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日常生活场境与空间关系生产

日常生活场境与空间关系生产

  • 字数: 516
  • 出版社: 上海人民
  • 作者: 张一兵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19321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50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列斐伏尔社会批判理论发展逻辑转换的专题性论著。作者从列斐伏尔第一手文本的细读出发,紧紧抓住列斐伏尔与马克思思想关联这一主线,原创性地透视出发生在列斐伏尔思想发展中观察视域的双重转换以及逻辑无意识中的方法论深层转换问题。这表现在:从经济关系异化批判向日常生活微观异化现象批判的转换;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历时性时间逻辑向共时性空间生产的转换;在方法论上从人本主义哲学话语向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无意识靠近和转换。本书文献详实、观点独特,全景式解析了列斐伏尔哲学发展的复杂历程,是一般读者深入了解其学术构境的入门读物。
作者简介
张一兵(本名张异宾),男,1956年生于南京,祖籍山东茌平。1981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哲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导师。代表性论著有:《神会波兰尼——意会认知与构境》(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4版);《物象化图景与事的世界观——广松涉哲学的构境论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修订版);《遭遇阿甘本——赤裸生命的例外悬临》(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发现索恩-雷特尔——先天观念综合发生的隐密社会历史机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无调式的辩证想象——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文本学解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版);《回到福柯——暴力性构序与生命治安的话语构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回到海德格尔——本有与构境》(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1卷);《回到列宁——关于“哲学笔记”的一种后文本学解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文本的深度耕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卷、2008年第2卷、2019年第3卷)等。
目录
序 第一章 从日常生活的神秘性到经济拜物教批判 一、揭开资产阶级日常生活神秘性关系的面纱 二、异化批判话语与经济拜物教 三、人本主义构境中总体人的价值悬设 第二章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日常生活中的微观异化 一、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思想复构 二、人本主义话语下马克思中晚期经济学研究中的异化批判理论 三、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异化” 第三章 作为辩证人本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 一、回到马克思:一种方法论上的准备 二、需要存在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消费异化 三、日常生活批判与辩证人本主义 四、面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日常生活新间题 五、日常生活批判中的方法论原则 六、日常生活批判中新的观念 第四章 走向元哲学:取用、诗性创制与存在论剩余 一、取用的缺失:现代世界与资产阶级的现代性 二、形式、系统和结构背后的人化实践和诗性创制 三、构序社会生活的不同形式、系统和结构 四、权力的存在论剩余:人化实践中流逝的诗性创制和摹仿 第五章 日常性与现代性:现代资产阶级日常生活的改变 一、文学与哲学视域中的日常生活批判 二、作为社会关系场存在的日常生活与日常性 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发展逻辑的历史梳理 四、面向消费被控制的官僚社会 五、现代资产阶级世界中的新变化 第六章 解读《资本论》: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 一、方法论中的历史性生成与结构 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方式 三、《资本论》的复杂理论逻辑 四、反对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拆卸和重组 第七章 无形的社会织物:都市社会统治组织 一、从乡村社会学到城市社会批判话语的转换 二、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生产方式与剩余价值的在场 三、资本主义都市社会的历史发生 四、作为关系性空间存在的都市间题式 五、作为社会空间存在盲场的都市间题式 六、都市间题式研究的方法论和元哲学 七、对资本主义都市间题式的批判战略 第八章 聚焦城市的“照着说”:历史唯物主义的田野工作 一、解读思想史的方法论前提 二、早期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观转换 三、《大纲》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城市间题的思考 四、《资本论》与剩余价值在城市空间中的生产和实现 第九章 空间与政治:走向一个新的观念革命 一、空间的生产: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二、建筑意识形态与都市规划中的编码与解码 三、空间生产研究的基本原则 四、社会空间的政治本质与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