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术史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术史

  • 字数: 508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李琛 余俊 刘晓
  • 商品条码: 978730033421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43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自清末以来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术研究的 历史概貌,主要内容包括清 末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的起步 、民国时期中国知识产权法 学的发展、当代中国知识产 权法学术研究总况、中国知 识产权法学基本概念与重要 术语的形成、中国知识产权 法总论及分论研究中的重大 理论争议、中国知识产权法 学的理论创新及其历史意义 。
作者简介
李琛,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版权与邻接权教席主持人。代表性著作:《论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2006年)、《著作权基本理论批判》(2013年)。译著:《窃书为雅罪——中华文化中的知识产权法》(安守廉原著,2010年)。
目录
第一章 清末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的起步 第一节 清末中国知识产权观念的萌芽 一、知识产权观念在清末中国萌芽的社会背景 二、清末中国知识产权观念的总体倾向与实际影响 第二节 清末知识产权法学术语的生成 一、日本法学术语的引入 二、近代中国知识产权术语体系对外来词的取舍 第三节 清末知识产权文献的主要形式 一、宣扬知识产权保护的普及性著述 二、国外知识产权著述的译作 三、外国辞典和法条的译文 四、有关立法与法律实施的建议 五、民法著作中有关知识产权的一般性论述 六、知识产权论文与法律注释 第四节 清末知识产权文献的历史价值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的发展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中国知识产权法学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知识产权立法的发展 二、法律实践的积累 三、法学研究与教育的整体发展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的主要成果 一、与知识产权总论相关的研究成果 二、著作权法研究的主要成果 三、商标法研究的主要成果 四、专利法研究的主要成果 第三节 对民国知识产权法学的评价 第三章 当代中国知识产权学术研究总况 第一节 当代中国知识产权学术研究兴起的三股驱动力 一、推进国家现代化转型与国情改造的需要 二、回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法制更新的需要 三、回应学术中国建设与知识理论体系化的需要 第二节 当代中国知识产权学术研究建制化的五根支柱的形成 一、学术新理的发舒——期刊 二、学术智识的交换——学会 三、学术范式的汇归——学科 四、学术程序的传递——教材 五、学术主体的训练——机构 第三节 当代中国知识产权学术研究成果兴起的三阶形态 一、法律翻译与制度移植 二、制度诠释与知识普及 三、学术自觉与理论自洽 第四章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基本概念与重要术语的形成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学核心术语的形成 一、知识产权 二、著作权(版权) 三、专利 四、商标 第二节 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术语的形成 一、杂技艺术作品 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