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负江南不负春

不负江南不负春

  • 出版社: 上海文化
  • 作者: 郑静|
  • 商品条码: 978755353114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八十余篇生活散文,以“江南居”为切入点,按时令节气分为春夏秋冬四辑,分别以“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四句古诗作为辑名,涉及江南的饮食文化、人文氛围,江南人的日常起居、精神气度等。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于柴米油盐中见出诗情画意,于琐碎日常中悟出豁然开朗。平常日子中的一饮一啄、一事一物、一花一木,何尝不是疗愈身心的良药。 整本书双色印刷,随书附赠以江南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手账一册,可在时序的更替中,记录下自己用心生活的痕迹。
作者简介
郑静,家居设计专栏作家、策展人,《美好家园》主编。出版过《中国风尚》《新中式艺术》《ART DECO在上海》《岁时历:日日是好日》《人生,就是吃好每一碗馄饨》《只是最美好的日常》等多部作品。
精彩导读
这个倒春寒有点长,但春信还是来了 这两天的江南,入了春。风是吹面不寒杨柳风,雨是沾衣欲湿杏花雨。 春风又绿江南岸,那绿是从田头开始的。住在城里,见不到田垄,但小区零星的绿地里早有新芽冒出来。蒲公英、酢浆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都是小小的,嫩嫩的,连成一片,也是绿茸茸的。就像明前的碧螺春,上面总笼着层绿绒,新鲜的春芽就是这么娇嫩。 对,这绿也是从茶杯里开始的。喝了一个秋冬的陈茶,今年的新茶快有盼头了。龙井、碧螺春,这两样足矣,至于安吉的白茶、黄山的毛峰,则是多一杯不多,少一杯不少,锦上添花,换换口味也是极好的。人的口味也是固执,喝惯了就是最好。当杯中的茶叶换上了今年的新芽,那春天才是真的到了。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转眼就绿了厨房,绿了餐桌。这个时节,草头有了,豆苗有了,荠菜时不时地也有了。还有那正当季的菜秸最是可人,绿绿的叶中抽出菜薹,顶着花含着朵。这样的菜秸最是鲜美,只是清炒就好,有点清甜,有点微苦,这就是春天的味道。清香中带着青涩,一切都是刚开始的样子。 春风不会忘了姑娘们,拂过一阵又一阵。换下冬衣,换下闷闷的颜色,换上春装,换上桃红柳绿。那绿在衣领、在裙裾,在指甲的描花上,描一朵桃花,一片绿叶,十指跳动,春意绵绵全在那打出的一行行话语里。 春雨忽听忆江南,那雨中听到的自是江南的好。一夜好雨,当春乃发生。春雨中破土而出的是田里的秧苗,春雨润物细无声,生长也总在无声中慢慢开始。农家的希望就在这秧苗里,一天天地盼着。 一夜春雨,明早深巷里不一定能看到叫卖杏花的,但枝头上的桃花、茶花倒是照样开得艳。花下落红一阵,深深浅浅,要化成春泥那是且等些时候,但落英缤纷的美倒是也可看上一会儿。 一夜春雨,街上湿漉漉的,润如酥。这个酥,不是酥皮,也不是酥糖,而是酥酪,薄薄的,可以挂浆,可以如线一样地滴下来。这种酥才润。城里的街两边立着梧桐,刚生出的新叶上挂着雨滴,风一吹过,飘落下来。店铺前的招牌上蒙着雨水,也是那样湿漉漉的,花店开得晚,咖啡店早早地开门了,路过时,一阵香气飘过。这是这个城特有的味道。城的一天是从咖啡香里苏醒过来的,还有可颂的味道。门上叮咚作响的风铃,每响一次,就有一个妙人儿苏醒过来,惺忪着双眼。 一夜春雨,潮气回升,清晨又有些微冷。裹上围巾出门,那细密的雨丝落在头发上、睫毛上,身上,不一会儿就湿答答的。如果遇到倒春寒,那份湿冷更是难过。 倒春寒,江南春日里最难将息的日子。棉衣不敢洗,热空调不敢断,也许昨日还可以春衫摇曳,明日就得重新披上被子一样的鸭绒衫,佝头缩颈地站在寒风里。那时的风,那时的雨,一点也不诗情画意,把冬日的那点凄冷重新上演一遍。 倒春寒,最难过的还是心。明明已经感受过春的暖和,但瞬间又降温,何时再回暖,又遥遥无期。拆了包装的春装依旧挂回去,那双浅口鞋也依旧放好。寒从脚下升,短靴厚袜还得再穿些时候。 倒春寒里,咖啡要喝热的,茶要喝浓的,陈年的花茶滚烫一杯,捧在手里,才觉着舒服。成都的花茶用雀舌做底,熏上茉莉,叫做碧潭飘雪。冲茶的时候挑个干净的茶碗,滚水下去,茉莉起起伏伏,也是雅致。 倒春寒里,风不含情水不含笑。倒春寒里,街上人少,店铺萧态。倒春寒里,一切如同按下了慢速键。这个倒春寒,有点长。 倒春寒里,宜居家,宜喝热饮,慢慢待春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