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指南(兽医全科类)临床科目 2025年
字数: 1126
出版社: 机械工业
作者: 中国兽医协会
商品条码: 9787111778585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681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11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兽医协会组织兽医学各学科权威专家,紧密围绕《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兽医全科类)(2025 版)》要求的知识点,精心编写而成。内容包括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与手术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全书采用双色印刷,并对重点内容突出显示,方便考生掌握考试重点;配有高清图片及详细图表,便于考生理解;配备电子书及核心考点精讲视频,方便考生随时随地复习。 本书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逻辑性强,便于考生理解和记忆,以期为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考生高效复习、备考及提高考试能力提供卓有成效的帮助。
作者简介
中国兽医协会,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等4家单位为发起人,经过几年的筹备,于2009年10月28日正式成立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行业指导、服务、协调、维权和自律等作用,团结和组织全国兽医,提高业务素质、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整合行业资源、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活动,促进兽医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目录
目 录 序 前言 第一篇 兽医临床诊断学 第一章 兽医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2 第一节 问诊 2 一、问诊的内容 2 二、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3 三、问诊的注意事项 3 第二节 视诊 3 一、视诊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3 二、视诊的主要内容 4 三、视诊的注意事项 4 第三节 触诊 4 一、触诊的基本方法与类型 4 二、触诊的主要内容 5 三、触诊常见症状描述 5 四、触诊的注意事项 5 第四节 叩诊 5 一、叩诊的基本方法 5 二、叩诊的应用范围 5 三、叩诊音的种类与特点 6 四、叩诊的注意事项 6 第五节 听诊 6 一、听诊的分类与方法 7 二、听诊的应用范围 7 三、听诊的注意事项 7 第二章 整体及一般状态的检查 7 第一节 全身状况的检查 7 一、精神状态 7 二、体格发育 8 三、营养状况 8 四、姿势与体态 8 五、运动与行为 8 第二节 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测定 9 一、体温 9 二、脉搏 10 三、呼吸 10 四、血压 11 第三节 被毛和皮肤的检查 11 一、被毛的检查 11 二、皮肤的检查 11 三、皮下组织的检查 13 第四节 可视黏膜的检查 14 一、眼结膜的检查方法 14 二、眼结膜的检查内容 14 第五节 浅表淋巴结及淋巴管的检查 14 一、浅表淋巴结的检查 14 二、淋巴管的检查 15 第六节 群畜临床检查的特点 15 一、群体动物临床检查的方法和程序 15 二、群体动物临床检查的内容 15 第七节 不同种属动物的临床检查要点 16 第三章 心血管系统的检查 16 第一节 心脏的检查 16 一、心脏的视诊和触诊 16 二、心脏的叩诊 17 三、心脏的听诊 18 四、心音的病理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9 第二节 血管的检查 21 一、动脉的检查 21 二、静脉的检查 22 三、毛细血管的检查 23 第四章 胸廓、胸壁及呼吸系统的检查 23 第一节 胸廓、胸壁的检查 23 一、视诊 23 二、触诊 24 第二节 上呼吸道的检查 24 一、呼出气的检查 24 二、鼻及鼻液的检查 24 三、喉及气管的检查 26 四、鼻旁窦(副鼻窦)的检查 26 第三节 肺与胸膜的检查 27 一、视诊 27 二、叩诊 28 三、听诊 30 第五章 腹壁、腹腔及消化系统的检查 33 第一节 腹壁及腹腔的检查 33 一、腹壁的检查 33 二、腹腔的检查 33 第二节 口腔、咽、食道的检查 33 一、口腔的检查 33 二、咽的检查 35 三、食道的检查 35 第三节 反刍动物前胃的检查 36 一、瘤胃的检查 36 二、网胃的检查 36 三、瓣胃的检查 37 第四节 胃的检查 37 一、反刍动物皱胃的检查 37 二、马属动物胃的检查 37 三、猪胃的检查 38 四、小动物胃的检查 38 第五节 肠管的检查 38 一、反刍动物肠管的检查 38 二、马属动物肠管的检查 38 三、直肠检查 38 四、猪肠管的检查 41 第六节 排粪动作及粪便的感官检查 41 一、排粪动作的检查 41 二、粪便的感官检查 41 第七节 肝脏、脾脏的检查 42 一、肝脏的检查 42 二、脾脏的检查 42 第八节 家禽的消化道检查 43 一、口、咽及食道的检查 43 二、嗉囊的检查 43 三、胃肠的检查 43 四、泄殖腔及肛门的检查 43 第六章 泌尿系统的检查 44 第一节 排尿动作及尿液的感官检查 44 一、排尿反射 44 二、排尿动作的检查 44 三、尿液的感官检查 45 第二节 泌尿器官的检查 45 一、肾脏的检查 45 二、肾盂及输尿管的检查 46 三、膀胱的检查 46 第七章 生殖系统的检查 46 第一节 雄性生殖器官的检查 46 一、包皮及包皮囊的检查 47 二、阴茎及龟头的检查 47 三、睾丸及阴囊的检查 47 四、犬前列腺的检查 47 第二节 雌性生殖器官的检查 47 一、阴门及阴道的检查 47 二、子宫的检查 48 三、卵巢及输卵管的检查 48 四、乳房的检查 49 第八章 神经系统及运动功能的检查 49 第一节 颅及脊柱的检查 49 一、颅的检查 49 二、脊柱的检查 49 第二节 脑神经及特殊感觉的检查 49 一、嗅神经的检查 49 二、视神经的检查 50 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展神经的检查 50 四、三叉神经及面神经的检查 50 五、听神经的检查 50 六、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的检查 50 七、副神经的检查 50 八、舌下神经的检查 50 第三节 运动功能的检查 51 一、四肢骨及关节的检查 51 二、肌肉的检查 51 三、不随意运动 51 四、共济失调 51 第四节 感觉机能的检查 51 一、浅感觉的检查 51 二、深感觉的检查 52 三、特种感觉的检查 52 第五节 反射机能的检查 52 一、通常检查的反射活动及方法 52 二、反射机能的病理变化 53 第六节 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查 53 一、交感神经紧张性亢进 53 二、副交感神经紧张性亢进 53 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紧张性均亢进 53 第九章 血液的一般检验 53 第一节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53 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53 二、红细胞减少 54 第二节 红细胞比容和相关参数的应用 54 一、红细胞比容 54 二、红细胞三种平均值参数计算 54 第三节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54 一、白细胞计数 54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55 三、白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 55 第四节 血小板计数 56 一、血小板增多 56 二、血小板减少 56 第五节 红细胞沉降率 56 第六节 交叉配血试验 56 一、玻片法 56 二、试管法 57 三、注意事项 57 第七节 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 57 一、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 57 二、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 58 三、血小板体积分布直方图 58 第十章 血液的临床常用生化检验 58 第一节 血糖及相关指标 58 一、血糖 58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 59 三、果糖胺 59 四、糖化血红蛋白 59 第二节 血清脂质 59 一、血清胆固醇 59 二、血清甘油三酯 59 三、胆汁酸 60 第三节 血清电解质 60 一、血清钾 60 二、血清钠 60 三、血清氯 60 四、血清钙 60 五、血清磷 61 第四节 肾功能检查 61 一、尿素 61 二、肌酐 61 三、氨 61 四、尿酸 62 五、尿蛋白/ 肌酐比率 62 六、肾小球功能检测 62 第五节 肝功能检查 62 一、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 62 二、胆红素及其代谢产物 63 三、血清酶 63 第六节 心肌损害指标 64 一、肌酸激酶 64 二、乳酸脱氢酶 64 第七节 胰腺损伤的指标 64 一、α- 淀粉酶 64 二、脂肪酶 65 第八节 血气及酸碱平衡分析 65 一、pH 65 二、二氧化碳分压 65 三、氧分压 65 四、血氧饱和度 65 五、剩余碱 66 六、实际碳酸盐 66 七、标准碳酸盐 66 八、阴离子隙 66 第十一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其他体液的检验 66 第一节 尿液的检验 66 一、样本的采集和保存 66 二、一般性状检查 67 三、显微镜检查 67 四、化学检验 68 第二节 粪便和呕吐物的检验 69 一、粪便和呕吐物显微镜检查 69 二、化学检验 70 第三节 脑脊髓液的检验 70 一、样本采集和保存 70 二、一般性状检查 70 三、显微镜检查 71 四、化学检验 71 第四节 浆膜腔积液的检验 72 一、样本的采集和保存 72 二、一般性状检查 72 三、显微镜检查 72 四、化学检验 73 第十二章 X 线检查 73 第一节 X 线检查的基础 73 一、X 线成像及其基本原理 73 二、X 线图像特点 74 三、X 线检查技术 74 四、X 线防护 76 五、X 线阅片 76 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X 线检查 76 一、检查技术 76 二、正常X 线表现 76 三、常见疾病的X 线诊断 76 第三节 循环系统的X 线检查 77 一、检查技术 77 二、正常X 线表现 77 三、常见病变的X 线表现 77 第四节 消化系统的X 线检查 77 一、检查技术 77 二、正常X 线表现 78 三、常见疾病的X 线诊断 78 第五节 泌尿生殖系统的X 线检查 78 一、检查技术 78 二、正常X 线表现 79 三、常见疾病的X 线诊断 79 第六节 骨关节的X 线检查 79 一、检查技术 79 二、正常X 线表现 79 三、常见病变的X 线表现 79 四、常见疾病的X 线诊断 80 第十三章 超声检查 81 第节 超声诊断的基础 81 一、超声波及其物理特性 81 二、动物体组织结构的回声性质与声像诊断 82 第二节 超声诊断的类型 82 一、A 型超声诊断 82 二、B 型超声诊断 82 三、M 型超声诊断 83 四、多普勒超声诊断 83 第三节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83 一、泌尿系统的超声检查 83 二、肝胆脾胰的超声检查 84 三、子宫/ 妊娠超声检查 85 四、心脏超声检查 86 第十四章 内镜诊断技术 86 第一节 内镜的基础 86 一、内镜的种类 86 二、内镜的临床应用 86 第二节 消化道内镜检查 87 一、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种类 87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87 三、术前准备 87 四、消化道常见疾病的内镜诊断 87 第三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88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88 二、术前准备 89 三、临床应用 89 四、并发症 89 第十五章 心电图检查 89 第一节 心电图的基础 89 一、心电发生原理及心电向量 89 二、导联 90 三、心电图的记录 91 四、心电图的分析 91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91 一、心电图的组成与命名 91 二、心电图的测量 92 三、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93 第三节 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 95 一、心房、心室肥大 95 二、心肌缺血 95 三、心肌梗死 96 四、心律失常 96 五、电解质紊乱 97 第四节 心电监护 98 一、ECG(心电图)测量 98 二、RESP(呼吸)测量 98 三、TEMP(温度)测量 98 四、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 98 五、NIBP(无创血压)测量 98 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测量99 第十六章 兽医医疗处方与病历书写 99 一、处方 99 二、门诊及住院病历 100 第十七章 症状及症候学 101 第一节 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和症状 101 一、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 101 二、症状的分类 101 第二节 症候学 102 一、发热 102 二、水肿 103 三、脱水 103 四、黄疸 104 五、呼吸困难 104 六、发绀 105 七、咳嗽 106 八、红尿 106 九、呕吐 107 十、流涎 107 十一、腹泻 107 十二、便秘 108 十三、疼痛 108 十四、意识障碍 109 十五、瘫痪 109 第十八章 动物保定技术 110 一、牛的保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110 二、马的保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111 三、猪的保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111 四、犬的保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111 第十九章 常用治疗技术 112 第一节 常用穿刺术 112 一、静脉穿刺部位及方法 112 二、胸腔穿刺部位及方法 112 三、腹腔穿刺部位及方法 112 四、瘤胃穿刺部位及方法 112 五、瓣胃穿刺部位及方法 113 六、皱胃穿刺部位及方法 113 七、膀胱穿刺部位及方法 113 第二节 投药法 113 一、水剂投药 113 二、舔剂投药 114 三、丸剂投药 114 四、散剂投药 114 第三节 注射法 114 一、静脉注射法 114 二、肌内注射法 115 三、皮下注射法 115 第四节 液体疗法 115 第五节 输氧 116 第六节 输血 116 第七节 胃导管技术 117 第二篇 兽医内科学 第一章 总论 119 第一节 兽医内科学概述 119 一、兽医内科学的概念 119 二、兽医内科学的内容 119 第二节 营养代谢性疾病概述 119 一、营养代谢性疾病的概念 119 二、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病因 119 三、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分类 120 四、营养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特点 120 五、营养代谢性疾病的诊断 121 六、营养代谢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121 第三节 中毒性疾病概述 121 一、毒物与中毒的概念 121 二、毒物的致病机理 121 三、中毒性疾病的分类 122 四、中毒性疾病的病因 122 五、中毒性疾病的诊断 122 六、中毒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123 第二章 口腔、唾液腺、咽和食道疾病 123 第一节 口炎 123 第二节 唾液腺炎 124 第三节 咽炎 124 第四节 食道炎 125 第五节 食道阻塞 125 第六节 食道憩室 126 第三章 反刍动物前胃和皱胃疾病 126 第一节 前胃弛缓 126 第二节 瘤胃积食 127 第三节 瘤胃臌气 128 第四节 创伤性网胃腹膜炎 129 第五节 瓣胃阻塞 130 第六节 皱胃变位与扭转 131 第七节 皱胃阻塞 132 第八节 皱胃溃疡 133 第四章 其他胃肠疾病 134 第一节 幼畜消化不良 134 第二节 胃炎 135 第三节 犬胃扩张- 扭转综合征 136 第四节 犬、猫胃肠异物 136 第五节 马急性胃扩张 137 第六节 肠炎 138 第七节 肠变位 138 第八节 肠便秘 140 第五章 肝胆、腹膜和胰腺疾病 141 第一节 肝炎 141 第二节 胆囊炎 142 第三节 胆石症 143 第四节 腹膜炎 144 第五节 腹腔积液综合征 145 第六节 胰腺炎 145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146 第一节 鼻炎 146 第二节 喉炎 147 第三节 支气管炎 148 第四节 肺充血和肺水肿 149 第五节 肺泡气肿 150 第六节 间质性肺气肿 151 第七节 支气管肺炎 152 第八节 大叶性肺炎 153 第九节 异物性肺炎 154 第十节 胸膜炎 155 第七章 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156 第一节 牛创伤性心包炎 156 第二节 心力衰竭 157 第三节 心肌炎 159 第四节 心脏扩张 160 第五节 心脏肥大 160 第六节 心内膜炎 161 第七节 心脏瓣膜病 162 第八节 外周循环衰竭 164 第九节 贫血 164 第十节 血友病 166 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 167 第一节 肾炎 167 第二节 肾病 169 第三节 尿道炎 170 第四节 膀胱炎 170 第五节 膀胱麻痹 171 第六节 尿石症 172 第七节 猫下泌尿道疾病 174 第八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175 第九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176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 178 第一节 脑膜脑炎 178 第二节 脑震荡及脑挫伤 179 第三节 脊髓炎及脊髓膜炎 180 第十章 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障碍疾病 181 第一节 奶牛酮病 181 第二节 奶牛肥胖综合征 182 第三节 马肌红蛋白尿症 183 第四节 犬、猫肥胖综合征 184 第五节 犬、猫糖尿病 184 第六节 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185 第七节 禽痛风 185 第八节 营养衰竭症 186 第十一章 矿物质代谢障碍疾病 187 第一节 佝偻病 187 第二节 骨软症 188 第三节 纤维性骨营养不良 189 第四节 牛血红蛋白尿病 190 第五节 母牛趴卧不起综合征 191 第六节 笼养蛋鸡疲劳综合征 192 第七节 鸡胫骨软骨发育不良 193 第八节 青草搐搦 194 第九节 低钾血症 195 第十二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症 196 第一节 维生素A 缺乏症 196 第二节 维生素K 缺乏症 197 第三节 B 族维生素缺乏症 198 第四节 硒和维生素E 缺乏症 199 第五节 铜缺乏症 199 第六节 铁缺乏症 200 第七节 锰缺乏症 200 第八节 锌缺乏症 200 第九节 钴缺乏症 201 第十节 碘缺乏症 201 第十三章 其他营养代谢病 202 第一节 异嗜癖 202 第二节 猝死综合征 202 第三节 肉鸡腹水综合征 203 第十四章 饲料源性毒物中毒 204 第一节 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中毒 204 第二节 棉籽与棉籽饼粕中毒 204 第三节 菜籽饼粕中毒 205 第四节 氢氰酸中毒 205 第五节 尿素及氨中毒 206 第六节 巧克力中毒 206 第十五章 有毒植物与霉菌毒素中毒 206 第一节 疯草中毒 206 第二节 栎树叶中毒 207 第三节 蕨中毒 207 第四节 黄曲霉毒素中毒 208 第五节 呕吐毒素中毒 209 第六节 杂色曲霉毒素中毒 209 第七节 单端孢霉毒素中毒 209 第八节 玉米赤霉烯酮中毒 210 第九节 赭曲霉毒素中毒 210 第十节 伏马毒素中毒 211 第十一节 T-2 毒素中毒 211 第十二节 青霉毒素类中毒 211 第十三节 牛霉烂甘薯中毒 211 第十六章 矿物类及微量元素中毒 212 第一节 无机氟化物中毒 212 第二节 食盐中毒 213 第三节 铅中毒 215 第四节 砷中毒 216 第五节 汞中毒 217 第六节 钼中毒 217 第七节 铜中毒 218 第八节 镉中毒 219 第九节 硒中毒 219 第十七章 其他中毒病 220 第一节 有机磷农药中毒 220 第二节 有机氟化物中毒 221 第三节 灭鼠药中毒 222 第四节 犬洋葱和大葱中毒 223 第五节 瘤胃酸中毒 224 第六节 维生素A 中毒 225 第七节 磺胺类药物中毒 225 第八节 阿维菌素类药物中毒 226 第十八章 其他内科疾病 227 第一节 应激综合征 227 第二节 过敏性休克 228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29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30 第五节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231 第六节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231 第七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232 第八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233 第三篇 兽医外科与手术学 第一章 外科感染 235 第一节 概述 235 一、外科感染的概念 235 二、外科感染分类 235 三、外科感染常见病原体 235 四、外科感染的特点与病程演变 236 五、影响外科感染的因素 236 六、外科感染的症状与治疗 237 第二节 局部外科感染 238 一、疖和痈 238 二、脓肿 239 三、蜂窝织炎 240 四、厌气性感染和腐败性感染 241 第三节 全身化脓性感染 241 第二章 损伤 242 第一节 创伤 242 一、创伤的概念与组成 242 二、创伤的分类及临床特点 242 三、创伤愈合分期及其愈合过程 243 四、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243 五、创伤愈合临床特点 244 六、创伤的治疗 244 第二节 软组织非开放性损伤 245 一、血肿和血清肿 245 二、挫伤 246 第三节 烧伤、冻伤及其他物理化学损伤 246 一、烧伤 246 二、冻伤 247 三、化学性损伤 247 四、放射性损伤 248 五、电击性损伤 248 第四节 损伤的并发症 248 一、溃疡 248 二、窦道和瘘 249 三、坏疽 249 四、外科休克 250 第三章 肿瘤 252 第一节 肿瘤概论 252 一、肿瘤的流行病学 252 二、肿瘤的病因 252 三、肿瘤的症状 253 四、肿瘤的诊断 254 五、肿瘤的治疗 256 第二节 常见肿瘤 257 一、鳞状细胞癌 257 二、纤维瘤与纤维肉瘤 258 三、犬肥大细胞瘤 259 四、基底细胞瘤 259 五、腺瘤和腺癌 259 六、脂肪瘤 259 七、骨瘤与骨肉瘤 260 八、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 260 九、血管瘤 260 十、牛、马、犬、猫动物淋巴肉瘤 261 十一、乳头状瘤 262 十二、犬、猫乳腺肿瘤 262 十三、犬可传播性肿瘤 263 十四、黑色素瘤 263 十五、足细胞瘤 263 第四章 风湿病 264 第一节 风湿病病因及病理分期 264 第二节 风湿病分类、症状、诊断与治疗 264 第五章 眼科疾病 267 第一节 眼科检查方法 267 一、一般检查方法 267 二、泪液检查 268 三、眼内压测定 268 四、检眼镜的使用 268 五、裂隙灯显微镜的使用 269 六、眼病的临床治疗技术 269 第二节 眼睑和第三眼睑腺疾病 269 一、睑内翻 269 二、睑外翻 270 三、第三眼睑腺突出 270 第三节 角膜炎 271 第四节 结膜炎 272 第五节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273 第六节 马周期性眼炎 274 第七节 角膜溃疡与穿孔 275 第八节 鼻泪管阻塞 276 第九节 泪囊炎 276 第十节 青光眼 277 第十一节 白内障 278 第十二节 虹膜炎 279 第十三节 视网膜炎 279 第十四节 眼球脱出 280 第六章 头、颈部疾病 281 第一节 耳病 281 一、耳的检查 281 二、耳血肿 281 三、外耳炎 281 四、中耳炎和内耳炎 282 第二节 颌面部疾病 283 一、面神经麻痹 283 二、马、牛鼻旁窦炎 284 第三节 齿病 285 一、牙周炎 285 二、犬、猫牙结石 285 三、齿槽骨膜炎 286 四、齿髓炎 286 五、龋齿 287 六、牙齿不正 287 第四节 舌下囊肿 288 第五节 唇裂与腭裂 289 第六节 软腭过长 289 第七节 巨食道症 290 第八节 气管塌陷 290 第九节 颈静脉炎 291 第十节 斜颈 292 第七章 胸、腹部疾病 293 第一节 胸壁疾病 293 一、胸壁凹陷 293 二、胸壁透创 294 第二节 胸腔疾病 294 一、胸腔积液 294 二、乳糜胸 295 三、气胸 295 四、血胸 96 五、脓胸 296 第三节 腹壁透创 297 第四节 腹壁闭合性损伤 298 第八章 疝 299 第一节 概述 299 第二节 脐疝 300 第三节 创伤性腹壁疝 301 第四节 会阴疝 302 第五节 腹股沟疝与阴囊疝 303 第六节 膈疝 304 第九章 直肠与肛门疾病 304 第一节 锁肛 304 第二节 巨结肠 305 第三节 直肠和肛门脱 305 第四节 犬肛门囊炎 307 第五节 直肠破裂 307 第六节 肛周瘘 309 第七节 直肠损伤 310 第八节 直肠憩室 312 第九节 直肠阴道瘘 312 第十章 泌尿与生殖系统疾病 313 第一节 膀胱破裂 313 第二节 尿道损伤 315 第三节 犬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囊肿和前列腺炎 316 一、犬前列腺肥大(犬前列腺增生) 316 二、犬前列腺囊肿 316 三、犬前列腺炎 317 第十一章 跛行诊断 317 第一节 概论 317 一、跛行的概念与原因 317 二、跛行的分类及临床特征 318 三、跛行的严重程度 320 第二节 马、牛、犬跛行的诊断 320 一、马跛行的诊断方法 320 二、牛跛行诊断的特殊性 325 三、犬跛行诊断的特殊性 327 第十二章 四肢与脊柱疾病 328 第一节 骨膜炎 328 一、非化脓性骨膜炎 328 二、化脓性骨膜炎 329 第二节 骨折 330 第三节 关节创伤、捩伤及关节炎 335 一、关节创伤 335 二、关节捩伤 337 三、关节炎 338 第四节 骨关节炎 339 第五节 关节脱位 340 一、关节脱位概述 340 二、牛、马、犬髌骨脱位 341 三、牛、犬髋关节脱位 343 四、犬肘关节脱位 344 第六节 犬髋关节发育异常 345 第七节 犬肘关节发育异常 345 第八节 骨髓炎 346 第九节 脊髓损伤 347 第十节 椎间盘突出 348 第十一节 肌肉疾病 349 一、肌炎 349 二、肌肉断裂 350 第十二节 腱与腱鞘疾病 350 一、腱炎 350 二、腱鞘炎 351 三、腱断裂 352 第十三节 黏液囊疾病 353 一、黏液囊的分布 353 二、肘头黏液囊炎 353 三、牛腕前黏液囊炎 354 第十四节 神经疾病 354 一、桡神经麻痹的症状与诊断 354 二、闭孔神经麻痹的症状与诊断 355 三、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 355 第十三章 皮肤病 356 第一节 概述 356 一、皮肤病的临床表现 356 二、皮肤病的诊断 357 第二节 犬脓皮症 358 第三节 真菌性皮肤病 359 第四节 马拉色菌病 360 第五节 瘙痒症 361 第六节 湿疹 361 第七节 犬过敏性皮炎 362 第八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皮肤病 363 第九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皮肤病 364 第十节 犬、猫性激素性皮肤病 365 一、雄性犬、猫性激素性皮肤病 365 二、雌性犬、猫性激素性皮肤病 366 第十四章 蹄病 366 第一节 马属动物的蹄病 366 一、蹄钉伤 366 二、蹄冠蜂窝织炎 367 三、白线裂 368 四、蹄骨骨折 368 五、远籽骨滑膜囊炎 369 六、蹄叉腐烂 370 七、蹄叶炎 370 八、蹄裂 371 第二节 牛的蹄病 371 一、指(趾)间皮炎 371 二、指(趾)间皮肤增生 372 三、局限性蹄皮炎 372 四、牛蹄叶炎 373 五、腐蹄病 373 第十五章 术前准备 374 第一节 手术器械的种类与使用 374 一、常用手术器械 374 二、骨科手术器械 375 三、眼科手术器械 376 四、手术器械的消毒 376 第二节 手术人员的准备与消毒 377 一、更衣 377 二、手臂的消毒 378 三、手术衣及手套的穿戴 378 第三节 动物的准备、剃毛、消毒与隔离 378 一、保定与剃毛 378 二、消毒与隔离 380 第四节 手术计划的制订与手术人员的分工 380 一、手术计划的制订 380 二、手术人员的分工 381 第五节 手术动物病情稳定性治疗与术前准备 381 一、手术动物病情稳定性治疗 381 二、手术动物的术前检查 381 三、手术动物的准备 382 四、手术动物的术部准备 383 第六节 手术室的准备 383 一、手术室的消毒 383 二、手术监护设备的准备 384 三、手术急救药物的准备 384 第十六章 麻醉技术 385 第一节 局部麻醉 385 一、局部麻醉定义 385 二、表面麻醉技术 385 三、浸润麻醉技术 385 四、传导麻醉技术 385 五、脊髓麻醉技术 385 第二节 全身麻醉 386 一、麻醉前用药的目的与种类 386 二、吸入麻醉的概念 386 三、吸入麻醉流程 387 四、常用吸入麻醉药物 387 五、麻醉分期 388 六、非吸入性麻醉药物的种类与应用 388 七、麻醉后护理、麻醉并发症与抢救 390 八、麻醉监护与复苏 391 第十七章 手术基本操作 393 第一节 组织切开 393 一、软组织的切开与分离 393 二、硬组织的分离技术 394 第二节 止血 394 一、出血的种类 394 二、全身和局部预防性止血方法 395 三、术中止血方法 395 第三节 缝合 396 一、缝合的基本原则 396 二、缝合材料 396 三、缝合方法 397 四、打结种类与注意事项 399 五、拆线方法 399 第四节 引流与包扎 399 一、引流的适应证、种类与应用 399 二、包扎法的类型与基本包扎法 400 第十八章 手术技术 403 第一节 头部手术 403 一、牛断角术 403 二、犬耳血肿手术 404 三、犬直外耳道外侧壁切除术 404 四、马鼻旁窦圆锯术 405 五、羊多头蚴包囊摘除术 406 六、颌下腺- 舌下腺摘除术 407 七、眼睑内翻矫正术 408 八、眼睑外翻矫正术 408 九、第三眼睑腺突出切除术和包埋术 409 十、眼球摘除术 411 十一、犬竖耳术(耳整形术) 412 十二、拔牙术 413 十三、上、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 414 十四、上、下颌骨部分或全部切除术 416 第二节 颈部手术 417 一、甲状腺摘除术 417 二、气管切开术 417 三、食管切开术 418 第三节 胸部手术 419 一、犬开胸术 419 二、胸部食管切开术 420 三、肋骨切除术 421 四、牛心包切开术 422 五、肺叶切除术 423 六、乳糜胸手术 423 第四节 腹部手术 424 一、腹部手术通路及探查技术 424 二、瘤胃切开术 426 三、牛皱胃切开术 428 四、牛皱胃左方变位整复术 429 五、犬、猫剖腹术 430 六、犬胃切开术 430 七、小肠切开术 432 八、肠管切除及端端吻合术 433 九、肠套叠整复术 434 十、大肠切开术 435 十一、犬直肠固定术 437 十二、犬直肠切除术 438 十三、犬、猫巨结肠切除术 438 十四、犬脾脏摘除术 439 第五节 泌尿生殖器官手术 439 一、犬肾脏摘除术 439 二、犬膀胱切开术 439 三、犬尿道切开术 440 四、公犬尿道造口术 440 五、公猫尿道造口术 441 六、公羊(牛)尿道造口术 441 七、公犬(猫)去势术 441 八、犬、猫卵巢、子宫切除术 442 九、犬、猫乳腺切除术 443 十、犬、猫剖腹产术 443 第六节 四肢手术 444 一、马、牛膝内直韧带切断术 444 二、犬髋关节前方脱位开放性整复术 444 三、马指(趾)浅屈肌腱切断术 445 四、骨盆骨折内固定术 445 五、犬股骨头切除术 446 六、犬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 447 七、犬胫骨骨折内固定术 448 八、犬肱骨骨折内固定术 448 九、犬桡尺骨骨折内固定术 449 第七节 椎板及椎间盘手术 450 一、椎板切除术 450 二、椎间盘切除术 450 第八节 疝及其他手术 451 一、犬膈疝修补术 451 二、脐疝修补术 451 三、腹股沟疝与阴囊疝修补术 452 四、犬会阴疝修补术 452 五、肛门囊摘除术 453 第四篇 兽医产科学 第一章 动物生殖激素 455 第一节 松果腺激素 455 第二节 丘脑下部激素 455 一、诱导母畜产后发情 455 二、提高母畜发情期受胎率 455 三、提高超数排卵效果 455 四、治疗公畜不育 456 五、用于抱窝母鸡催醒 456 第三节 垂体激素 456 一、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临床应用 456 二、促乳素(PRL)的临床应用 456 三、催产素(OXT 或OT)的临床应用 457 第四节 性腺激素 457 一、雌激素的临床应用 457 二、孕酮的临床应用 458 三、雄激素的临床应用 458 第五节 胎盘促性腺激素 459 一、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CG)的临床应用 459 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临床应用 459 第六节 前列腺素 460 一、调节发情周期 460 二、人工引产 460 三、治疗繁殖疾病 460 四、在公畜繁殖中的应用 460 第二章 发情与配种 460 第一节 母畜生殖功能的发展阶段 460 一、初情期 460 二、性成熟期 461 三、繁殖适龄期 461 四、繁殖年限 461 第二节 发情周期 461 一、发情周期的分期 461 二、发情周期中卵巢的变化 462 三、发情周期中的其他变化 464 四、发情周期的调节 465 第三节 常见动物的发情特点及发情鉴定 466 一、奶牛和黄牛 466 二、绵羊和山羊 466 三、猪 467 四、马和驴 467 五、犬和猫 467 第四节 配种 468 一、母畜配种时机的确定 468 二、人工授精技术 469 三、胚胎移植技术 470 第三章 受精 472 第一节 配子在受精前的准备 472 一、配子的运行 472 二、精子在受精前的变化 474 三、卵子在受精前的变化 475 第二节 受精过程 475 一、精、卵的识别与结合 475 二、精子与卵质膜的结合和融合 475 三、皮质反应及多精子入卵的阻滞 476 四、卵子激活 476 五、原核发育与融合 476 六、异常受精 476 第四章 妊娠 477 第一节 妊娠期 477 第二节 母体的妊娠识别 477 一、妊娠识别的含义 477 二、妊娠识别的机理 477 第三节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478 一、生殖器官的变化 478 二、全身的变化 478 三、内分泌的变化 479 第四节 妊娠诊断 479 一、临床检查法 479 二、实验室诊断法 480 三、特殊诊断法 480 第五节 妊娠终止技术 481 一、妊娠终止时机的确定 481 二、妊娠终止的方法 481 第五章 分娩 482 第一节 分娩预兆 482 一、分娩前乳房的变化 482 二、分娩前软产道的变化 483 三、分娩前骨盆韧带的变化 483 四、分娩前行为与精神状态的变化 483 第二节 分娩启动 484 一、启动分娩的因素 484 二、启动分娩的机理 485 第三节 决定分娩过程的要素 485 一、产力 485 二、产道 485 三、胎儿与母体产道的关系 485 第四节 分娩过程 486 一、分娩过程的分期 486 二、主要动物分娩的特点 487 第五节 接产 488 一、接产的准备工作 488 二、正常分娩的接产 488 第六节 产后期 489 一、子宫复旧 489 二、恶露 490 第六章 妊娠期疾病 490 第一节 流产 490 第二节 孕畜水肿 493 第三节 阴道脱出 494 第四节 妊娠毒血症 495 一、马属动物妊娠毒血症 495 二、绵羊妊娠毒血症 496 第七章 分娩期疾病 496 第一节 难产的检查 497 一、病史调查 497 二、母畜的全身检查 497 三、母畜的产道检查 498 四、胎儿检查 498 五、母畜的术后检查 498 第二节 助产手术 499 一、牵引术 499 二、矫正术 499 三、截胎术 501 四、剖腹产术 501 五、外阴切开术 502 第三节 产力性难产 503 一、子宫弛缓 503 二、子宫痉挛 503 第四节 产道性难产 504 一、子宫颈开张不全 504 二、阴道、阴门及前庭狭窄 504 三、骨盆狭窄 505 四、子宫捻转 505 第五节 胎儿性难产 506 一、胎儿过大 506 二、双胎难产 506 三、胎儿畸形难产 507 四、胎势异常 507 五、胎位异常 508 六、胎向异常 508 第六节 难产的防制 509 一、预防难产的饲养管理措施 509 二、预防临产动物难产的注意事项 509 三、手术助产后的护理 510 第八章 产后期疾病 510 第一节 产道损伤 510 一、阴道及阴门损伤 510 二、子宫颈损伤 510 第二节 子宫破裂 511 第三节 子宫脱出 512 第四节 胎衣不下 514 第五节 奶牛生产瘫痪 516 第六节 犬产后低钙血症 518 第七节 奶牛产后截瘫 518 第八节 产后感染 519 一、产后阴门炎及阴道炎 519 二、产后子宫内膜炎 519 三、产后败血症和产后脓毒血病 520 第九节 子宫复旧延迟 521 第九章 母畜的不育 521 第一节 母畜不育的原因及分类 521 第二节 先天性不育 522 一、生殖道畸形 522 二、两性畸形 523 三、异性孪生母犊不育 523 第三节 饲养管理及利用性不育 524 一、营养性不育 524 二、管理利用性不育 524 三、繁殖技术性不育 525 四、衰老性不育 525 五、环境气候性不育 525 第四节 疾病性不育 526 一、卵巢功能不全 526 二、持久黄体 527 三、卵巢囊肿 527 四、排卵延迟及不排卵 528 五、慢性子宫内膜炎 529 六、奶牛子宫积液与子宫积脓 530 七、犬子宫蓄脓 531 八、子宫颈炎 532 九、阴道炎 532 第五节 免疫性不育 533 一、抗精子抗体性不育 533 二、抗透明带抗体性不育 533 第六节 防治母畜不育的综合措施 534 一、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 534 二、建立科学的繁殖管理制度 534 第十章 公畜的不育 535 第一节 公畜不育的原因及分类 535 第二节 先天性不育 535 一、睾丸发育不全 536 二、隐睾 536 第三节 疾病性不育 536 一、睾丸炎 537 二、羊附睾炎 537 三、精囊腺炎综合征 538 四、阴茎和包皮损伤 538 五、前列腺炎 539 第十一章 新生仔畜疾病 539 第一节 窒息 539 第二节 胎粪停滞 540 第三节 脐尿管瘘 541 第四节 新生仔畜溶血病 541 第五节 新生仔畜低血糖症 542 第十二章 乳房疾病 543 第一节 奶牛乳腺炎 543 第二节 其他乳房疾病 547 一、乳房水肿 547 二、乳房创伤 548 三、乳池和乳头管狭窄及闭锁 549 四、漏乳 549 五、血乳 550 六、乳房坏疽 550 第三节 酒精阳性乳 551 第一章 基础理论 554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 554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554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557 第二节 脏腑学说 559 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560 二、六腑的生理功能 563 第三节 气血津液 563 一、气 564 二、血 565 三、津液 566 第四节 经络 567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567 二、十二经脉的命名及循行路线 567 三、奇经八脉 568 四、经络的主要作用 568 第五节 病因 569 一、病因基本概念 569 二、病因学说 569 三、外感致病因素 569 四、内伤致病因素 574 第二章 辨证论治 574 第一节 诊法 575 一、察口色 575 二、切脉 576 第二节 辨证 578 一、八纲辨证 578 二、脏腑辨证 580 三、六经辨证 584 四、卫气营血辨证 586 第三节 防治法则 587 一、治未病 587 二、主要治则 588 三、内治八法 589 第三章 中药和方剂总论 592 第一节 中药的采集 592 第二节 中药性能 593 一、四气五味 593 二、升降浮沉 594 三、归经 595 四、毒性 596 第三节 配伍禁忌 596 一、七情 596 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 597 第四节 方剂 597 一、组成原则 597 二、加减化裁 598 第四章 解表药及方剂 598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及方剂 599 一、辛温解表药 599 二、辛温解表方 599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及方剂 600 一、辛凉解表药 600 二、辛凉解表方(附和解方) 601 第五章 清热药及方剂 601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及方剂 601 一、清热泻火药 601 二、清气分热方 602 第二节 清热凉血药及方剂 602 一、清热凉血药 602 二、清热凉血方 603 第三节 清热燥湿药及方剂 603 一、清热燥湿药 603 二、清热燥湿方 604 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及方剂 604 一、清热解毒药 604 二、清热解毒方 605 第六章 泻下药及方剂 605 第一节 攻下药及方剂 606 一、攻下药 606 二、攻下方 606 第二节 润下药及方剂 606 一、润下药 606 二、润下方 607 第七章 消导药及方剂 607 一、消导药 607 二、消导方 608 第八章 止咳化痰平喘药及方剂 608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及方剂 608 一、温化寒痰药 608 二、温化寒痰方 609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及方剂 609 一、清化热痰药 609 二、清化热痰方 610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及方剂 610 一、止咳平喘药 610 二、止咳喘方 611 第九章 温里药及方剂 611 一、温里药 611 二、温中散寒方 612 三、回阳救逆方 612 第五篇 中 兽 医 学 第十章 祛湿药及方剂 612 第一节 祛风湿药及方剂 613 一、祛风湿药 613 二、祛风湿方 613 第二节 利湿药及方剂 614 一、利湿药 614 二、利水方 615 第三节 化湿药及方剂 615 一、化湿药 615 二、化湿方 616 第十一章 理气药及方剂 616 一、理气药 616 二、理气方 617 第十二章 理血药及方剂 618 第一节 活血祛瘀药及方剂 618 一、活血祛瘀药 618 二、活血祛瘀方 619 第二节 止血药及方剂 619 一、止血药 619 二、止血方 620 第十三章 收涩药及方剂 620 第一节 涩肠止泻药及方剂 621 一、涩肠止泻药 621 二、涩肠止泻方 621 第二节 敛汗涩精药及方剂 621 一、敛汗涩精药 621 二、敛汗涩精方 622 第十四章 补虚药及方剂 622 第一节 补气药及方剂 622 一、补气药 622 二、补气方 623 第二节 补血药及方剂 624 一、补血药 624 二、补血方 624 第三节 助阳药及方剂 625 一、助阳药 625 二、助阳方 625 第四节 滋阴药及方剂 626 一、滋阴药 626 二、滋阴方 626 第十五章 平肝药及方剂 627 第一节 平肝明目药及方剂 627 一、平肝明目药 627 二、平肝明目方 627 第二节 平肝熄风药及方剂 628 一、平肝熄风药 628 二、疏散外风方 628 三、平熄内风方 628 第十六章 安神开窍药及方剂 629 一、安神开窍药 629 二、安神开窍方 629 第十七章 驱虫药及方剂 629 一、驱虫药 629 二、驱虫方 630 第十八章 外用药及方剂 630 一、外用药 630 二、外用方 631 第十九章 针灸 631 第一节 针灸基础知识 631 一、针灸工具 631 二、针灸穴位 633 三、针灸操作 635 第二节 家畜常用穴位针法与主治 643 一、马常用穴位 643 二、牛常用穴位 648 三、犬常用穴位 653 第三节 家畜常见病的针灸处方 657 一、马常见病针灸处方 657 二、牛常见病针灸处方 659 三、犬常见病针灸处方 662 第二十章 病证防治 663 第一节 发热 663 一、病因病机 663 二、辨证论治 664 第二节 咳嗽 667 一、病因病机 667 二、辨证论治 667 第三节 喘证 668 一、病因病机 668 二、辨证论治 669 第四节 腹痛 670 一、病因病机 670 二、辨证论治 671 第五节 泄泻 673 一、病因病机 673 二、辨证论治 674 第六节 黄疸 675 一、病因病机 675 二、辨证论治 675 第七节 淋证 676 一、病因病机 676 二、辨证论治 676 第八节 虚劳 677 一、病因病机 677 二、辨证论治 677 第九节 不孕 678 一、病因病机 678 二、辨证论治 678 第十节 慢草与不食 679 一、病因病机 679 二、辨证论治 680 第十一节 疮黄疔毒 680 一、病因病机 681 二、辨证论治 681 参考文献 68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