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劳动者主体地位法理研究

劳动者主体地位法理研究

  • 字数: 200
  • 出版社: 江苏大学
  • 作者: 刘强|
  • 商品条码: 978756842082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六章,分别介 绍了劳动与人的关系类型, 阐释了劳动者主体地位的相 关理论,介绍了我国劳动者 主体地位的虚置表现,分析 了我国劳动者主体地位的虚 置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 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 劳动者主体地位保护制度的 三条路径。最后结合典型案 例,指明劳动者主体地位的 实践意义,做到理论与实践 的深度融合。
作者简介
刘强,男,1984年生,法学博士,江苏大学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法理学、劳动法,在《青海社会科学》《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劳动哲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劳动与人的关系类型 第一节 工具性关系 第二节 本质性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劳动者主体地位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劳动者概念的历史性考察 第二节 主体地位的哲学考察 第二三节 劳动者主体地位的构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劳动者主体地位的表现 第一节 革命的胜利 第二节 需求的满足 第三节 对劳动过程的自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劳动者主体地位出现虚置现象的原因 第一节 劳动者与劳动力相分离 第二节 劳动权与就业权相混淆 第三节 劳动法的社会法属性虚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劳动者主体地位的补强路径 第一节 以目的性作为劳动权的权利属性 第二节 以实践性作为劳动立法的根基 第三节 以劳事关系统领劳动法律制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实践意义 第一节 对劳动者基本义务的反思:以忠诚义务为例 第二节 对用人单位自主管理权的反思:以逆向激励为例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资料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