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资本与信用债券契约:理论和证据

社会资本与信用债券契约:理论和证据

  • 字数: 342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肖作平//刘辰嫣|
  • 商品条码: 978750969984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中国债券市场 ,搭建一个描述社会资本与 信用债券契约之间关系的理 论框架,实证检验社会资本 如何影响信用债券契约,并 进行异质性分析、内生性检 验和稳健性检验。通过对上 述问题的研究,使我们能够 全面系统地认识和深刻理解 社会资本在信用债券契约设 计中的作用机理,提升人们 对信用债券契约如何受社会 资本影响的理解,拓展制度 经济学、社会学和公司财务 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丰富现 代公司财务理论体系。在理 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 对这些研究对象,结合制度 比较和专家咨询,提出解决 方案,为公司管理者和债券 投资者等市场参与者有效防 范债券契约违约、提升债券 契约效率和改善债券契约完 备性等提供政策建议,为金 融监管者制定监管政策提供 启示,推动融资规范化进程 ,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肖作平,男,1975年11月出生,福建省周宁人。2004年7月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获管理学(财务学)博士学位;2005年4月-2007年4月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7月在西南交通大学破格晋升为教授;2008年7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现为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CPA)。2007年入选财政部全国学术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入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14年获得“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称号。担任《中国会计评论》理事,《证券市场导报》特约编委,美国会计学会会员(AAA),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常务理事;同时担任《经济研究》《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中国管理科学》和《证券市场导报》等杂志匿名审稿人。主要从事公司财务、公司治理以及会计理论和实证研究。其博士论文《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和证据》获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先后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会计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管理工程学报》《南开管理评论》《中国管理科学》《经济科学》《财政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和Vaikai Business Review International等学术刊物上发表70多篇论文,出版学术专著6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课题20余项。作为课程负责人主持国家精品课程财务管理,以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财务管理的课程建设。相关科研成果荣获教育部中国高等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等奖励10余项。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相关术语的定义 1.4.1 社会资本 1.4.2 债券契约 1.4.3 债券契约理论 1.4.4 委托关系和代理成本 1.4.5 信息不对称 1.4.6 公司治理 1.5 研究的创新和学术贡献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 2.1 债券契约研究综述 2.1.1 债券契约理论研究综述 2.1.2 债券契约实证研究综述 2.2 社会资本研究综述 2.2.1 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2.2.2 社会资本定义研究综述 2.2.3 社会资本度量研究综述 2.2.4 社会资本实证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融资制度背景 3.1 社会资本 3.1.1 社会资本的国际比较 3.1.2 中国社会中的信任与关系 3.2 法律制度 3.2.1 投资者保护和法律实施 3.2.2 退市制度和资产重组制度 3.2.3 信息披露制度 3.3 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区别 3.4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3.5 融资体系 3.5.1 金融体系 3.5.2 银行业 3.5.3 资本市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信用债券契约特征 4.1 中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历程 4.1.1 萌芽和自发阶段(1983~1986年) 4.1.2 快速发展阶段(1987~1992年) 4.1.3 整顿阶段(1993~1997年) 4.1.4 规范发展阶段(1997~2017年) 4.1.5 稳定与挑战阶段(2018年至今) 4.2 中国信用债市场发展特征 4.3 中国信用债市场发行现状 4.3.1 信用债发行特征 4.3.2 信用债发行利率分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