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无沟不成田:云南黑树林的沟渠、习俗与历史研究

无沟不成田:云南黑树林的沟渠、习俗与历史研究

  • 字数: 210
  • 出版社: 民族
  • 作者: 李建明//杨漪//嘉日姆儿|
  • 商品条码: 978710517365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篇以黑树林地区的历史、 社会结构、事件为主题,主 要讨论了黑树林地区沟渠开 发的历史、水利社会的组织 类型等问题。下篇以黑树林 地区各个民族的观念、文化 与象征等为核心,主要讨论 了黑树林地区各民族的文化 观念、仪式象征、关于水的 分类等话题。
目录
上篇 历史、结构与事件 走进田野:云南黑树林地区打洞梁子概述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第二节 黑树林地区打洞梁子的历史 第三节 人口、生计方式与节庆 “四大份”:打洞大沟管理制度的意义、行为与符号 第一节 “四大份” 之问 第二节 “四大份” 的仪式呈现 第三节 “四大份” 的行为系统 第四节 作为符号的 “四大份” 第五节 结语 清中叶以来滇南黑树林地区地权新秩序中的多民族互动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清中叶以来外来移民的进入与黑树林的山地开发 第三节 黑树林打洞梁子 “葬坟圈地” 的地权新秩序 第四节 从 “采松火化” 到木棺土葬:哈尼族 “葬坟圈地” 溯源 第五节 从 “入住确权” 到 “葬坟圈地——民间社会地权秩序的新思考 部分中的整体:打洞梁子的观念、仪式及其组织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打洞梁子的人文地理与缺水认知的形成 第三节 观念中的部分与整体:竜林祭祀中的分与合 第四节 仪式中的部分与整体:打洞大沟祭祀中的上与下 第五节 实践中的部分与整体:水田的分类与公私转化 第六节 结语 下篇 观念、文化与象征 黑树林地区民间信仰与社会团结的象征交融层次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云南黑树林地区打洞梁子的哈尼族白宏人与外来移民 第三节 打洞梁子的民间信仰及其分布层次 第四节 民间信仰与社会团结的相互型塑 第五节 结语 “麻批麻普”:黑树林地区螺蛳寨段氏家族节日变迁与族属流变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矻扎扎” 节与段氏家族的节日表征 第三节 家族记忆的历史裁剪 第四节 结语 “灵权” 让渡:云南黑树林地区 “玉拉枯” 仪式中的莫斯命题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红河南岸的哈尼族白宏人 第三节 哈尼族白宏人的社会继承与婚姻缔结 第四节 “玉拉枯”:婚礼中的叫魂仪式 第五节 结语 复数的水:打洞梁子的水与社会空间之关系研究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复数的水:打洞梁子水的分类与分化 第三节 复数的水与社会空间的对应 第四节 打洞梁子社会空间的生成 第五节 水与社会空间的相互型塑 第六节 结语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