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历代兵书精要通览

中国历代兵书精要通览

  • 字数: 325
  • 出版社: 新时代
  • 作者: 薛国安
  • 商品条码: 978750422658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46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兵书精要通览》全书精选先秦至晚清军事名著40余部,每本兵书分为两部分,一为“其书其人”,概要介绍文中兵书或名篇的主要价值和该兵书或名篇的作者生平事迹、成书过程和版本流传。二为“思想精要”,撷取一部兵书或兵家论兵名篇的思想精华加以介绍,突出分析其中的国防思想、战略观点、作战原则、为将之道、管理方法、带兵艺术等要点,同时点明其现实借鉴意义,及其在当代军事斗争、商场竞争、为人处世等领域的运用价值。
作者简介
薛国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原副主任,少将、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防大学孙子兵法研究中心主任。1979年参加边境作战,所率领的某班荣立集体一等功。出版《智胜韬略与孙子兵法》《<战争论>教本》等十余部学术专著。主编《孙子兵法通论》《你了解红军长征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文化研究》等著作。
目录
前言 (一)兵书的发展脉络 // 2 (二)兵书的分类体系 // 15 (三)兵书的重要价值 // 18 一、《孙子兵法》 【其书其人】//002 1. 享誉古今中外的兵学圣典 //002 2. 百世兵家之师 //002 【思想精要】//006 1. 兵者,国之大事 //006 2.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008 3.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010 4.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011 5.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013 6. 智信仁勇严,为将之五德 //015 7. 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019 二、《吴子》 【其书其人】//024 1. 蕴含“无价真理”的治军教本 //024 2. 战国变法先锋 //024 【思想精要】//028 1.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028 2. 禁暴救乱,师出有名 //029 3.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030 4. 重文武、兼刚柔 //031 5. 简募良材,以备不虞 //032 6. 以治为胜,教戒为先 //033 7. 教之以礼,励之以义 //034 三、《司马法》 【其书其人】//038 1. 后人追述的古老军事法典 //038 2. 文武兼备的司马 //038 【思想精要】//040 1. 以仁为本,以义治之 //041 2. 忘战必危,好战必亡 //042 3. 智战巧阵,灵活制胜 //044 4. 治国尚礼,治军尚法 //045 四、《孙膑兵法》 【其书其人】//050 1. 嫡传孙武谋略的兵形势专著 //050 2. 善出奇谋的千古高手 //050 【思想精要】//053 1. 战胜而强兵,乐兵者亡 //054 2. 批亢捣虚,必攻不守 //054 3.“势备”之要—阵、势、变、权 //056 4. 复徙合军,务在治兵利气 //060 5. 间于天地间,莫贵于人 //063 6. 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 //064 五、《尉缭子》 【其书其人】//068 1. 以兵法为核心的治国方略 //068 2. 扑朔迷离的尉缭 //068 【思想精要】//070 1. 以武为植,以文为种 //070 2. 先发制人,出奇制胜 //071 3. 依法治军,奖惩分明 //072 4. 用天下用,制天下制 //073 六、《六韬》 【其书其人】//078 1. 古代最早的军事百科全书 //078 2. 中国谋略学的鼻祖 //078 【思想精要】//083 1.《文韬》之要,治国安邦 //083 2.《武韬》之要,柔武攻敌 //085 3.《龙韬》之要,统军之道 //085 4.《虎韬》之要,巧妙攻守 //086 5.《豹韬》之要,战术变化 //087 6.《犬韬》之要,联合作战 //087 7. 百科俱全,多有创新 //088 七、《阴符经》 【其书其人】//096 1.“迷藏不传于世”的道家著作 //096 2.“离经叛道”的隐士 //096 【思想精要】//097 1. 行事之机暗合于天机 //097 2. 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098 3. 治国治军要以正御下,法术兼施 //099 4. 用兵打仗,“盗机”取胜 //100 八、《三略》 【其书其人】//104 1. 言简意赅的战略学专著 //104 2.“下邳神人”黄石公 //104 【思想精要】//106 1. 以义诛不义,诛暴讨乱 //106 2. 举贤任能,赏罚必信 //107 3. 因敌转化,刚柔相济 //109 九、《素书》 【其书其人】//112 1. 专论立身治国之道的奇书 //112 2. 秦末隐士黄石公 //112 【思想精要】//113 1. 道德仁义礼,立身之道 //114 2. 绝嗜禁欲,修身之道 //115 3. 积善累德,处世之道 //115 4. 人尽其才,用人之道 //117 5. 顺应民意,治国之道 //117 十、《鬼谷子》 【其书其人】//122 1.“旷世奇书”的秘笈 //122 2. 神秘莫测的鬼谷子 //122 【思想精要】//126 1. 崇尚和平,审慎使用武力 //127 2. 追求实用,反对道德绑架 //128 3. 掌握主动,制人不制于人 //129 4. 知人察物,注重随机应变 //130 5. 正不如奇,善用奇计良谋 //131 十一、《战略》 【其书其人】//134 1. 首创“战略”一词的杰作 //134 2. 文人兵学家司马彪 //134 【思想精要】//135 1. 战略乃兵家之大略 //135 2. 兵不在多,在得人也 //137 3. 先除大害,小害自己 //139 4. 凡此七者,军事之急务也 //140 十二、《将苑》 【其书其人】//144 1. 最早专论将道的军事著作 //144 2.“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144 【思想精要】//146 1. 简贤能而任之的用人之道 //146 2. 仁义礼智信为基准的为将之道 //147 3. 严明法令,恩威并重的治军之道 //148 4. 先计而后动,知胜而始战的用兵之道 //150 十三、《唐李问对》 【其书其人】//154 1. 密室中君臣问对的兵法名著 //154 2. 唐代“军神”李靖 //154 【思想精要】//156 1. 先正而后奇,先仁义而后权谲 //157 2. 奇正皆得国之辅也 //159 3. 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 //160 4. 爱威并用、教得其道 //161 5. 对《孙子兵法》的阐释、质疑与发展 //162 6. 归纳兵学流派,以战例谈兵 //164 十四、《握奇经》 【其书其人】//168 1. 专论八阵布列的兵书 //168 2.“精于易数、明于天道”的隐士 //168 【思想精要】//169 1.“八阵”阵法 //170 2.“游军”理论 //172 十五、《太白阴经》 【其书其人】//176 1. 道家论兵的军事百科全书 //176 2. 精通道学的兵学家李筌 //176 【思想精要】//176 1. 倡“道德仁义”之师,斥“阴谋逆德”之兵 //177 2. 胜负取决于“人事”,地理只是辅助条件 //178 3.“人主恃农战而尊”,提倡富国强兵 //180 4.“以权术用兵”,掌握战争主动权 //181 十六、《虎钤经》 【其书其人】//188 1. 掌兵权者必备的军事经典 //188 2. 献兵书而获罪的许洞 //188 【思想精要】//189 1. 三才之道,人用为先 //189 2. 将者,国之腹心,三军之司命 //191 3. 用兵之本,先谋先胜 //193 4. 用兵之术,知变为大 //194 5. 圣人用兵,无不用间 //196 十七、《武经总要》 【其书其人】//200 1. 中国古代首部官修军事百科全书 //200 2. 奉旨编修兵书的大臣 //200 【思想精要】//201 1. 国事在戎,设营卫以整其旅 //201 2. 将校欲其精,士卒欲其教 //203 3. 城池攻守“五败”“五全”//204 4. 边地防守,“以蛮夷攻蛮夷”//205 5. 用兵欲其便,用器欲其利 //205 6. 仁义为本,权谋为用 //207 7. 以步制骑,防御为主 //208 8. 君不择将,以其国与敌也 //208 十八、《何博士备论》 【其书其人】//212 1. 中国第一部军事人物评论集 //212 2. 屡试不中的武学教授 //212 【思想精要】//213 1. 德为上,智次之,力再次之 //213 2. 集权统一,权势相辅 //215 3. 周密筹划,伐谋伐交 //216 4. 相机攻守,不拘古法 //216 5. 审机察变,立足有据 //219 6. 师不必众,要在于治 //220 7. 防患未然,巩固边防 //221 十九、《守城录》 【其书其人】//224 1. 最早介绍火器的城邑防御专著 //224 2. 陈规守城之功,汤璹记录成书 //224 【思想精要】//225 1. 守城当勇抗强敌、守中有攻 //226 2. 城防改革当利于守城、便于出击 //226 3. 守城战术当制砲用砲、固城制敌 //227 4. 守城精神重在激励官兵斗志 //228 二十、《历代兵制》 【其书其人】//232 1. 首部系统总结历代兵制的专著 //232 2. 敢于批评南宋时弊的陈傅良 //232 【思想精要】//234 1. 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234 2. 居重驭轻,强干弱枝 //236 3. 兵无专主,将无重权 //239 4. 精兵简政,加强训练 //241 二十一、《翠微先生北征录》 【其书其人】//246 1. 被淹没数百年的强兵御敌之策 //246 2. 狱中撰写兵书的华岳 //246 【思想精要】//247 1. 军国大计,和议强兵 //247 2. 破敌长技,出奇制胜 //250 3. 善守之策,边防要务 //252 4. 实战之用,强化甲兵 //254 二十二、《百战奇法》 【其书其人】//258 1. 中国古代分条论述战法的兵书 //258 2. 无从考证的伪托之作 //258 【思想精要】//260 1. 以顺讨逆,战而无疑,安不忘危,治不忘乱 //260 2. 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 //262 3. 凡欲兴师,必先教战 //268 二十三、《阵纪》 【其书其人】//272 1. 思想性与实战性兼备的练兵之法 //272 2. 高擎改革大旗的何良臣 //272 【思想精要】//274 1. 选兵用人,治军之基 //275 2. 礼法结合,相辅相成 //277 3. 防患未然,威智屈敌 //279 4. 奇正之变,互藏互变 //282 二十四、《投笔肤谈》 【其书其人】//288 1. 自成体系的军事参考书 //288 2. 西湖逸士何守法 //288 【思想精要】//289 1. 保民康国,以谋为本 //289 2. 保全自己,谋求战胜 //291 3. 通权达变,权衡利害 //293 4. 了解敌情,胜败之要 //294 5. 因形措胜,灵活机动 //296 6. 天地万物,兵之助也 //297 二十五、《广名将传》 【其书其人】//300 1. 汇辑历代名将传略的兵书 //300 2.“明末孤臣”黄道周 //300 【思想精要】//302 1. 兵凶战危,以德服人 //303 2. 出其不意,妙于有制 //304 3. 恩威并用,法令为先 //305 4. 才智兼备,以精为贵 //306 二十六、《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其书其人】//310 1. 抗倭时期练兵实战的经验总结 //310 2. 抗倭名将戚继光 //311 【思想精要】//313 1. 注重胆气,敢战为能战之先 //313 2. 注重练将,将道为战道之要 //314 3. 注重营阵,训战为用战之本 //316 4. 道器并重,火器助战术之变 //318 二十七、《草庐经略》 【其书其人】//322 1. 素有“中国兵学通论”美誉的兵书 //322 2. 此草庐并非彼茅庐 //322 【思想精要】//323 1. 治军非有奇术,重在选将练兵 //323 2. 作战当知常规,遵行制胜之道 //326 3. 用兵无奇不胜,智将非奇不战 //328 4. 内外用兵,安邦定国 //333 二十八、《兵垒》 【其书其人】//336 1. 专论古代战略战术精髓的兵法 //336 2.“有隽才,喜谈兵”的白毫子 //337 【思想精要】//338 1. 恩威并重,练兵教将 //338 2. 多方用谋,出奇制胜 //340 3. 博取众长,多元思维 //342 4. 事必徵实,史论结合 //344 二十九、《武备志》 【其书其人】//348 1. 中国古代篇幅最长的军事类书 //348 2.“下帷称学者,上马即将军”的茅元仪 //348 【思想精要】//349 1. 点评历代兵学典籍 //349 2. 甄选古今奇谋妙略 //352 3. 阵法追求详实,训练务必简明 //353 4. 完善军事制度和后勤保障体系 //355 5. 占天时与地利,合三防于一体 //356 三十、《登坛必究》 【其书其人】//360 1. 分类繁多的兵学巨著 //360 2. 骠骑将军王鸣鹤 //360 【思想精要】//361 1. 慎战备战,防患未然 //361 2. 任将以权,练兵练心 //363 3. 实事求是,活用战法 //365 4. 慎用赏罚,善于赏罚 //367 5. 注重后勤,加强保障 //367 三十一、《三十六计》 【其书其人】//372 1. 以《易》演兵的平民兵书 //372 2. 隐匿民间的兵法高手 //372 【思想精要】//375 1. 以《易》演兵,辩证对待谋略问题 //376 2. 创造性阐发前人谋略思想 //377 3. 计名虽反经,内容却合义 //378 4. 深入浅出,特色鲜明 //380 三十二、《读史方舆纪要》 【其书其人】//384 1. 规模宏大的国防地理工具书 //384 2. 通晓舆地、精于史学的顾祖禹 //384 【思想精要】//385 1. 朝代与地理经纬互持,纵横交用 //386 2. 分析历史兴衰与地理形势间关系 //387 3. 既重地理形势,亦重人与地的关系 //389 4. 痛恨“空谈心性”,呼吁关注国计民生 //390 三十三、《火龙神器阵法》 【其书其人】//394 1. 火药火器技术及实战运用的专著 //394 2.“一书三撰者”之谜 //394 【思想精要】//396 1. 火攻“势莫能当”“不可妄用”//396 2. 因火器之长,扬火攻之威 //398 3. 知药性之宜,得火攻之妙 //400 三十四、《兵经》 【其书其人】//404 1. 清代军事领域的“异书”//404 2. 开启研究外国军事思想先河的揭暄 //404 【思想精要】//405 1. 战争的最终目的“必度益国家”//406 2. 将领乃战争胜负之关键 //408 3. 战略战术必在“活”字上下功夫 //410 4. 治国治军要以“辑睦”为大较 //412 三、《洴澼百金方》 【其书其人】//416 1. 汇辑评论历代战略防御的兵书 //416 2.“幼好兵家者言”的隐士 //416 【思想精要】//418 1.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418 2. 训兵六章,为练兵之首务 //420 3. 以战代守,以击解围 //421 4. 积贮为天下之大命,利兵为攻守之至要 //421 三十六、《海国图志》 【其书其人】//424 1. 中国认知海外世界的第一书 //424 2. 首倡“师夷长技以制夷”之人 //424 【思想精要】//425 1. 广征博引,囊括中外的理论构建思路 //425 2. 师夷长技,以夷制夷的战略指导思想 //426 3. 筹海为先,固内御外的海防建设思想 //427 4. 军民团结,一体战斗的全民作战思想 //428 5. 心灵胆壮,技精械利的治军训练思想 //429 三十七、《乾坤大略》 【其书其人】//432 1. 推求古今帝王得失之机的战略著作 //432 2. 专论“王霸大略”的王余佑 //432 【思想精要】//433 1. 审时度势,先知所向 //433 2. 奇正兼用,奇道制胜 //434 3. 积极攻防,蓄力俟战 //435 4. 胜敌益强,强基固本 //435 三十八、《今兵利弊》 【其书其人】//438 1. 分析当世军事利弊得失的专著 //438 2. 反对列强侵略的先驱 //438 【思想精要】//439 1. 切莫只看彼长,不见彼短 //439 2. 有弊不改,则其利尽失 //440 三十九、《曾胡治兵语录》 【其书其人】//444 1. 中国近代语录体军事著作 //444 2. 湖湘军事文化三杰 //444 【思想精要】//445 1. 从军应为救国救民,选贤任能不拘一格 //445 2. 以诚实仁爱为本,以军纪严明为要,以忍苦耐劳为先 //447 3. 谨慎出战,合力歼敌,因时制宜 //452 四十、《国防论》 【其书其人】//456 1. 中国近代国防理论的奠基之作 //456 2. 中国近代国防理论的奠基人 //456 【思想精要】//457 1.“兵民结合”的国防观 //457 2.“自力更生”的国防建设 //458 3.“文武合一”的国防教育 //459 4.“持久胜敌”的国防战略 //460 [后记]//46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