读作家作品与思想的重要窗 口,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 文学导读和思考启迪。
作者简介
蒋肖斌,《中国青年报》资深文化记者,文字百万余,散见《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青年记者》等。
精彩导读
蒋肖斌:为什么很多作 家喜欢写小人物? 石一枫:作家写小人物 ,有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 —大部分作家是普通人,没 有机会接触到大人物,没见 过的能写得像吗?当然,从 文学的角度来讲,写好小人 物更能体现文学的本质。普 通读者看文学作品,会有代 入感,会觉得自己就是作品 中的一个小人物。所以,观 照小人物就是观照大众,符 合文学规律。 蒋肖斌:你在《世间已 无陈金芳》《借命而生》等 作品中,写的都是小人物。 小人物有很多种,你的选择 倾向是什么? 石一枫:小人物千人千 面,我会选择写能体现“大 时代”、揭示“大问题”的小 人物。如果作家写小人物只 能写出一点小事情,那我觉 得就白写了,第一你浪费了 这些小人物,第二你也对不 起这些小人物。 《世间已无陈金芳》讲 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想 改变命运、想活得更好,这 是中国人最朴素、最普遍的 一个愿望,在陈金芳身上得 到了体现。《借命而生》讲 的是社会在变化中有各种各 样的诱惑,也会有让人失望 的地方,但社会依然在朝着 我们希望的好的方向发展, 因为总有一些人坚守着某种 底线,是道德底线,也是职 业底线,他们有着和命运斗 争的勇气和力量。这样一个 又一个的小人物,汇聚成一 种力量,我觉得是值得写的 。 蒋肖斌:你在《特别能 战斗》中把一个以“战斗思 维”指引一切行动的大妈苗 秀华写得特别生动、特别犀 利。 石一枫:犀利吗?这只
目录
石一枫:尽职尽责书写小人物 冯骥才:书房是作家不设防的写作场 冯骥才:我喜欢做的事情里有一点悲壮感 徐则臣:沿着花街,走向我的文学根据地 付秀莹:小说中的人物肯定就是你“自己” 路内:自己写的人也得重新理解他 马原:结局好,一切都好 张炜:作家是“心灵之业”,要服从生命的冲动 刘庆邦:请不要叫我“短篇小说之王” 陈彦:我也是个装台人 陈彦:永远怀念25岁前在乡村城镇的生命实践 梁晓声:我不信“他人皆地狱”,这使我活得不狡猾 梁晓声:为“80后”中文系大学生写一本书 周大新:婚姻是一座茅草屋 邱华栋:新闻结束的地方是文学出发的地方 肖复兴:我不希望把儿童文学写成甜蜜蜜的棒棒糖 余耕:我的小说是写为生存奔波的芸芸众生 那多:想让你相信我,就像相信茨威格的迷咒 六神磊磊:我想讲的是江湖运行的底层逻辑 流潋紫:《甄嬛传》十年后,返身记录日常小欢喜 刘亮程:日常给作家最漫长的陪伴 何建明:为“万鸟归巢”的海归创业青年立传 指纹:不矫情是推理小说的最佳气质 葛亮:中华文化的根基,盛在一箪食的平朴光景中 刘心武:我这株老梅,还能继续报春 沈石溪:写动物小说怎么能避开丛林法则 笛安:“80后”也到了回味“前半生”的时候 关仁山:记录变革中的乡土中国 蔡骏:生活是最大的悬疑 张怡微:捕捉夹缝中的人 叶广芩:那些待过的地方,那些与文学有关的时光 李修文:能自己下手,就绝不旁观 刘醒龙:发现历史和现实的破绽 后记:回到文学的现场,抓住那个鲜活的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