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研究/明理文丛

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研究/明理文丛

  • 字数: 270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姜瀛|
  • 商品条码: 978730267979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立足于“结构-功能主义” 的分析范式,本书围绕“一 元论”立场与“多元论”立场 之间本质的差异,基于“刑 法立法的实质走向、法律的 明确性及其适用性效果、刑 事政策制度化、犯罪治理效 果”等多个功能性维度对刑 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问题 展开探讨。再从“结构分析” 与“功能反思”维度展开反思 并分析塑造当前刑法立法大 一统格局之多重因素后,研 究将论证刑法立法模式与修 改方式变革的具体操作方案 。事实上,我国刑法立法模 式与修改方式的变与不变, 不仅仅是理论论证与逻辑分 析问题,还是基于我国的立 法现状评估其可能面临的风 险,寻求妥当性。
作者简介
姜瀛,辽宁省鞍山市人,大连理工大学法律系讲师,法学博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大阪大学做访问学者(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刑事政策学。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之基本范畴 第一节 刑法典与法典化 一、现行刑法的“法典”品性 二、刑法典的基本特征 三、法典化理念对刑法立法的影响 第二节 特别刑法的理论阐释与特征辨析 一、单行刑法的理论阐释 二、单行刑法的数量辨析 三、附属刑法的理论阐释 四、“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条款的性质辨析 第三节 刑法修改方式的理论阐释 一、刑法修改的基本类型 二、刑法修正案的技术特征 三、刑法修改的幅度与频次 四、现行刑法全面修订的时机把握 小结 第二章 我国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历史演进之过程梳理 一、新中国成立至“79刑法”颁布:无刑法典阶段 二、“79刑法”至“97刑法”:刑法典与单行刑法并立阶段 三、“97刑法”至今:“刑法典大一统阶段” 第二节 历史演进的特征分析 一、刑法典“从无到有”“由小到大” 二、单行刑法“由多到少”“由强到弱” 三、独立型附属刑法“长期缺位” 第三节 历史演进的关键节点 一、“79刑法”实施后第一部单行刑法的出台 二、“79刑法”实施后“类推立法”的出现 三、“97刑法”实现立法大一统 四、“97刑法”实施后第一部刑法修正案的出台 五、以“法典”命名的《民法典》之诞生 小结 第三章 域外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的考察与比较 第一节 日本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的考察 一、日本的多元化立法样态及其特征分析 二、以“日本网络犯罪立法”为个案样本的具体考察 第二节 德国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的考察 一、德国的多元化立法样态及其特征分析 二、以“德国网络犯罪立法”为个案样本的具体考察 第三节 美国刑法立法模式与修改方式的考察 一、美国刑法法典化的努力 二、以“美国网络犯罪立法”为个案样本的具体考察 第四节 各国之比较分析 第四章 “一元论”与“多元论”之间的立场纷争 第一节 “一元论”立场的基本构造与主要理由 一、“一元论”的立场呈现 二、“一元论”的主要理由 第二节 “多元论”立场的基本构造与主要理由 一、“多元论”的立场呈现 二、“多元论”的主要理由 第三节 “一元论”与“多元论”的主要分歧及可能的误区 一、关于确立刑法典的主导地位 二、关于单行刑法与刑法修正案的关系 三、关于刑法规范稳定性的标准与意义 四、关于刑法适用中的规范衔接 五、关于对犯罪化立法的控制效果 六、关于刑法在犯罪治理中的功能发挥 小结 第五章 刑法立法大一统格局的结构化阐释 第一节 对刑法立法模式展开结构化阐释的意义 一、“结构”的理论视野 二、刑法规范载体形式结构化阐释的基本维度 第二节 刑法典分则特征的结构阐释 刑法典分则的“大章制” 二、概括式罪名的设置 三、空白罪状的广泛应用 第三节 单行刑法与刑法典、刑法修正案的关系结构阐释 一、三类刑法规范载体之间的关系考察 二、结构化分析:依附型结构、排斥型结构与分工型结构 第四节 刑法与非刑事法规范的关系结构阐释 一、刑法与非刑事法规范之间的关系考察 二、结构化分析:脱节型结构、纽带型结构与独立型结构 第五节 刑法与抽象性司法解释的关系结构阐释 一、刑法与抽象性司法解释的关系考察 二、结构化分析:主副型结构与竞争型结构 小结 第六章 刑法立法大一统格局的功能性局限 第一节 “结构-功能”:刑法规范载体形式与实质功能的关联范式 一、“结构-功能”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二、刑法规范载体形式对刑法实质功能的影响维度 第二节 刑法立法大一统对预防性立法需求的制约 一、预防性立法之实质走向 二、单一法典化结构在预防性立法背景的局限性 第三节 刑法立法大一统对法秩序统一性的制约 一、法秩序统一性对刑法与前置法关联适用的要求 二、脱节型立法结构对法秩序统一性要求的冲击 第四节 刑法立法大一统对罪刑相适应的制约 一、刑法的精确性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再解读 二、紧缩式结构对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冲击 第五节 刑法立法大一统对犯罪治理诉求的制约 一、犯罪治理科学化对刑法立法模式的诉求 二、排斥型结构在刑事政策制度化上的功能制约 小结 第七章 塑造刑法立法大一统格局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刑法优位的观念因素 一、立法顺序上的刑法优位 二、对刑罚制裁的心理依赖 第二节 法典的符号化因素 一、强调法典的象征意义 二、对法典主导地位的理解偏差 第三节 立法技术上的误区因素 一、将修法文件与法律本身相混淆 二、将行政犯与前置法规范强行分割 小结 第八章 刑法立法“多元化”转型的推进方案 第一节 独立型附属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