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天工开物到飞天巡洋(中国机械史中的课程思政)

从天工开物到飞天巡洋(中国机械史中的课程思政)

  • 字数: 391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编者:耿俊浩//周计明//刘书暖|
  • 商品条码: 978730267020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机械史中蕴 含的家国情怀、工程伦理、 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团队 意识五类思政要素为经,以 中国机械史辉煌灿烂的古代 、救亡图存的近代和追赶超 越的现代三个历史主题为纬 ,以直接相关、辩证思考、 历史发展、重点突出为甄选 原则,以中国机械史料和大 量专业文献为来源,分析了 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时代 内涵和教学目标,全面整理 、精心设计了64个机械领域 典型课程思政案例,结合机 械专业内涵对每个案例进行 了评析和教学建议,并在未 来课程思政发展、课程思政 教学之“度”和课程思政的系 统化建设方面给出了建议, 最后在附录中给出了中国机 械发展典型成果简史和中国 制造业(含机械工业)发展 现状。 全书正文共七章,包括 导论、家国情怀、工程伦理 、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团 队意识、其他思考。其后还 有附录。本书内容覆盖面广 、体系新颖、专业性强、细 节丰富,可以作为高等院校 机械类专业或相关工学类专 业课程思政教学参考书,也 可以作为机械类专业或相关 专业学生课程思政自学用书 。
作者简介
耿俊浩,男,工学博士,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高等工程教育等研究,承担《数控加工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课程教学工作,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三项。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中国机械发展史与中华文明 1.2 机械类人才培养与课程思政 1.3 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第2章 家国情怀 2.1 引言 2.1.1 家国情怀内涵的演变 2.1.2 机械工程与家国情怀 2.1.3 机械工程领域的家国情怀内涵及其教学要求 2.2 家国情怀之古代部分 2.2.1 中华始祖铸鼎 奠基中华文明 2.2.2 墨子拟械救宋 践行兼爱非攻 2.2.3 杜诗省爱民役 造作水排便民 2.2.4 苏颂道德博闻 领创天文仪器 2.2.5 宋应星撰百科 《天工开物》大成 2.3 家国情怀之近代部分 2.3.1 左宗棠办洋务 维护民族利益 2.3.2 丁拱辰演火炮 以军械御外辱 2.3.3 徐寿制造“黄鹄” 开创造船工业 2.3.4 冯如研制飞机 航空报国丰碑 2.4 家国情怀之现代部分 2.4.1 “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 一生只干一件事 2.4.2 歼-10战斗机之父宋文骢 澎湃强国雄心 2.4.3 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为国尽忠就是孝 2.4.4 航天“大总师”孙家栋 国家需要就去做 2.4.5 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 坚决执行国家意志 参考文献 第3章 工程伦理 3.1 引言 3.1.1 工程伦理内涵的演变 3.1.2 机械工程与工程伦理 3.1.3 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伦理内涵及其教学要求 3.2 工程伦理之古代部分 3.2.1 墨家崇科技重伦理 贵义尚利道技合一 3.2.2 管仲论诚工和良工 规范工匠职业道德 3.2.3 西汉彩绘雁鱼铜灯 以人为本融入环保 3.2.4 张衡向学无坚不钻 终成候风地动仪 3.3 工程伦理之近代部分 3.3.1 炮弹质量塞责成工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3.2 民国轮船事故频发 船倾人没损失惨重 3.3.3 徐良裘建职业学校 培养工匠职业道德 3.3.4 刘仙洲修编机械史 求真求实严谨规范 3.4 工程伦理之现代部分 3.4.1 甬温线动车事故 伦理之殇发人深省 3.4.2 胡双钱做人放首位 金属雕花助飞大客 3.4.3 李峰精益求精成信仰 确保火箭导航精度 3.4.4 高凤林和产品“结婚” 终成发动机焊接大师 3.4.5 胡胜精心又静心 降低雷达2m误差 参考文献 第4章 科学精神 4.1 引言 4.1.1 科学精神内涵的演变 4.1.2 机械工程与科学精神 4.1.3 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精神内涵及其教学要求 4.2 科学精神之古代部分 4.2.1 《考工记》集工艺大成 尊重规律精益求精 4.2.2 魏晋马钩天下至巧 敢于挑战勇于探索 4.2.3 綦毋怀文炼钢制刀 千锤百炼大胆创新 4.2.4 郭守敬创浑天简仪 批判探索继往开来 4.2.5 薛景石著《梓人遗制》 严谨创新无私传承 4.3 科学精神之近代部分 714.3.1 徐建寅日手杵白、亲自研炼 传科技之道而以身殉国 4.3.2 吴健自主拼搏闯难关 奠定近代冶金行业基础 4.3.3 魏瀚绘算图式、苦心孤诣 造中华所未曾有之巨舰 4.3.4 支秉渊实业救国不怕失败 振兴柴油机制造民族工业 4.4 科学精神之现代部分 4.4.1 精心组织、实事求是 海外建桥援助他邦 4.4.2 六年坚持不懈技术攻关 盾构机打破垄断世界领先 4.4.3 科学求实研制高铁技术 拼搏奉献始成高铁精神 4.4.4 拼搏奉献、勇攀高峰 心“蛟龙”深潜人龙宫 4.4.5 严谨务实、一丝不苟 火神“祝融”邀游火星 参考文献 第5章 创新思维 5.1 引言 5.1.1 创新思维内涵的演变 5.1.2 机械工程与创新思维 5.1.3 机械工程领域的创新思维内涵及其教学要求 5.2 创新思维之古代部分 5.2.1 河姆渡创榫卯 成就建筑瑰宝 5.2.2 创铸永乐大钟 彰显高超技艺 5.2.3 织为云外秋雁行 机成锦绣丝绸路 5.2.4 齐纨鲁镐车班班 男耕女桑不相失 5.2.5 运用机构之奇迹 香炉常平置被中 5.3 创新思维之近代部分 5.3.1 振武威荒服 致远能摧坚 5.3.2 奇思妙想黄履庄 清初发明第一人 5.3.3 詹天佑建京张 图强自力抗列强 5.3.4 清朝“道员”谋突破 建造潜艇覆印象 5.4 创新思维之现代部分 5.4.1 万吨压机奠基础 助力工业超美英 5.4.2 战机振翅巡天际 空心叶片显神威 5.4.3 北斗终圆导航梦 造福世界树灯塔 5.4.4 造岛神器“天鲲号” 自主创新反封锁 5.4.5 载人航天“三步走” 圆梦“天宫”闹天宫 参考文献 第6章 团队意识 6.1 引言 6.1.1 团队意识内涵的演变 6.1.2 机械工程与团队意识 6.1.3 机械工程领域的团队意识内涵及其教学要求 6.2 团队意识之古代部分 6.2.1 术业专攻团队协同 百工汇聚一车始成 6.2.2 墨家弟子纪律严明 团队协作造械守城 6.2.3 团队协作创新研发 终成水运仪象杰作 6.2.4 分工协作制造宝船 万众一心七下西洋 6.3 团队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