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拥有快乐的秘密
字数: 164
出版社: 江苏文艺
作者: 著 者:[美]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 译 者:闵晓萌
商品条码: 9787559489913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57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7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首版于1992年,情节上与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相互关联。沃克曾说:“塔希在《紫颜色》中短暂出现过,在写作这本书时,她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桓,深深印在我的心里。她让我最终决定,她需要一个独立成篇的故事,她值得我写作一本属于她自己的书。” 塔希是《紫颜色》中的主人公西丽的儿媳,她和西丽的儿子亚当在非洲奥林卡部落青梅竹马成长的故事曾出现在《紫颜色》中耐蒂的信里。本书讲述了塔希和亚当从非洲回到美国后的生活,塔希在非洲接受了戕害女性身体的传统习俗——“割礼”,从此被伤痛和愤怒伴随一生,即使身处远离非洲的美国,依然无法摆脱长久的创伤折磨。在寻求疗愈的过程中,塔希逐渐意识到,女性的身体在人类历史中总被污名化的骗局,最终决定返回非洲,反抗自己作为黑人女性被误解、被轻视的命运。塔希曾在一本白人写的书里读到:“黑人们顺应天性,他们拥有快乐的秘密。”从未体会过真正快乐的她到生命的最后才终于明白:“抵抗才是快乐的秘密。”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1944—) 美国非裔女作家、社会活动家,普利策奖得主。1983年,她的长篇小说《紫颜色》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感人肺腑的故事,赢得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她也因此成为首位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非裔美国女性。沃克长期关注与女性、种族相关的社会议题,并笔耕不辍,对世界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译者简介 闵晓萌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博士,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译有《狄更斯幽默故事集》《拥有快乐的秘密》等。
精彩导读
塔希 先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曾意识到,我已经死去了。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年轻美丽的雌性黑豹,她和丈夫,以及丈夫的另一只配偶生活在一起。她名叫拉腊。她过得并不快乐,因为丈夫和他的另一只伴侣才是真心相爱的一对。他们友善地对待她,不过是因为这是黑豹兽群强加于他们的义务。他们甚至原本不愿接纳她介入他们的婚姻,成为妻子中的一位,因为他们俩已经非常幸福了。然而,她是兽群中“多出来”的一只母豹,这种事情又是不容许发生的。她的丈夫有时会用鼻子嗅探她的气息和她散发出来的其他气味。他有时甚至会向她求爱。但每当这种事情发生时,另一只名为拉拉的母豹就会变得烦躁起来。她和她们的丈夫 —巴巴,会发生争吵,随后会引发争斗:又是咆哮,又是撕咬,还用尾巴抽打着彼此的眼睛。很快他们就厌倦了这一切冲突。他们会躺下来,一面用爪子紧紧攥住彼此,一面轻轻哭泣着。 巴巴会这样对他的心灵伴侣拉拉说,按道理我应该和她做爱,她和你一样是我的妻子。这种方式非我所愿,这是我违心接受的安排。拉拉泪眼蒙眬地说道,我明白,最亲爱的。我为此所感受到的痛苦简直刻骨铭心。当然,这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对吧?他们俩坐在森林中的一块石头上,痛苦不堪。而无人理睬的拉腊这时已经身怀六甲,病弱交加,几近崩溃。大家都知道无人爱她,也没有其他母豹愿意和她共侍一夫。日子一天天过去,她所能听到的唯一声音是她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不久,她就开始倾听这一声音。 拉腊,声音说道,坐在这儿,这里太阳可以亲吻你。她照做了。 拉腊,声音说道,躺在这儿,这里月亮可以整夜整夜地爱抚你。她照做了。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她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温情的亲吻和温柔的怜爱。这时声音又说道,拉腊,坐在这块石头上,看看这条溪流平静的水面下,你自己美丽的倒影。 拉腊在她内心声音的指引下平静下来。她坐在石头上,俯身望向水面。她看到了她光滑的、紫红色的小小口鼻,看到了她纤巧的、尖尖的双耳,也看到了她光滑的、闪亮的黑色皮毛。她非常美丽!更何况,她还得到了太阳温情的亲吻,得到了月亮温柔的爱抚。 整整一天,拉腊都十分满足。当丈夫的另一位妻子带着惧意,问她为什么一直微笑时,拉腊只是张大嘴巴,露出牙齿,笑意更浓了。那可怜的妻子浑身战栗地逃走了。她找来了她们的丈夫,巴巴,把他拽回来看看拉腊的模样。 当巴巴看到拉腊时,她在温情亲吻和温柔爱抚的滋养下,显得笑意盈盈的。很自然地,他迫不及待地将爪子伸向了她!他能看出,她与别人相爱了,这点燃了他的欲望。 当拉拉伤心哭泣的时候,巴巴占有了拉腊,而那时拉腊却从他的肩膀上探过头去,凝视着那一轮月亮。 日复一日地,拉腊渐渐觉得,溪水中的拉腊才是自己应有的唯一模样——她是如此美丽,又得到了如此温情的亲吻和如此温柔的爱抚。她内心的那个声音使她相信,的确如此。 如此,在一个炎炎的白昼,当巴巴和拉拉因为她而相互撕咬,恨不得将对方的耳朵扯下来时,她再也无法忍受他们的尖叫和呻吟。这时拉腊对他们俩已经毫不在意。她俯下身去,亲吻着溪水中自己恬静的倒影,然后怀揣着这个吻,一直沉到了溪底。 奥莉维亚 这就是塔希自我表达的方式。 自孩提时起,当她谈及某个话题,想要回避躲闪、含糊其词时,她一贯采用这种方式。她母亲凯萨琳在部族里被唤作纳法,过去曾派塔希去村子里的商店买火柴,一盒一便士。母亲会给塔希三便士,而她至少会弄丢其中的一便士。她会这样讲述那弄丢的一便士的故事:她把那些硬币暂时贮存在一只盛着水的玻璃杯里,这样既安全又好看。谁知一只硕大的鸟儿注意到了杯中硬币的闪光。它从天空猛冲下来,怪吓人地扑扇着翅膀,吓得她失手让那杯水跌落下来。那只鸟儿巨大的喙和张开的翅膀很是瘆人,她别过脸去不敢看它。待她转过头再看玻璃杯时,哎呀 —该死的!硬币不见了! 她母亲会骂骂咧咧的,或是将两手放在胯上,一脸悲伤地摇着头,然后自怜自哀地向邻居们哭诉她女儿这个无药可救的小骗子干的好事。 塔希和我那时都是六七岁,差不多一般大。我现在还记得我第一眼见到她时的印象,那情形仿如昨日。当时她正在哭泣,泪水从她沾满尘土的面颊滚落,留下一道泪痕。这是因为村民们聚在一起,迎接我们这些新来的传教士时,周遭扬起了一片尘雾。这些扬尘颜色微微泛红,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黏附在人皮肤上。塔希站在她的母亲凯萨琳身后。凯萨琳是一个个子小小、后背凹陷的妇人,黝黑的脸上布满皱纹,流露出固执倔强的神情。一开始我们只看到塔希的一只手 —小小的黑色的手,细弱的黑色手臂,像猴子一样环绕着她母亲的下半身,紧紧攥着母亲长长的、木槿色的裙子。随后,当我们,也就是父亲、母亲、亚当和我走近些时,我们才看她看得更清楚了些。那时她正绕过母亲的身体,偷偷地盯着我们看。 我们当时的模样一定挺狼狈。一连数周,我们都一直在赶路,这才赶到塔希所在的村落。我们自己也是风尘仆仆、舟车劳顿。我还记得当时我仰头看着父亲,心里想着:我们穿过密林,走过草地,蹚过河流,行经各种飞禽走兽的栖息地,不知吃了多少苦,终于抵达了他总是念叨着的奥林卡村。这真是个奇迹! 我发现他也注意到了塔希。他对孩子们十分关切,总是宣称,在一个社区里,哪怕只有一个不快乐的孩子,那么这个社区也不会幸福快乐。一个孩子不快乐也不行!他曾经一边这么说着,一边拍打着他的膝盖以示强调。对于一个部族来说,一个哭泣的孩子就是木桶桶底的一个烂苹果!更何况,要无视塔希本来也很困难。因为尽管很多前来迎接我们的人似乎都神色悲哀,但她是其中唯一哭泣着的人。然而,她也是缄默无声的。她露出来的小小脑袋,以及发红的褐色面庞,都因为竭力克制自己的情绪而绷得紧紧的。她眼泪汪汪,泪水顺着面颊哗哗地淌落。除了这一点,她的情绪克制得还是很成功的,表现得令人刮目相看。 我们的欢迎仪式持续了一整天,中途塔希和她的母亲消失不见了。虽然她们不见踪影,我父亲还是询问了她们的情况。那个小姑娘为什么哭啊?他操着一口新近学会的、有些刻板僵硬的奥林卡语问道。长老们似乎没有理解他说的话。他们换掉身上的长袍,神色和蔼地看着他,然后又看着我们,再然后面面相觑。他们环顾四周,目光扫过聚集的人们头顶,然后回答道,牧师先生,什么小姑娘啊?这里没有什么正在哭鼻子的小姑娘啊。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