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唐诗三百首
字数: 230
出版社: 光明日报
作者: [清]蘅塘退士 编 文小通 译注
商品条码: 9787519483913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06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1.《唐诗三百首》是一部唐诗诗集,是清朝诗学名家蘅塘退士编辑的中华经典名著。 蘅塘退士在夫人徐兰英的协助下,精选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孟浩然等77位诗人的310首经典诗作,编成《唐诗三百首》。 2.《唐诗三百首》有何特色:畅销近300年,每一代人不可错过的经典。 《唐诗三百首》兼顾古体诗和近体诗,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刚问世就迅速传播开来,无论是读诗的、写诗的、喜欢诗的、学诗的,几乎家家收藏。今天仍旧是家喻户晓的唐诗选本,是每一代人学习唐诗不可错过的宝典。 诗中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社会内涵,能看到千百年前的繁华与浪漫、豪放与恢弘,也能感受到古人的悲欢离合与心灵历程,体会到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变化……翻开此书相当于走进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共鸣,从而牢记此诗,理解此诗,学懂此诗,有助于汲取精神原力。
作者简介
蘅塘退士,清代诗学名家。本名孙洙,号蘅塘,晚号退士,江苏无锡人。40岁中进士,曾任顺天府大成县、直隶卢龙县、山东邹平县知县和江宁府学教授等职,为官清廉勤政。从政之余,孙洙在夫人徐兰英的协助下,编成《唐诗三百首》。此书编选精当,入选诗作艺术性高、可读性强、易于记诵,问世后,几乎家家收藏,近300年来畅销不衰。 文小通,青年作家,资深出版策划人,著有《你好园林》《少年读史·小史记》《这里是敦煌》《这里是三星堆》等,拥有固定而广泛的读者群。他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深受广大小朋友的喜爱。他擅长以简洁明快的文字,寓教于乐的故事情节,巧妙地将生活智慧、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入其中,寓教于乐的故事情节。
精彩导读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商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注释 左迁;贬官。 湓浦口:湓水入长江处。湓水,今称龙开河。 倡女:古时乐伎,以歌舞演奏为生。 善才:唐代对乐师的通称。 惘然:伤感的样子。 六百一十二言:此诗实为六百一十六字。 浔阳江;长江流经江西省九江市的一段。 惨:情绪低落。 暗问:低声问。 六么;又叫“绿腰”,唐代流行曲子。 阔关:乌鸣声。 虾蟆陵:在长安城南。传为汉董仲舒墓,原称“下马陵”,后讹传为“虾 蟆陵”。 秋娘:对唐代歌舞伎的称呼。 五陵年少:豪门子弟。缠头:艺伎演出时用锦缠头,客人便赠送锦为礼 物,称为“缠头彩”。 红绡:红色的丝织品。 钿头银筐:镶嵌着金丝的银子。击节碎:因为打拍子打碎了。 浮梁:唐时的茶叶集散地,在今江西景德镇。 呕哑嘲晰:形容音乐声杂乱刺耳。 青衫:唐时官員级别不同,衣服颜色不同,八、九品文官穿青衣。白居 易虽为江州司马,但唐制服色不視职事官,而视阶官之品,白居易阶官为将 仕郎,从九品下,故穿青衫。
目录
五言古诗 002 感遇其一 ·张九龄 028”宿王昌龄隐居·常建 002 感遇其二·张九龄 029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岑参 004 下终南山过創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030贼退示官吏并序·元结 005 月下独酌·李白 031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韦应物 006 春思 · 李白 032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 006 望岳·杜甫 032 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 009赠卫八处士·杜甫 034长安遇冯著·书应物 010 佳人· 杜甫 035夕次盱眙县·韦应物 012 梦李白其一·杜甫 036 东郊·韦应物 013 梦李白其二·杜甫 037送杨氏女·韦应物 014 送蘩毋潜落第还多·王维 038 晨谐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 015 送别·王维 039溪居·柳宗元 017 青溪·王维 018渭川田家·王维 乐府 019 西咏?王 042塞上曲·王昌龄 020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 043塞下曲·王昌龄 021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04关山月·李白 023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 045子夜吴歌·李白 023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王昌龄 046长千行·李白 024 寻西山隐者不遇·丘为 048 列女操·孟郊 026 春泛若耶溪·綦毋潸 049 游子吟·孟郊 七言古诗 052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053古意·李顾 054送陈章甫·李顾 055 琴歌·李顾 056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顾 057听安万善吹窘第歌·李顾 058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058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060 梦天姥吟留别·李白 062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063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064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065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06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068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杜甫 070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 072 寄韩谏议注·杜甫 073古柏行·杜甫 074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杜甫 076石鱼湖上醉歌并序·元结 077 山石·韩愈 078八月十五夜贈张功曹·韩愈 080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韩愈 082 石鼓歌·韩愈 085 渔翁 ·柳宗元 086 长恨歌·白居易 090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094 韩碑·李商隐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