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我是马拉拉
字数: 254
出版社: 广东旅游
作者: (巴基斯坦)马拉拉·尤素福扎伊//(英)克里斯蒂娜·兰姆|译者:齐彦婧
商品条码: 9787557034351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80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起初他们只是宣扬抵制“不合教法”的不良行为——酗酒、男子不蓄须、女人出门不蒙面。然后他们开始禁止女人受教育,出门必须有男性陪同。他们抵制“西式的娱乐活动”——音像店相继关门;孩子们在家玩桌游,会被破门而入捣毁棋盘。最后他们开始杀人。炸毁学校,连同里面的学生;绑架反对派的领袖,把断头的尸体丢进墓地;杀掉警察,接管他们所在的村庄。 当黑白相间的大旗在浓烟中飘扬在巴基斯坦每个城市上空,我们过去的生活一去不返。 他们先是夺走我们的音乐,然后是我们的佛像,最后是我们的历史。 当越来越多人保持沉默,他们把枪口对准了我,一个大声争取受教育权的15岁小女孩。 子弹穿过我的大脑,损伤了我的神经。可是,神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那些爱我的人,让我浴火重生,像个战士一样活下去,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他们可以夺走我们的笔和书本,却不能让我们的头脑停止思考。 因为我们普什图族是骄傲的民族,我们宁肯死去,也绝不屈服。\\\"
作者简介
\"马拉拉·尤素福扎伊,1997年生于巴基斯坦,她的名字取自迈万德的马拉莱,阿富汗历史上的伟大女英雄。 马拉拉11岁时,塔利班占领了马拉拉的故乡斯瓦特河谷,推行一系列禁令,炸毁了100多座女子学校。 马拉拉开始以“古尔·玛凯”为笔名,在BBC乌尔都语频道撰写博客,讲述她及家人、朋友在塔利班组织控制下的地区学习、生活的情况。她成为当地争取女童受教育权运动的一面旗帜,多次受到塔利班的死亡威胁,但她依然坚持发声。 2012年,15岁的马拉拉在乘校车回家时遭到塔利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中弹,生命垂危。她被送往英国,经过治疗奇迹般地生还。 她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向全世界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16岁生日这天,她在联合国青年大会发表演讲。她说:“极端主义者害怕书与笔。他们害怕教育的力量。他们害怕女性。他们害怕女性声音的力量。”这天被联合国定为“马拉拉日”。 2014年10月10日,年仅17岁的马拉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该奖项zui年轻得主,以表彰她在维护妇女和儿童的教育权利上做出的卓越贡献。 马拉拉还获得巴基斯坦首个国家青年和平奖,被图图大主教提名国际儿童和平奖,多次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2020年6月19日,马拉拉以优异成绩在牛津大学毕业,成为牛津大学林肯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荣誉研究员。 如今,马拉拉仍在通过马拉拉基金会倡导教育普及,推动女孩平等接受教育。 联合作者克里斯蒂娜?兰姆 · 英国知名战地记者。自1987年以来,她一直在做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相关报道。 · 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出版过五部著作,并斩获诸多奖项。 · 曾五次荣获英国年度最佳驻外记者称号。 · 曾获得欧洲zui负盛名的战地新闻奖——巴耶·卡尔瓦多斯奖(the Prix Bayeux-Calvados)。\"
精彩导读
\\\"我家这条街上有个跟我差不多同龄的女孩叫萨菲纳,就住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她家还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巴布尔,另一个叫巴西特,年纪跟我的两个弟弟相仿。我会跟他们一起在街上或屋顶上打板球。但我知道等再大一点,我们女孩子就必须足不出户了。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是烧菜做饭、服侍父兄。男孩和男人能在城内自由来去,母亲和我出门却必须有男性亲属陪同,即使这位男性只是个五岁的小男孩!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传统。 我从小就暗下决心,将来绝不过这种生活。父亲总说:“马拉拉将来会像鸟儿一样自由。”我梦想像亚历山大大帝那样,登上埃卢姆山的顶峰,伸手去触摸木星,甚至梦想有朝一日能走出河谷。然而,望着弟弟们在屋顶上恣意奔跑,放起风筝,娴熟地收放手中的长线,与对方的风筝缠斗,我不禁想问:身为一个女儿,我再自由又能有多自由? 2?我的父亲“猎鹰” 我一直知道父亲口齿不大伶俐。有时他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卡在一个音节上不断重复,像唱片跳针似的,而大家都在等他蹦出下一个音节。他说这就像嗓子里突然冒出一堵墙,阻塞了咽喉。“M”“P”“K”这几个音都是对他虎视眈眈的敌人。我会开玩笑说他叫我贾尼,是因为这个词比马拉拉好发音。口吃对父亲这样一个痴迷文字、热爱诗歌的人而言非常可怕。他的父母各有一位口吃的兄弟,不过我们几乎可以断定,祖父的态度更加重了父亲的问题。祖父的嗓音就像某种高亢的乐器,说起话来声如洪钟,铿锵有力。 “把话吐出来啊,儿子!”父亲每次卡壳,祖父都会咆哮。祖父的名字叫拉胡尔·阿明,这是天使加百列的圣名,意为“诚实之人”。祖父很为这个名字骄傲,自我介绍时总会背一段有他名字出现的诗句。即使在最好的状态下,他也没什么耐心,会突然因为不起眼的小事暴跳如雷—比如丢了母鸡或杯子打碎了之类的。他会气得满脸通红,抄起水壶和锅就扔。我从没见过祖母,不过父亲说她曾这样奚落祖父:“真主在上,愿祂在我死后赐你一个不会笑的妻子,正像你只会对我们皱眉一样。” 祖母特别担心父亲的口吃,曾在他很小的时候带他见过一位圣人。两人先坐长途大巴,再步行一小时上山,最后才来到圣人所在的山丘上。祖母的外甥法兹利·哈基姆不得不把我父亲扛在肩上赶路。那位圣人名叫莱万诺·皮尔,意思是“疯者之神”,因为据说他能让精神病人迅速平静下来。祖母一行人被带到皮尔跟前,圣人让父亲张嘴,啪地把一口唾沫吐进父亲嘴里。他取出一些“古尔”(gur)—一种甘蔗做的黑糖—含在嘴里滚动,让它沾满唾液。然后他取出黑糖,放到祖母跟前,让她每天取一点给父亲服用。这个偏方并没治好父亲的口吃,事实上,有人觉得他的口吃更严重了。因此,当我父亲十三岁时告诉祖父他入围了一项演讲比赛时,祖父惊奇不已。“就凭你?”拉胡尔·阿明边问边笑,“你两分钟才说得完一句话。” “您就别担心了。”我父亲说道,“只要把演讲稿写好就是,我会背下来的。” 祖父是出了名的演讲高手。他在沙阿布尔村一所公立高中担任神学教师,也是本地一座清真寺的伊玛目。他的演讲引人入胜。他在星期五的礼拜仪式上讲经,布道广受欢迎,有人甚至专程从山区赶过来听,有骑驴子来的,还有步行来的。 我父亲的兄弟姐妹众多。他有个比他年长许多的哥哥—赛义德·拉姆赞,我管他叫汗伯伯—还有五个姐妹。他们一家住在巴卡纳村,村里条件艰苦,他们全家都挤在一间摇摇欲坠的平房里,屋顶是泥糊的,雨天雪天就会漏水。像大多数人家一样,他们家的女儿也都闭门不出,儿子们则外出上学。“她们只是在等着嫁人而已。”父亲说。 我的姑姑们失去的绝不仅仅是上学的机会。我父亲每天早餐都吃奶油和牛奶,他的姐妹们却只能喝没加奶的茶。家里即使有鸡蛋,也只会留给儿子。如果晚餐吃鸡,女儿们就只能分到鸡翅和鸡脖子,美味的鸡胸肉则归我父亲、伯父和祖父享用。“我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跟姐妹们不大一样。”父亲说。 父亲村里几乎没什么消遣。那座村庄小得连一座板球场都装不下,只有一户人家有电视。每逢星期五,他们两兄弟就悄悄溜进清真寺,听我祖父在台上对着信众滔滔不绝地讲上个把小时,为他的表现惊叹,翘首期待他最后提高音量、震得房梁都开始颤抖的那一刻。 祖父曾在印度留过学,在那里见过不少伟大的演说家和政治领袖,比如穆罕默德·阿里·真纳(我们巴基斯坦的国父)、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圣雄甘地,还有为我们普什图族谋求独立的伟大领袖汗·阿卜杜勒·加法尔·汗。巴巴(baba,这是我对祖父的称呼)甚至亲历过1947年8月14日午夜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获得解放的那一刻。他有台旧收音机,以前总爱用它听新闻,这东西直到现在还在我伯伯家里。布道时,他常常用国际时事和历史事件举例,还会引述《古兰经》和圣训中的故事,引用先知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之,并使其平安)的话语。他还喜欢谈论时事。在父亲出生的1969年,斯瓦特正式并入巴基斯坦。这引起不少斯瓦特人不满,他们对巴基斯坦的司法体系怨声载道,认为它远比先前的部族律法缓慢、低效。我祖父则痛斥森严的社会等级、汗们代代相传的权力,还有悬殊的贫富差距。 我的祖国或许历史并不悠久,但可惜的是,它已经经历过太多次军事政变。父亲八岁时,一位名叫齐亚·哈克的将军夺取了政权。他的画像直到今天依然随处可见。他逮捕了我们的民选总理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以叛国罪论处,最终把布托吊死在拉瓦尔品第监狱的绞刑台上。时至今日,人们谈起布托,依然认为他是一位魅力非凡的领导者,他们说在巴基斯坦所有的领袖当中,他是第一个愿意站出来为百姓说话的人,尽管他自己是封建贵族,家中有成片的杧果园。他惨遭处决的消息震惊了世界,这损害了巴基斯坦的国际形象。美国切断了对巴基斯坦的援助。 为了赢得国内民众的支持,齐亚将军发起了一场伊斯兰化运动,要把巴基斯坦塑造成一个正统的伊斯兰国家,军队不仅要捍卫国土,还要捍卫国家的意识形态。他向全国人民喊话,说服从政府是他们的义务,因为他的政府恪守伊斯兰教准则。他甚至想规定我们做祈祷的方式,在各地区设立了“萨拉特”(salat)—祈祷委员会—连我们这种偏远山区也不例外,还任命了十万名祈祷监察员。在此之前,毛拉几乎是个丑角—父亲说每逢婚宴,他们只会灰溜溜地待在角落,早早离席—但齐亚将军上任后,他们开始得势,甚至被召集到伊斯兰堡学习如何布道。连我祖父都去了。 在齐亚统治下,巴基斯坦女性所受的限制陡然增多。真纳曾说过:“没有妇女与男人并肩作战,任何斗争都不会成功。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另一种是笔。但还有第三种力量比这两者都要强大,那就是女性的力量。”齐亚却开始实施一项律法,将女性所示证据的效力削减到只有男性的一半。很快,巴基斯坦的监狱就塞满了女囚。有位十三岁少女遭到强暴,不幸怀孕,最终却因通奸罪入狱,而这仅仅是因为她没法找到四名男性来证明自己受了侵害。没有男人的许可,女人甚至不能在银行开户。巴基斯坦是曲棍球强国,但齐亚规定国家女子曲棍球队只能穿宽松的长裤而不是短裤比赛,还彻底禁止女性从事另一些运动。 许多宗教学校(madrasa)都在此时创立。普通学校的宗教研究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迪尼亚”(deeniyat),全部改成了“伊斯兰米亚”(Islamiyat),即伊斯兰教研究。这门课至今仍是巴基斯坦学童的必修课。我们的历史课本被大幅删改,巴基斯坦被塑造成“伊斯兰教的桥头堡”,就跟这个国家不是1947年才成立似的。课本还对印度教徒和犹太教徒极尽诋毁。我们曾三度与宿敌印度开战,读了这本教材,任何人都会以为巴基斯坦三次都战胜了印度,但实际上,我们三战三败。 父亲十岁那年,国内局势风云骤变。1979年圣诞节刚过,苏联入侵巴基斯坦的邻国阿富汗。为了逃避战争,数百万阿富汗人穿越边境进入巴基斯坦,齐亚将军为他们提供了庇护。一夜之间,巴基斯坦大地上冒出成片的白色帐篷,其中大部分在白沙瓦,直到今天还有一些留在那里。三军情报局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情报机构,隶属军方。它推行了一项宏大的计划,从难民营招募阿富汗人,把他们训练成抵抗军战士,或称“圣战士”。阿富汗人以骁勇善战著称,然而负责这项计划的伊玛目上校却抱怨他们桀骜难驯,要把他们组织起来简直像“给青蛙称重”。\\\"
目录
\\\"2015年6月,英格兰,伯明翰 序幕?那一天,我的世界不复从前 第一部?塔利班到来之前 女儿诞生 我的父亲“猎鹰” 成长在校园 我们的村庄 我为什么不戴耳环,普什图人为什么从不道谢 垃圾山的孩子们 想让学校关张的穆夫提 强震之秋 第二部?死亡之谷 电台毛拉 太妃糖、网球和斯瓦特的佛像 聪明的班级 血色广场 古尔·玛凯的日记 异样的和平 离开河谷 第三部?三个女孩,三颗子弹 悲伤之谷 为长高祈祷 女人与海 秘密的塔利班化 谁是马拉拉? 第四部?生死之间 “真主啊,我把她托付给你” 通向未知的旅程 第五部?第二次生命 “伯明翰,头部中枪的女孩收” “他们夺走了她的笑容” 后记?一个孩子,一位老师,一本书,一支笔…… 特殊用语表 巴基斯坦及斯瓦特大事年表 致谢 关于马拉拉基金会 马拉拉与本书编辑朱迪·克莱恩的对谈 供大家探讨的问题与议题\\\"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