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苏东坡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东坡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字数: 163
  • 出版社: 光明日报
  • 作者: 碧琉璃
  • 商品条码: 978751948508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苏轼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以北宋文豪苏轼的一生为主线,通过翔实的史料与生动的叙事,展现其家庭、感情、仕途、交友等方方面面,呈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可亲可敬的苏东坡。 2.本书既是一部文学传记,也是一部治愈人心的精神指南。聚焦苏东坡“反内耗”的生活态度,让读者在千年后仍能与这位“乐天派鼻祖”共鸣。他在黄州煮东坡肉,在儋州烤生蚝,在汴京怼权贵……他用诗酒画剑对抗命运的颠簸,在贬谪路上把失意活成诗意,他用一生诠释:真正的强大,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活得热气腾腾。
作者简介
碧琉璃 本名张婷婷,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初中语文教师,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李白传: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等图书。作品常见于《诗刊》《诗林》《飞天》等刊物。在“洞见”“有书”等平台创作多篇10万+爆文。
精彩导读
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青春总是伴随着梦想一起成长,天空海阔,一苇以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年少出眉山 青山尽染,碧溪横波。一白衣少年,轻摇羽扇,坐观父亲和弟弟下棋,谈笑间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乡眉山,远赴京师参加科考,心湖自然情不自禁地随着绿水轻歌荡起层层涟漪。他把目光移向远处那巍然屹立、高耸入云的群山,希望有一天也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如此豪放自信、意气风发的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北宋第一才子苏轼苏东坡。 大宋才子千千万,为何苏轼能成为一代宗师?他宦海沉浮几十载,为何总能苦中味甜,活成妥妥的乐天派?这,还要从他的祖上说起。 苏姓是大姓,始祖乃西周时期一位相当了不起的大人 物——忿生。 忿生是颛顼高阳氏的后裔,西周开国的大功臣,与周公、召公齐名。武王十分赏识忿生,赐他 12邑的封地苏,因此忿生以苏为姓,成为苏姓的第一人。 苏忿生不仅骁勇善战,还很有管理能力。武王曾授予他司寇一职,命他掌管刑罚和牢狱。他铁面无私,明察秋毫,无论大小案件都能秉公处理,被后世称为“狱神”。 渐渐地,苏氏家族人丁兴旺,苏家人遍布黄河两岸,最有名的 子孙有锥刺股的纵横家苏秦,汉武帝时的大英雄苏建,北海边持节牧羊的外交官苏武。而苏轼的祖上则是武则天时期的大才子苏味道。 苏味道的老家不在眉山,在赵州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他 8岁就能写诗作文,18岁与同乡才子李峤合称为“苏李”,21岁进士及第,年纪轻轻就成了吏部公务员的备选人。但苏味道的仕途并不一马平川,而是像坐了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三次拜相又三次被贬。 公元 705年的上元佳节,京城上下张灯结彩,异常热闹,众文人争相写诗相贺,而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则是其中的顶尖佳作之一。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既写出了元宵灯节的热闹非凡,又勾勒出盛世大 唐的锦绣画卷,对仗工整,风格清雅,是初唐五律的杰作。然而万万没想到,这么好的一首诗竟然彻底毁了他的前程。有人举报这诗是苏味道为讨好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而作,武则天龙颜大怒,一挥袖把他贬到了眉州做刺史。 几个月后,武则天又回心转意,任他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只可惜年过半百的苏味道再也禁不起大起大落的折腾了,还没等出发就在眉州一病不起,不久与世长辞,终年 57岁。 苏味道是个胆小鬼,据《卢氏杂记》记载,他做了宰相后总怕说错话站错队,一直谨小慎微。当有人问他:“天下方今之事这么多而复杂,相公如何协调治理?”只见苏味道用手反复摸着床棱,却并不作答,让对方莫名其妙。《唐语林》也有类似的记载,苏味道曾对别人说:“处理事情不能做明确的决断,因为如果发生了错误,就要负责任,任何事只要保持模棱两可就行了。” 从此,苏味道在朝中被官员们戏称为“苏模棱”,大家对其做法不敢苟同。后晋刘昫在《旧唐书》中称:“苏、李文学,一代之雄。有惭辅弼,称之岂同。” 苏味道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三都当了官,只有老二苏份没有功名,反倒在眉山娶妻生子,让苏家从外来户变成了坐地户。 苏份为什么要定居在这里,而不去考取功名呢? 眉州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部,岷江的中游,是青衣神(司蚕桑之神)蚕丛氏的家乡。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当地人淡泊名利,不爱做官。自 五代以来,眉州人就很少参加科举,更愿意在田间干活,在天府之国这个大大的聚宝盆里喂马劈柴,只关心粮食和天气,面朝绿水,春暖花开。 苏份的志向和父亲、兄弟不同,他不喜欢做官,讨厌尔虞我诈的官斗,更瞧不起阿谀奉承的表演,有空就喜欢游山玩水,在大自然中逍遥自在。当家人劝苏份考取功名时,他却笑着摇了摇头:“家里已有三个兄弟做官了,也不差我一个。我就在眉山开辟几亩薄田,种些瓜果蔬菜,你们有空就回来尝尝鲜,咱们一起喝酒聊天,这样不好吗?” 在很多人眼中,苏份是苏味道最不争气的儿子,但也是最有福气、最为明智的儿子。但正是因为他留在眉山,苏家的血脉和眉州的山水相互融合,才会在 300多年后让苏家接连涌现出三个奇才。 在眉山有这样一个传说:“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 据说苏轼出生的那一年,眉山有一座原本郁郁葱葱的大山,突然间树木枯败,几十年都是荒芜一片,难见新绿。直到苏轼去世之后,这座山才重新焕发生机。人们都说,苏轼是汲取天地之精华、眉山之灵气的谪仙才子,所以才会让大山的草木枯竭败落的。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苏轼的才华的确古今无双,而三苏的名气也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彪炳史册。 1037年元日临近,眉山小镇一片热闹,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杀猪宰羊,忙着将“新桃换旧符”。岷江也唱着欢快的小调,等待着新春第一缕清风的来访。
目录
第一章: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年少出眉山 003 春风得意马蹄 014 才华冠世雄020 大鹏一日同风起026 山雨欲来风满楼034 第二章: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王安石变法 043 夫孰异道而相安051 若把西湖比西子058 但愿人长久066 天涯流落思无穷071 乌台诗案078 第三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谁见幽人独往来089 且将新火试新茶096 佛印和尚103 归去来兮107 赤壁泛舟117 黄州逸事125 筠州和匡庐132 相逢一笑泯恩仇141 第四章: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149 归期渐有涯 156 物是人非事事休 162 千年苏公祠 168 苏门四学士 175 宁作我,岂其卿183 第五章:人生如逆旅,我我亦是行人 最忆是杭州 193 故人不用赋招魂 199 身世浮沉似转蓬 207 天下不敢小惠州 214 此心安处是吾乡22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