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涪沅之间”:唐代黔中道历史、地理与文化研究

“涪沅之间”:唐代黔中道历史、地理与文化研究

  • 字数: 315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周妮|
  • 商品条码: 978701026408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黔中道,唐“十五道”之一,横跨涪陵江(今乌江)、沅江两大流域,纵跨今湘、鄂、渝、黔、桂5省、市、自治区,在自然与人文方面形成了与周边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区域特征与特色。本书以其区域历史、地理与文化作为切入点,从人口构成、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分析黔中道从江南西道独立出来成为单独一道的原因及区域特征。同时,探讨黔中作为地域名称在历史时期的演变,分析唐代黔中道的设置与管理及黔中道采访使设治黔州的原因,呈现黔中道特殊政治治理下形成的“流宦文化”与作为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景观文化。深化历史地理学中“界域(过渡地带)”理论,认为黔中道实际上构成了一种“界域(过渡地带)”,既是连接西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过渡地带,也是我国自然地理形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认为唐朝黔中道治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方文化景观,呈现出唐时期区域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文化景观上的融合,提出景观视域下历史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周妮,重庆彭水人,苗族,中国史博士、博士后。现为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兼职副研究员,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主要从事中国边疆学、历史人文地理、民族史研究。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项目1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1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1项。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独著《山川纵横:宋至清时期湘鄂山区政区与军事地理研究》,合著《江南景观史》《从金山到上海:金山区历史地理研究》《图溯上海·上海市测绘院藏近代上海地图文化价值研究》。2020年获云南省博士后科研基金成果奖励二等奖、第五届谭其骧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历史地理论文三等奖。
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