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石川啄木

石川啄木

  • 字数: 206
  • 出版社: 上海文艺
  • 作者: (日)唐纳德·基恩|译者:沙青青
  • 商品条码: 978753219188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石川啄木是最受人喜爱的日本短歌诗人,也是日本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他是“月光族”,发了工资就去喝酒、买书,以致常常要借钱度日。他在诗中抱怨自己不想上班,甚至会旷工去河边玩耍。他一夜能写出上百首诗,却感叹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他迫于生计,任凭庸碌的工作空耗生命与才华,直至贫病交加,英年早逝。 本书作者根据石川啄木的日记、书信、诗文等原始材料,还原了这位天才诗人的一生,展现了他在生活、工作、文学创作中的激情和苦闷,他面对亲情与爱情纠葛的焦虑与矛盾,以及他对快速现代化的日本社会持有的批判意识。无论是他的诗还是他的人生,都承载着复杂、深刻的现代性与人性。
作者简介
唐纳德?基恩(Donald Keene),世界知名的日本文学与文化研究学者,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著有《明治天皇》《日本文学史》等作品,曾获得读卖文学奖、朝日奖、每日出版文化奖以及2008年日本文化勋章。曾将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太宰治、安部公房等多位日本文学家的作品译入英语。
精彩导读
啄木,现代诗人 石川啄木(1886—1912)可能是最受人喜爱的短歌诗人。千余年间,短歌是无数日本诗人参与创作的一种诗歌形式。啄木的短歌与其说是因为其美感而脱颖而出,不如说是因其个性而引人瞩目,时至今日他的诗作仍能让初读者感到惊喜。他的诗作几无借鉴任何人的作品,却能别出心裁地传递出他的思想和经验并附以令人惊奇的新鲜感。在他之前,有无数诗人在短歌的三十一个音节中描绘四季的变迁或因爱而起的渴望等主题。石川的作品却很少触及这些常规的主题,而他也无意用自己的原创性来打破短歌的传统。与之相反,他坚持用三十一个音节来创作,一如两千年来其他短歌诗人所做的那样。虽然他经常撰文敦促诗人们用当代的语言来创作,但他的短歌却依旧用古典日语写成,哪怕是在描述一个明确无误的现代人的思想。他很像法国的现代主义诗人,他们虽然下决心革新旧诗,但还是会押韵和采取传统形式,例如十四行诗那样。 尽管短歌诗人可用的音节不多,但短歌的意向依旧洋溢着丰富多彩的美感且饱含深意。可供诗人使用的词藻是由许多世纪前公家贵族所规定的,以期确保优雅,但这种规定也限制了主题。事实上,短歌诗人都会公开引用前人作品,不参考过往作品的诗作也多不受褒扬。短歌诗人大多没什么惊世骇俗的想法,他们只是对自己所熟悉的主题不断进行变奏而已,沉迷于对旧诗的微妙改编及其隐晦透露出的新鲜感。 不过,短歌千篇一律的主题并不适用于十余位伟大的短歌诗人。即便是那些传统的主题,他们的作品也能令人流连忘返。虽然十四世纪连歌和十七世纪俳句的兴起给了诗人更多主题和语言的自由,但既没有让短歌消失,也没让短歌产生大变化。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开始有人高声呼吁摒弃过往的遗产,创作属于明治时代众人的诗作。 正冈子规(1867—1902)是这场运动的领导者。他的作品很少描绘樱花、秋叶之美以及其他可爱但烂俗的诗歌主题。相反,他会在诗作中叙述他自己的认知与感受,却不会担心这类诗作可能会让守旧的读者觉得缺乏诗意。子规坚持用现代日语进行写作,把短歌和俳句带入了新时代。这才让这两种日本传统诗歌形式免于被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蔓延日本的欧陆思潮所吞噬。 不过,这些并没有让正冈子规成为一位现代诗人。因为他很少会像现代诗人那样吐露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也很少用第一人称提到自己。他最有名的短歌需要读者理解未曾明言的背允许诗人在灵光闪现之时就能马上写出一首来。而短歌的简约形式也让诗人不会过度夸张渲染自己的情绪,因为没有第二节来重复那些已经表达过的内容。 啄木写其他形式的诗时有时会使用现代日语,但他所有的短歌都是用古典日语写成的。尽管有时会让这些作品难以理解,尤其是在当下,古典日语不再是日本教育重要一环的时候,但啄木依然愿意使用这些不常见的词藻或其过往的意涵。即使他的某一首诗难以理解,但其要旨仍能被感知到。 当我们今天阅读啄木的诗作和日记时,可能会忘记他是在一个世纪前去世的。尽管日本在此期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但啄木与我们现代人之间并没有任何隔阂。有时我们可能会惊讶于他的坦诚,特别是在他日记中,他甚至会比如今大部分作家都更坦诚地揭露自己的缺点。以下引自他的《罗马字日记》(1909 年)足以说明他的坦率:“为什么我决定用罗马字来写这本日记?为什么?我爱我的妻子。正是因为我爱她,我才不想让她读这本日记。不,这是个谎言!我爱她是真的,我不想让她看这个也是真的,但这两件事并不相关。 虽然不如他的诗作流传范围大,但啄木的日记是他最令人难忘的作品。因为它是每天都会写的,之后也没有重写过,所以难免会掺杂某些他因一时兴趣而写的段落,但无一例外也都是关于文学旨趣的。即使是干了愚蠢、可悲的事,啄木仍会毫不犹豫地坦率示人。他在写日记时并没有考虑谁会是读者,也不会在日记里做忏悔。他偶尔会在小说中使用日记中的材料,但从未长篇摘引,况且这样的运用也并不成功。这些日记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自然是啄木最珍贵的财产。当他丧失一切时,他留下了自己的日记。之后,当他意识到自己不久于人世时,他曾要求一位友人在其死后烧掉日记,但他自己从未尝试烧掉它们。他还曾让他的妻子节子在他死后烧掉日记,幸运的是她并没有这么做。 当啄木于1912 年去世时,他并不为公众所熟知。然而,此后这么多年来,有超过一千本专著和传记来介绍他的生涯和作品。如今他已被认为是现代日本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目录
第 一 章 啄木,现代诗人 第 二 章 在东京 第 三 章 身为教师 第 四 章 放逐北海道 第 五 章 函馆与札幌 第 六 章 在小樽 第 七 章 钏路的冬天 第 八 章 诗歌还是小说? 第 九 章 加入《朝日新闻》 第 十 章 《罗马字日记》 第十一章 啄木与节子的悲哀 第十二章 失败与成功 第十三章 啄木论诗 第十四章 大逆审判 第十五章 最后的日子 第十六章 啄木死后 译后记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