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发生机制与引导政策研究

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发生机制与引导政策研究

  • 字数: 227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刘长进|
  • 商品条码: 978750969722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引导农村居民在生活中积极主动进行垃圾分类 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本著作基于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农村居民调查数据, 首先,从行为主动性视角,研究农村居民生活垃圾 自愿分类行为发生机制。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 在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自愿分类行为划分为垃圾分 类素养行为、人际型分类行为和公民型分类行为基 础上,分别研究新媒体使用、数字素养和政府政策 对农村居民不同类型自愿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二 是探究农村居民生活垃圾自愿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 及其层级结构;三是研究农村居民生活垃圾自愿分 类行为发生的组态路径。然后,研究农村居民生活 垃圾自愿分类行为习惯养成机制,具体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研究农村居民生活垃圾自愿分类行为习惯 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二是探究农村居民生活垃圾 自愿分类行为习惯养成的组态路径。最后,提出引 导农村居民在生活中自愿实施垃圾分类行为、养成 垃圾分类习惯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刘长进,1975年生,湖北省潜江市人,管理学博士,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薪酬激励与财务决策、环境行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完成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统计与决策》、《财会月刊》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农村居民 二、农村居民自愿垃圾分类行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二、居民自愿亲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研究 四、农村生产垃圾治理的研究 五、文献评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村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农村居民自愿垃圾分类行为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刺激-机体-反应”理论 二、“知-信-行”理论 三、规范激活理论 四、议程设置理论 五、三元交互决定论 六、人际行为理论 七、一般学习模型 八、卢因行为模型 第二节 农村居民行为溢出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烙印理论 二、认知失调理论 三、目标激活理论 四、道德许可理论 第三章 数字素养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 一、数字素养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决策的影响 二、垃圾分类认知在数字素养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决策中的中介机制 三、个人规范在数字素养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决策中的中介机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选取和说明 三、模型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数字素养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决策的影响效应分析 二、内生性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 四、中介机制检验 …… 第四章 新媒体使用对农村居民不同类型自愿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第五章 政府政策、村规民约对农村居民不同类型自愿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研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