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遇见徐熙春

遇见徐熙春

  • 字数: 286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作者: 陆轶隽|
  • 商品条码: 978752311131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遇见徐熙春:在江南 与上海之间》是关于中国红 十字会青浦分会、青浦红十 字会医院(今复旦大学附属 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创始人 徐熙春的传记作品。本书从 徐熙春的生平经历入手,以 其在沪经商与开展公义事业 的事迹为经,以其家庭生活 与家人经历为纬,勾勒出在 近代上海都市化转型过程中 一位江南“县城青年”如何从 学徒开始打拼到在上海滩建 立起自己的商业版图并主动 切入公共卫生事业的路径, 真实还原了一代商人慈善家 的一生,同时也间接呈现了 20世纪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 历程以及从晚清到民国的时 代和社会变迁脉络。
精彩导读
第一章 从江南到上海: “到上海,去打拼!” 清光绪十一年农历二月 十七日卯时(1885年4月2 日晨5时至7时),江苏省青 浦县城徐氏宅第中。 此时,天刚蒙蒙亮,一 声清脆的婴儿啼哭与接生婆 的报喜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紧张、期待、欣喜交织于 老宅的屋檐之下。接生婆高 兴地告诉堂中的长辈徐昌藻 等,以及孩子的父亲徐公勉 :“老爷!夫人生了!是公 子!” 新生的婴孩是徐公勉夫 妇俩的第三个孩子。对于青 浦县城内的这个大家族而言 ,人口添丁,还是白白胖胖 的小公子,总是一桩喜事。 根据徐家族谱“公、正、传 、家”的字辈排序,长辈为 新生的婴孩取名“正章”,寓 意为人正直、谨守章法。成 年后,徐正章为自己取号“ 熙春”,成为日后更为人熟 知的姓名,是为后话。 在县城中,徐氏家族颇 有声望,从其宅第便能窥其 一斑:中堂上方悬挂着由清 末著名的“状元实业家”张謇 (1853-1926)所书的匾额“ 衍禧堂”,祖宗牌位两旁则 是由海上书画与篆刻名家高 邕(1850-1921)所书的一 副楹联——“树静山幽不知 年岁;国安民乐咸颂太平” ,展现着这个家族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的价值依归。在 房间中,坚立着一尊其他人 家鲜少见到的自鸣钟,每到 整点便低沉地发出“销、销” 的报时声。庭院之内芳草鲜 美,落英维纷,后舉们常常 在此嬉戏玩闹,长辈们则悠 闲地轻摇蒲扇享受宁静时光 。 这里,故事就从这个宅 第和背后的家族,以及其繁 衍生息的土地慢慢说起。 故乡青浦:江南“上善之 城” 青浦县,现为上海市青 浦区,位于上海西郊。区境 之西,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区、昆山市接壤;区境之南 ,与上海市松江区、金山区 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相接 ;区境之北,有吴淞江横亘 ,与上海市嘉定区相望;区 境之东,与上海市闵行区相 连,毗邻上海虹桥机场。“ 青浦”之名,“青”字得名于 区境东北之青龙镇(今上海 市青浦区白鹤镇旧青浦村) ,“浦”字则因有五浦(崧子 、顾会、赵屯、大盈、盘龙 )汇于吴淞江,故名。青浦 区版图东西两片宽广、中部 狭窄,恰似一只美丽的蝴蝶 ,翩翩于秀丽江南。 早在七千多年前,青浦 便已成陆。六千余年前,早 期先民开始居于此地,他们 在脚下的土地胼手胝足、繁 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 文化。崧泽、福泉山等遗址 出土的文物与遗迹,清楚证 明了青浦是上海地区最早有 人类活动的区域之一。 此后,青浦区域隶属屡 变:春秋战国时先后属吴国 、越国、楚国,秦代属会稽 郡由拳县,汉代属娄县,隋 代隶属苏州昆山县。唐天宝 十年(751)置华亭县后, 县境隶属该县西北境。元至 元二十九年(1292)置上 海县后,县境半属上海县西 境、半属华亭县北境。明嘉 靖二十一年(1542),析 华亭县修竹、华亭,上海县 新江、北亭、海隅五乡成立 青浦县,设县治于青龙镇, 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 废县。万历元年(1573) 复置县,移县治于唐行镇( 今青浦区盈浦、夏阳街道部 分区域),隶属松江府。清 雍正二年(1724)曾划北 亭、新江二乡,分置福泉县 ,至乾隆八年(1743)裁 撤,仍并入青浦县境。辛亥 革命后成立中华民国,青浦 县隶属江苏省第三行政督察 专员公署管辖。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浦 县先属苏南行署,后改江苏 省辖。1958年,青浦县划 归上海市管辖。1999年9月 ,国务院批复上海市人民政 府,同意撤销青浦县,设立 青浦区。2000年1月,青浦 区人民政府成立。自此,延 续四百五十八年的青浦县建 置终结。 P5-7
目录
序 在江南与上海之间:徐熙春生命轨迹及其意义(李天纲) 自序 遇见徐熙春:传统与现代的邂逅 第一章 从江南到上海:“到上海,去打拼!” 故乡青浦:江南“上善之城” 思葭浜徐氏枝繁叶茂在青浦 徐熙春的儒医家庭与良好家教 摩登都市的兴起:近代上海转型 “到上海,去打拼!”的选择 第二章 从商号学徒到烟号老板:商界新秀露头角 德隆彰烟号做学徒 成家立业与生儿育女 创办信乎泰烟号 参加青浦旅沪同乡会 马路商界的优秀代表 第三章 发起成立青浦红十字会:从商人到慈善家 “齐卢战争”爆发的起因 战略要冲青浦战况惨烈 与红十字会结缘的契机 青浦红十字会的创建 第四章 江浙战场救护与造福桑梓:身体力行不务虚 “齐卢战争”救护当仁不让 北伐战争救护游刃有余 青浦县前河淤塞与整治契机 红十字会介入河道整洽 参加红十字会全国代表大会 第五章 转战印刷业:从南市到北市 成立美新印刷公司 转型现代股份制经营 制售“抗日贺年片” “飞马”牌商标之争 第六章 淞沪烽火再教护:义不容辞为人道 “一·二八”战大初起与军民御敌 “一·二八”抗战数护与商善互动 “八一三”抗战救护与积极性数助 救护队长遭遇敌机英勇捐躯 “八一三”抗战善后与暂停会务 第七章 抗战期间“不响”处世:爱国爱家爱同胞 在租界尽力援助受难同胞 默默面对家族人财两失 拒绝参加日伪“维持会” 殷殷关切子女与爱护家人 第八章 带领红十字会走向新生:建立医院与复员改组 青浦红十字会复员 组织防治血吸虫病 建立医院与泽被乡民 青浦红十字会医院的成绩 红十字会顺利改组 第九章 憧憬新中国,迎来新生活:保护学生与子女“北上” 学生运动如火如茶 支持“三育”补习班 生意伙伴被“打老虎” 保护被通缉的进步学生 子女“北上”开新篇 无奈卷入“医院风波” 第十章 一代商人慈善家的人生终章:公私合营与颐养天年 美新公司参加公私合营 亲笔家信里的人情世事 关爱子孙与父子再重逢 耄耋逝世与魂归息焉墓 余音 附录一 徐熙春先生简明年表 附录二 中国红十字会青浦分会1924-1951年历任主要干部名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