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燕赵名医学术经验荟萃

燕赵名医学术经验荟萃

  • 字数: 312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编者:付婷婷//武淑娟|
  • 商品条码: 978751329281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目前国内并无专门介绍燕赵地区名医经验的书籍出版,。《燕赵名医学术经验荟萃》的出版可弥补这一方面的空白。该书共介绍了15位燕赵地区的名医,包括秦越人、韩祗和、刘完素、张元素、李杲、王好古、罗天益、窦默、王清任、张锡纯、岳美中、施今墨、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按照其所处朝代的时间顺序编写,共十五章,每一章均介绍名医生平、著作、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并附有相关医案,以期全面展现医家的学术成就。过梳理历代在燕赵大地上涌现出的名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使学生们对燕赵医学的成就有所了解,并且使其中医理论和临床水平得到系统提高
作者简介
付婷婷,女,讲师,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各家学说及医古文课程组负责人。参编过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多部著作,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写作水平。有何著作、科研成果:《明医心鉴》;2013;45万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主编《系统性硬皮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前沿》;2016;科学出版社;参编
目录
第一章 秦越人 第一节 生平著作 第二节 秦越人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一、《难经》对脉学的贡献 二、《难经》对针灸学的贡献 第二章 韩祗和 第一节 生平著作 第二节 韩祗和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一、发明伏阳温病,增列辛凉解表 二、发皇仲景之旨,条列阴黄证治 附:韩祗和医案四则 第三章 刘完素 第一节 生平著作 第二节 刘完素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一、开创“玄府气液说” 二、刘完素的温补观 三、杂病证治经验 四、名方应用 附:今人应用刘完素名方医案四则 第四章 张元素 第一节 生平著作 第二节 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一、脏腑辨证说 二、遣药制方论 三、辨治中风的经验 附:今人应用张元素名方医案四则 第五章 李杲 第一节 生平著作 第二节 李杲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一、创立脾胃学说 二、重视内伤病证 附:李杲医案三则 第六章 王好古 第一节 生平著作 第二节 王好古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一、阴证论 二、三焦论 三、伤寒学的成就 附:王好古医案四则 第七章 罗天益 第一节 生平著作 第二节 罗天益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一、发扬李果的脾胃学说 二、泻热除寒,创立三焦辨证 三、针灸学术特色 四、因时制宜的治疗思路 五、遣药用方特点 六、罗天益的临证治疗特点 附:罗天益医案四则 第八章 窦默 第一节 生平著作及对中医教育事业的贡献 第二节 窦默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一、精研经络腧穴 二、发展刺灸方法 附:今人应用窦默经验医案三则 第九章 王清任 第一节 生平著作 第二节 王清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一、重视对人体解剖学的研究 二、以气血为治病要诀 附:今人应用王清任名方医案四则 第十章 张锡纯 第一节 生平著作及对中医教育事业的贡献 第二节 张锡纯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一、阐发大气理论,重视从肝论治 二、辨治妇科病证,善调冲脉脾肾 三、论治脑病诸候,汇通中西理论 四、用药味少量重,擅长中西并用 附:张锡纯医案七则 第十一章 袁鹤侪 第一节 生平著作 第二节 袁鹤侪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一、精研伤寒,详论经方 二、切脉之法,执简驭繁 三、论治结石,调气和荣 四、治胃脘痛,要在肝脾 附:袁鹤侪医案三则 第十二章 岳美中 第一节 生平著作及对中医教育事业的贡献 第二节 岳美中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一、发皇古义,融会新知 二、善治石淋,博采众方 三、开创老年医学,精研老年病诊治 四、临证遣方用药,法度严谨精详 附:岳美中医案四则 第十三章 萧龙友 第一节 生平著作及对中医教育事业的贡献 第二节 萧龙友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一、重视医德医理,培养医学修养 二、临证四诊合参,最重问诊 三、立法准确灵活,老少治法各异 四、善用“育阴培本”之法治虚损 五、注重五志七情,形神并治 六、中西并用,博采众长 七、精研中药学,处方用药独到 附:萧龙友医莱四则 第十四章 施今墨 第一节 生平著作及对中医教育事业的贡献 第二节 施今墨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一、立足实践,锐意创新 二、参合中西,西病中治 三、治外感,调度“清、解” 四、理胃肠,归纳十法 五、重气血,创立十纲 六、立新方,抗老强身 七、精组方,善用“药对” 附:施今墨医案四则 第十五章 孔伯华 第一节 生平著作及对中医教育事业的贡献 第二节 孔伯华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一、重视运气学说,提倡“六气皆从火化”说 二、注重湿热致病,总结出“肝热脾湿”说 三、热衷丹溪思想,发扬“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 四、注重人体之本,提出…肾为本中之本”的观点 五、重视脏腑辨证,提出辨证论治的“两纲六要” 六、用药偏主寒凉,善用成药鲜药 附:孔伯华医案四则 第十六章 汪逢春 第一节 生平著作及对中医教育事业的贡献 第二节 汪逢春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一、善治湿热,主张“轻可去实” 二、慢病调治,重视“后天之本” 三、古方新制,巧用名方左金丸 附:汪逢春医案四则 附录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