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张之洞传

张之洞传

  • 字数: 45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董丛林 著
  • 商品条码: 978701025565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有新意、有特色的高水平学术性历史人物传记。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谥号文襄。他由“探花”正途入仕并快捷升迁,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并多次署理两江总督,晚年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他早年是清流派代表人物,后又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在晚清的政治、经济、外交、文教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传记注重田野调查,作者将实地走访中发现、收集到的,有特色的“乡土”资料充分吸收并妥当运用到研究和创作中,对传主主要经历做不失相对全面的脉络性交代的同时,凸显在其“节点”性关键事项的较细展开,既强化了传主与时代、社会的有机融通,又注重传主于“社会”和“人文”两大方面要素的有机融通,展现出其学风严谨、沉稳扎实的特点。 本书行文雅致而不失活泼,平实而不乏波澜,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行文表述都体现着读者关照,是一部值得研读品鉴的作品。
作者简介
董丛林,1952年出生,河北盐山人,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晚清政治史、文化史为主要研究方向(晚清湘淮派系及相关人物为所涉主要方面之一)。在大陆和台湾多家出版社出版《龙与上帝——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晚清社会传闻研究》、《百年家族——曾国藩(家族)》、《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等十余部著作;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光明日报》等多家刊物发表《吴汝纶弃官从教辨析》、《领袖导向与湘淮系势力的异流》、《胡林翼与湘系势力的崛起》、《“迷拐”、“折割”传闻与天津教案》、《论晚清名士李慈铭》、《晚清三大军政集团的“环链关系”说略》等百余篇论文。
目录
引 言 我看张之洞 / 1 第一章 童年时光到蟾宫折桂 / 5 一、“张南皮”生长在黔地 / 5 二、受业初阶与“神童”妙笔 / 14 三、秀才·解元·探花 / 22 第二章 学官生涯文教花 / 31 一、翰林前后的世事历练与家事 / 31 二、从浙“副考”到鄂学政 / 40 三、“天府之国”学台舞步 / 47 四、一“语”一“答”见学旨 / 55 第三章 鹰扬虎视的“清流”干将 / 64 一、“清流党”中“青牛角” / 64 二、皇家事情上的建言 / 70 三、力争四川“东乡案” / 79 四、持正激议因“崇约” / 85 第四章 跻身封疆开“晋场” / 95 一、饬吏与举贤 / 95 二、理财与济困 / 103 三、整军·“改制”·禁罂粟 / 111 四、向“洋务派”的转型 /119 第五章 迁督两方试身手 /125 一、身在北国忧南徼 / 125 二、抗法卫国的运筹指拨 / 131 三、与前敌将帅及胜败终局 / 139 四、治下政情面面观 / 147 五、洋务舞台上的孜孜入戏 / 158 第六章 移督楚地续新篇 / 169 一、“铁”字号的创业单 / 169 二、洋务经济事尚多 / 180 三、教育新花开更艳 / 187 四、教案成了大难事 / 197 五、接待俄皇太子的花絮 / 208 六、被劾风波与幕府情状 / 215 第七章 在甲午风云的激荡之下 / 227 一、首次署理江督的战事准备 / 227 二、痛愤“倭约”与应对策议 / 237 三、对策筹划与“新军”建设 / 248 第八章 戊戌政潮中的微妙角色 / 257 一、维新兴起中的“正”“反”态度 / 257 二、《劝学篇》的问世及影响 / 267 三、维新高潮和政变后的表现 / 275 第九章 庚辛变局中的应对 / 284 一、力持“剿拳”及主局“东南互保” / 284 二、出手镇压“自立军” / 293 三、坚持赞同“两宫西幸” / 302 四、对“议和”订约的态度 / 31 3 第十章 “清末新政”中的不凡亮相 / 327 一、“会奏三折”的系统策议 / 327 二、为“新学制”建章的大工程 / 341 三、探花力拆科举台 / 350 四、其他“新政”事宜概说 / 358 第十一章 置身枢府的最后岁月 / 368 一、政潮影响和亲临朝变 / 368 二、“立宪”态度和其他政事 / 376 三、“高处不胜寒”中凋谢 /387 第十二章 此公习性实堪品 /398 一、“书生本色”与“儒臣”风格 / 398 二、由相关轶事看其“无时” / 405 三、或谓“一部习气大全” / 413 主要征引书(文)目 / 421 后 记 / 42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