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现实人的需要困境反思

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现实人的需要困境反思

  • 字数: 12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王振东|
  • 商品条码: 978701026786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就哲学而言,与其泛泛 地追问“人是什么”,不如更 进一步追问“人需要什么”。 从人的需要理论来批判资本 主义时代的现实,建构着马 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亦具 有永恒的历史哲学意义。消 费时代的来临,使人的需要 被充斥着“虚假化”的诱导、 被置于“病态化”的循环之中 、被进行了“符号化”的编码 ,以至于哲学本身也最终沦 为一种“思想消费”。追问缘 由,最需追问的仍然是资本 逻辑,它集增值逻辑作为内 在目的、集操控逻辑为外在 手段、集整合逻辑作为运作 过程的三重逻辑结构于一身 。我们必须重新回到马克思 ,继续建构着摧毁资本逻辑 的现实条件与思想条件,积 极地寻求人本身解放的可能 ,而不能消极等待资本逻辑 在自然一历史意义上的自行 消解与自动崩溃。
目录
序 第一章 现代社会人的需要困境 一、需要的“虚假化” (一)虚假的需要 (二)真实的需要 (三)需要的真假混淆 二、需要“病态化” (一)“抑制的”需要 (二)“物的占有”即“人的生存” (三)病态的社会性格 三、需要的“符号化” (一)需要的符号化编码 (二)需要的符码链接 (二)需要的符号化结构分层 第二章 资本逻辑——需要陷于困境的原因 一、资本逻辑的双重内涵 (一)资本逻辑是一种现实的关系 (二)资本逻辑是一种操纵的理念 (三)两种逻辑内涵的共鸣 二、资本的增值逻辑 (一)生产带来增值 (二)增值在生产中受挫 (三)谋求增值的新手段:消费 三、资本的操纵逻辑 (一)人们“相信”需要 (二)“相信”过后的集体无意识 (三)操控的目的:体系稳定 四、资本的整合逻辑 (一)区分:需要被歧视 (二)物:差异的标识 (三)一体化:整合的效应 第三章 需要困境的出路探寻 一、资本逻辑的自身崩溃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引发崩溃 (二)“激进需要”引发崩溃 (三)发展的全面性造成崩溃 二、技术从经济目的中释放自身 (一)资本统摄下的技术本质 (二)人是技术的目的 (三)技术未来的走向:人对技术掌控 三、人的社会性本质的实现 (一)消费时代人的属性 (二)个人的发现是社会化人的前提 (三)人的社会化向度是真正属人的向度 (四)现实的人的实践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