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卡拉马佐夫兄弟(上下)
字数: 845
出版社: 人民文学
作者: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商品条码: 9787020191598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页数: 1066
印次: 1
定价:
¥15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绝笔之作,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天鹅之歌”,是他艺术创作的顶峰,也是他毕生的创作总结和思想总结。小说改编自一桩真实发生的弑父案,一家之长费奥多尔·卡拉马佐夫贪财好色,因与长子德米特里追求同一个女人而与其产生剧烈的冲突,二儿子伊万与小儿子阿列克谢同样被卷入其中。费奥多尔·卡拉马佐夫在家中遇害,所有矛头指向长子德米特里,而事实的真相却逐渐露出水面。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级心理描写大师,就国际影响力而言与列夫·托尔斯泰难分轩轾。代表作有《罪与罚》《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译者简介: 臧仲伦(1931—2014),江苏武进人,著名文学翻译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研究生班,历任北京大学俄语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历时数十年辛勤笔耕,臧仲伦翻译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要作品,此外,他还译有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俄罗斯经典作家的作品,与巴金合译有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
精彩导读
第一卷一个破碎的家庭的故事 一、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 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敝县地主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三公子。整整十三年前发生了一件疑案,其父不幸惨死,当时,这件案子使此公遐迩闻名(直到现在敝县还有不少人提起他)。关于此案的详情,容我以后再慢慢道来。现在关于这位“地主”(敝县的人都这么叫他,虽然他一辈子几乎不曾在自己的庄园里住过)我要讲的只是,这位做父亲的虽然是个怪人,却屡见不鲜,这类人不仅十分恶劣而又荒淫无耻,而且糊涂透顶,不过,这类人尽管糊涂,在经营自己的家产上却十分精明,不过,也似乎仅限于此而已。比如说,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几乎是白手起家,他这地主再小也没有了,东奔西颠,走家串户地吃白饭,死乞白赖地赖在人家家里当食客,可是当他撒手人寰的时候,居然积攒了十万卢布现金。与此同时,他毕竟一辈子仍是全县最糊涂的混蛋。我再重复一遍:倒不是说他笨;这类混账东西多半相当聪明、相当狡猾——我只是说他浑,而且是一种特别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浑。他结过两次婚,他有三个儿子——长子德米特里·费奥多罗维奇,乃前妻所生,其余二位,伊万和阿列克谢,乃续弦后所生。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的发妻出身于一个相当富有的名门望族——贵族米乌索夫家,他家也是敝县的地主。这么一个妆奁丰厚的姑娘,千娇百媚,而且聪明伶俐(这类聪明伶俐的小姐在我们当代并不少见,但是过去也已屡屡出现),怎么会下嫁给这么一个没出息的“草包”(当时大家就这么叫他)呢?个中道理我就不便多说了。要知道,我还知道一个小妞,还在上上一代的“浪漫派”时代,她就谜一般爱上了一位先生,而且一爱就是好几年,本来满可以稳扎稳打、风平浪静地嫁给他,什么时候嫁给他都成,可是她却异想天开,自己给自己编造了无法克服的重重障碍,于是便在一个暴风雨之夜,登上一道类似悬崖的高岸,从上面纵身一跃,跳进了一条又深又急的大河,因而香消玉殒,这全是她毫无道理地自找的,唯一说得出来的原因就是她想学莎士比亚的奥菲莉亚。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她早就看中和喜爱的这道高岸,不是那么风景如画,假如那地方不过是一处平平淡淡的平坦的河岸,那么她的投河自尽也许根本就不会发生。这件事是千真万确的,应当认为,在我们俄罗斯的生活中,在最近两代或三代人中,这样的事或与这同类的事曾经发生过不少。阿杰莱达·伊万诺芙娜·米乌索娃的行为也庶几近之,无疑是流风所至,起而效尤,也可能是那“受禁锢思想的愤懑”。她也许想显示妇女独立,反抗社会环境,反对自己家族和家庭的专制,而她那招之即来的幻想又使她相信,姑且假定就一刹那吧,似乎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尽管被人谥为食客,却仍旧是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最勇敢而又最玩世不恭的人,尽管他当时充其量不过是个亡命徒和小丑。富有刺激性的还有这事必须以私奔告终,这简直使阿杰莱达·伊万诺芙娜开心极了。至于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碰到这类意外的艳遇,就他当时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是求之不得的,因为他巴不得一步登天,为此让他干什么都行;攀龙附凤,结一门好亲,又能拿到一笔陪嫁,这让他太神往了。至于双方的爱情,无论是新娘方面,也无论是他这一方面,好像根本没有,尽管阿杰莱达·伊万诺芙娜长得如花似玉,十分美貌。因此,在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的一生中,这也许是唯一的一次例外:因为此公毕生极端好色,只要随便什么女人向他招招手,他就会立刻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可是唯有这女人在情欲方面却提不起他的任何特别的兴趣。 阿杰莱达·伊万诺芙娜在跟他私奔以后便立刻看清了自己对丈夫只有轻蔑,没有任何其他感情。因此这桩婚事的后果便非常快地显示了出来。尽管她娘家甚至相当快就自认倒霉,默认了这桩婚事,分出一笔陪嫁给这位私奔的小姐,可是他们夫妻间却开始了最杂乱无章的生活,而且天天大打出手。有人说,这位年轻的太太与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相比,表现出了无比的高尚和崇高。现在得知,她一拿到钱,他便立刻一下子把她的钱全部拿走了,总数达两万五千卢布之巨,因此,这几万卢布从那时起对于她简直就等于扔到水里一样。有座小村庄和一处相当好的在城里的房子,也列入她的陪嫁之列,长时间以来,他一直变着法想把这些财产过户到他自己名下,而要做到这点,只要立一纸适当的文据就行,单凭他夫人对他的蔑视和厌恶,单凭这一点,他就不难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他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无耻勒索和苦苦哀求,来激起她对他的蔑视和厌恶。单凭她心里对他腻味透了,不想跟他纠缠,他就能如愿以偿。但是,幸好阿杰莱达·伊万诺芙娜的娘家出面干涉,才限制了这个巧取豪夺的无耻之徒。据确信,这两口子经常大打出手,但是,据传,动手打人的不是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而是阿杰莱达·伊万诺芙娜——这女人性格暴躁,脾气一点就着,她说打就打;长得黑黑的,而且天生力大无穷。最后,她终于离家出走,抛弃了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跟一个穷得要命的神学校的教员私奔了,把一个三岁的孩子米佳留给了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抚养。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在夫人出走后便立刻在家里养了一大群女人,大张宴席,大肆酗酒,而在吃喝和玩女人之暇,差点没跑遍全省,眼泪汪汪地逢人便诉说阿杰莱达·伊万诺芙娜抛弃了他,还告诉别人任何一个做丈夫的都羞于为外人道的床笫细节。主要是,能在大家面前扮演被愚弄的丈夫这一可笑的角色,并且绘声绘色地大肆描写自己被愚弄的细节,他似乎为此感到很愉快,甚至很得意似的。有些说话爱带刺的人对他说道:“您呀,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倒像升了大官似的,尽管您悲悲戚戚,但样子还挺得意。”很多人甚至补充道,他还挺高兴他这小丑换了副模样,为了招人笑,甚至还故意装出一副他没发现自己滑稽可笑的模样。谁知道呢,不过他这样做也许纯属天真。最后,他终于发现了他那私奔的妻子的行踪。原来,这可怜的女人在彼得堡——她跟那个神学校的老师辗转来到了这个首善之区,无所顾忌地实行起了彻底的妇女解放。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立刻忙活起来,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去彼得堡——去干什么呢?——当然,他自己也说不清。说实在的,说不定,他当时说去也就去了;但是,他一旦拿定了这主意,便立刻认为自己特别有权在行前重新酗酒无度一番,以壮行色。就在这时候,他太太的娘家得讯:她在彼得堡不幸去世。她死得似乎很突然,死在一个阁楼上,有人传说,她死于伤寒,又有人传说她是饿死的。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得知他太太去世的消息时正喝得酩酊大醉;据传,他当时跑上大街,快乐得向上苍举起双手,连声高呼:“如今解放啦!”可是又有人说——他像小孩一样号啕大哭,而且还说他一直哭到让人看着都可怜,尽管此公十分可憎。很可能,两种情况都有:他既因为自己获得解放而高兴,又为解放他的人失声痛哭——二者混杂在一起。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坏蛋也比我们通常对他们的看法要天真得多和淳朴得多。我们自己亦然。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