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型民航枢纽综合交通规划与设计

大型民航枢纽综合交通规划与设计

  • 字数: 0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
  • 作者: 编者:刘艺//朱善平|
  • 商品条码: 978711230554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19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十余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航空客流得以快速发展,民航机场的新增和扩容建设迎来发展高潮。国内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机场基本均进行了一轮改扩建,部分城市还新建了第二机场,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新建卫星厅及T3航站楼、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新建T3航站楼、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建T5航站楼、新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新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市政总院)在此过程中,有幸参与了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与浦东国际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厦门翔安国际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一大批枢纽型机场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项目,在枢纽机场的配套交通设施规划设计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四型机场理念的指引下,近些年我国机场建设呈现出几个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规模大型化,部分机场新建航站楼单楼面积超过70万O,部分机场设计总客流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且呈现多跑道、多航站楼布置,交通疏解的压力大幅度增加。二是枢纽综合化,很多机场由单一的机场枢纽转变为综合对外交通枢纽,部分大型机场引入了高速铁路线路,空铁联运,相互补充,增强了机场的辐射能力,还有些机场从发展货运交通的角度,充分借用区位优势,引入码头或铁路货运站,构建了更具竞争力的货运交通体系。三是港城一体化,由机场建设拓展为航空城市建设,充分利用机场的交通便捷优势,发展依托机场枢纽的特色产业,形成空港与航空城相互融合的新型城市空间,提升机场周边土地利用价值和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从城市枢纽到枢纽城市的转变。以上发展趋势给机场的陆侧交通系统和区内交通系统都带来新的挑战。 过去,相关著作对机场的航站楼规划设计讨论较多,而对机场的陆侧综合交通系统的研究和总结相对较少。本书主要结合国内外案例和国内机场的新发展趋势,并依托上海市政总院的工程实践,对大型民航机场的空铁一体枢纽布局、多航站楼交通组织规划、综合交通中心规划、场内交通规划、停车设施与交通场站规划、场外交通规划及货运交通规划展开系统性探讨,希望能为我国的机场枢纽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简介
刘艺 博士,教授级高工,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程师,近年来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下道路、综合交通、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等方面取得了丰富业绩,担任过新建路隧道、浦东大道地道、虹桥枢纽地下空间、东方枢纽上海东站交通与基础设施等多项重大工程项目负责人与审定人,获得省部级优秀工程咨询奖一等奖、工程设计一等奖总计十余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科技创新二等奖等多项荣誉,主持或参与相关标准十余项,包括国内首部地下道路领域设计标准《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目录
1 概述 2 枢纽机场案例与发展趋势分析 3 空铁一体化枢纽布局规划 4 多航站楼交通组织规划 5 综合交通中心规划 6 场内交通规划 7 机场停车设施与交通场站规划 8 场外交通规划 9 机场货运交通规划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