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族文学的传承、创新与影像表达研究

民族文学的传承、创新与影像表达研究

  • 字数: 27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宋颖|
  • 商品条码: 978752284658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民族影像表达的 实践和个案为突破口,观察 叙事传统在情感、故事、时 间和空间等维度上的表达特 点,在多学科交叉点上探索 中华传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 交流、交融的新表述。本书 一方面从纪录片本体入手, 探讨视听语言的表现和再现 的叙事手法;另一方面从民 俗学视角的“传统”“国家”“ 族群”“日常生活”“语境”等 理念出发,探讨民族文学和 民族文化相关影像在中国的 发展趋势,重点考察民族民 俗在国家化过程中增强国家 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心 的重要作用和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
宋颖,北京市人,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情感的影像:侧重主体性的表达 第一节 口头文本与书写文献在影像表达中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东北边境民族生活的视觉化表达——以赫哲族街津口村为例 第三节 西南边境民族生活的视觉化表达——以吞达村和勐景来村为例 第四节 影像表达的多维叙事与时空重叠呈现 第五节 乡村的情感影像:作为一种本土化的艺术表达 第二章 族群的影像:侧重传承性的表达 第一节 技术影响下的民族文学与代际传承 第二节 《五朵金花》的影像呈现与大理白族的民俗风情再生产 第三节 西北保安族花儿调研与撒拉玉尔的影像表达 第四节 花儿在公共语境中的叙事影像 第三章 时间的影像:侧重整体性的表达 第一节 “一国”的文化共享:《中国年俗》的民俗国家化过程 第二节 童年、故乡和春节:《中国年俗》的“三重想象” 第三节 民俗知识再现的艺术表述手法 第四节 纪录片解说词的叙事模式与文化传承理念 第四章 空间的影像:侧重多样性的表达 第一节 民族文学传统内在与外化的表达属性 第二节 佤族口头传统显化为景观与影像的“可看性” 第三节 沧源葫芦小镇的景观显化与空间美学 第四节 文旅融合下乡村景观“可看性”生产 第五节 特色小镇的民俗应用与影像表达 余论 “讲故事”的实践途径与趋势探讨 附录一 融合媒体与学术力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附录二 新时代青年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创新的基本情况 参考文献 十年磨一剑·写在后面的话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