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市收缩治理的理论模型、国际比较和关键规划领域研究

城市收缩治理的理论模型、国际比较和关键规划领域研究

  • 字数: 342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 作者: 周恺,戴燕归,夏依宁
  • 商品条码: 978757721068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探索城市收缩治理的理论和方法,首先,本书在生命周期模型、启发式模型和政治经济模型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中国城市收缩治理的理论模型。其次,本书对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和中东欧部分国家的城市收缩治理模式进行考察,比较其政治、政策和行政体制差异,分析其城市收缩治理的类型差异,研究总结中国城市收缩治理模式。*后,本书在分析全球共性问题和我国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提炼出我国城市收缩治理的三个关键规划领域:(1)利用地方、区域、国家层面空间规划权责和资源展开协同治理;(2)对收缩城市的风貌衰败情况进行形态管控;(3)基于人口迁移意愿进行吸引力提升,讨论提高生活品质和经济活力的规划技术方法。
作者简介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美国富布赖特学者,注册城乡规划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收缩城市及其规划应对、社会公正和规划价值观;主要社会兼职包括收缩城市国际研究网络(Shrinking Cit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SCIRN)成员,中国收缩城市研究网络(Shrinking City Research Network of China,SCRNC)成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转型与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空间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
精彩导读
未来,人类美好的生活很多都会在城市中发生,城市仍然会是高品质生活的主要载体。收缩城市的研究者并不反对城镇化和增长,更加不是在唱衰发展,而是真诚地希望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不管是在城市的增长阶段还是收缩阶段,都能够同等地享受到城市生活的美好。城市的管理者和规划师不仅需要促进城市增长期的繁荣,也应该用各种政策和技术,保障城市收缩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对收缩城市进行现象、机制、政策和治理等多个层面上的研究和思考。
目录
目 录 第一部分 理论模型 1 收缩城市:逆增长情境下的城市发展路径 003 1.1 收缩城市概念 005 1.2 现象与动因 008 1.3 过程机制、表现类型与影响后果 013 1.4 政策与规划应对 018 1.5 小结 025 2 新时代背景下“紧凑+收缩”城市发展格局 027 2.1 可持续发展语境下的国际环境 028 2.2 高质量发展语境下的国内背景 030 2.3 紧凑型和收缩型城市发展理论 032 2.4 紧凑和收缩城市案例研究 035 2.5 小结 041 第二部分 国际比较 3 增长语境下中国收缩城市研究的兴起与进展 045 3.1 中国城镇化研究的新议题 046 3.2 中国收缩城市研究的兴起 048 002 城市收缩治理的理论模型、国际比较和关键规划领域研究 3.3 中国收缩城市现象研究进展 054 3.4 中国收缩城市治理研究进展 056 3.5 小结 058 4 城市收缩模型和收缩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综述 061 4.1 城市增长与收缩的理论模型 062 4.2 收缩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066 4.3 收缩应对政策的关键领域 073 4.4 小结 078 第三部分 规划应对 5 协同治理:国家、区域、地方协同下的收缩治理 081 5.1 收缩城市的治理困境 082 5.2 比较研究设计 085 5.3 国际案例比较 088 5.4 多层级治理收缩城市 094 5.5 小结 096 6 形态管控:断面模型与精明收缩的耦合框架 099 6.1 断面模型与精明收缩 101 6.2 形态管控技术路径 105 6.3 基于耦合框架的形态管控案例 110 6.4 小结 118 7 吸引力提升:中小城市人口流出、流入与回流引导 121 7.1 地方空间和流动空间 123 7.2 案例概况 124 7.3 产业、人口和空间的活力演化 127 7.4 乡镇活力提升的驱动机制讨论 131 7.5 小结 133 目录 第四部分 实证研究 8 湖南省多地理尺度下的人口“收缩地图” 137 8.1 省域尺度:人口发展和城镇化的总体趋势 138 8.2 地州市尺度:人地失调与空间极化 144 8.3 县市区尺度:人口增长收缩的识别、比较与分类 147 8.4 乡镇街道尺度:人口收缩的空间格局 159 8.5 小结 161 9 湖南省人口收缩情境下的城市政策应对 163 9.1 中心袭夺型:邵东市的收缩特征与政策应对 164 9.2 空心衰减型:桃源县的收缩特征与政策应对 172 9.3 资源枯竭型:冷水江市的收缩特征与政策应对 179 9.4 应对局部人口收缩的规划政策探讨 186 9.5 小结 188 10 城镇开发边界收缩调整与中心区复兴设计:以冷水江市和邵东市为例 191 10.1 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收缩城市应对策略 192 10.2 总体规划应对:冷水江市城镇开发边界收缩调整 194 10.3 详细规划应对:邵东市中心区复兴设计 201 10.4 小结 207 11 基于断面模型的收缩城市空间形态管控与调整:以冷水江市为例 209 11.1 收缩城市的空间形态困境解析 210 11.2 断面模型序列的构建 212 11.3 多空间尺度下的形态管控策略 221 11.4 小结 227 12 精明收缩理念下的生态安全格局修复:以锡矿山街道为例 229 1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31 12.2 生态源地识别与阻力面构建 238 12.3 生态廊道与障碍点的空间分布特征 239 城市收缩治理的理论模型、国际比较和关键规划领域研究 12.4 基于精明收缩理念的障碍点分期修复与检验 242 12.5 小结 244 第五部分 未来展望 13 国土空间规划下城市收缩与复兴中的空间形态调整 249 13.1 区域和城市收缩的空间模式与形态演化规律及类型 250 13.2 收缩与复兴中的空间形态调整 258 13.3 小结 260 14 收缩城市治理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中的应用领域初探 263 14.1 基于空间规划管理构建收缩城市多层级治理框架 264 14.2 探索构建适应收缩城市治理的空间组织模式及实施路径 266 14.3 小结 269 参考文献 271 插图索引 303 表格索引 30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