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统造物与生活方式概论(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

传统造物与生活方式概论(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

  • 字数: 305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徐磊//荣树云//封万超|总主编:董占军
  • 商品条码: 978730268356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时代进程为脉络 ,分“文明曙光:原始造物 与生活”“青铜时代:从礼器 到生活”“帝国雄风:走向成 熟的手工造物”“六朝风物: 开放、融合与清秀”“盛世强 音:从雍容华贵到精致内敛 ”“造物转向:从造物典范到 蒙元新变”“集大成者:敦朴 、实用的回归”“转型前夜: 复古、交流与碰撞”八个阶 段进行详细讲解,从思想文 化、服饰、建筑、交通工具 、日常器用等方面详细介绍 了中国传统造物和生活方式 的发展历程。 本书配备课后习题、教 学大纲建议及课件PPT,方 便任课教师选用。 阅读本书,可以加深读 者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帮助 读者建立体系化的知识架构 。本书可作为本科及高等职 业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用书 ,也可作为普及推广美育教 育的实用读本,同时可供社 会各界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 学习。
作者简介
徐磊,1976年生,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艺术批评”方向博士生合作导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系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山东省泰山学者艺术学岗位核心成员。主要从事艺术历史及理论、文化遗产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省研创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10余项;主持厅级及参与其他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主持的“乡村文化振兴研究创新团队”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在报刊、杂志发表论文、随笔70余篇,其中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论文近20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编、参编学术丛书5套(部),主编专业通识教材3部。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泰山文艺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等奖项10余项。
目录
第1章 文明初光:原始造物与生活 1.1 作为史前造物语境的原始思维 1.2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 1.3 史前装饰 1.4 石器文化 1.5 原始村落社会组织与居住类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延伸阅读与参考书目 第2章 青铜时代:从礼器到生活 2.1 夏、商、周三代的造物思想 2.2 藏礼于器 2.3 三代服饰与等级制度 2.4 三代建筑与祭祀遗址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延伸阅读与参考书目 第3章 帝国雄风:走向成熟的手工造物 3.1 一统多元的思想文化 3.2 秦汉衣冠与丝织工艺 3.3 秦汉建筑与生活起居 3.4 秦汉交通工具与出行方式 3.5 秦汉生活用器与社会风俗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延伸阅读与参考书目 第4章 六朝风物:开放、融合与清秀 4.1 魏晋南北朝造物思想 4.2 魏晋南北朝服饰与生活方式 4.3 从自由走向规范的六朝建筑 4.4 日常里的典型器物 4.5 花样繁多的六朝交通工具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延伸阅读与参考书目 第5章 盛世强音:从雍容华贵到精致内敛 5.1 从蒸腾到内敛的隋唐文化 5.2 大唐衣冠与丝织工艺 5.3 隋唐建筑与生活起居 5.4 隋唐交通工具与出行方式 5.5 隋唐日常器用与生活方式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延伸阅读与参考书目 第6章 造物转向:从造物典范到蒙元新变 6.1 文治与武功转向下的造物思想 6.2 宋元纺织工艺与衣冠制度 6.3 宋元建筑与生活起居 6.4 宋元交通工具与出行方式 6.5 宋元日常器用与生活方式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延伸阅读与参考书目 第7章 集大成者:敦朴、实用的回归 7.1 明代主要造物典籍 7.2 明代服饰与生活方式 7.3 明代建筑与生活方式 7.4 明代交通工具与生活方式 7.5 明代日常器用与生活方式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延伸阅读与参考书目 第8章 转型前夜:复古、交流与碰撞 8.1 文化交流、碰撞下的造物特征 8.2 清代服饰与生活方式 8.3 清代建筑与生活起居 8.4 清代交通工具与出行方式 8.5 清代日常器用与生活方式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延伸阅读与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