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筚路蓝缕

筚路蓝缕

  • 字数: 146
  • 出版社: 海峡文艺
  • 作者: 杨光伟|
  • 商品条码: 978755503847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驻地 ”仙山牧场为中心,以牺牲在这里的红军秘密交通 站“萧老虎”一家人的故事为基本线索,全面展现 了土地革命战争和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 领导闽东北人民所开展的光辉革命历程,讴歌了一 批埋藏在共和国大厦根基里的无名英雄。作者历时 四年,八进仙山,九易其稿,以大量详实的历史资 料为支撑,将记忆的碎片拾掇起来,真实还原出闽 东北地区的地下党配合红军游击队在“敌人的家里 ”发动武装斗争的故事,把读者带入那个烽火连天 的年代,也填补了研究的空白。
精彩导读
第一章 一把钥匙失去记 忆锁眼 福建省屏南县西部山区 ,与古田、建瓯两地紧邻处 ,有一个风景秀丽的仙山牧 场。 连片的草甸,如同绿地 毯铺陈开来,一眼望不着边 际。绿色中,点缀着红的、 白的杜鹃花,还有叫不出名 的野花,以及在微风中轻摇 的芦苇。清泉,从大山的胸 腔里涌出,在草甸子里恣意 流淌。数万亩山地缓坡草场 上,平均每亩生长着黄山松 15株左右,孤傲挺立,千姿 百态。草场四周,是群山环 抱,林海松涛。高山独特的 气候,让这里时而云雾飘绕 ,时而碧空蓝天。 山泉清流冲出草甸,沿 着一条山谷奔流而下,在山 口处汇聚成湖。仙山湖面积 不大,如一面仙人遗落的飞 天明镜,映照着绿树青山。 仙山湖畔,新建了一座“ 摆脱贫困”的雄伟雕塑。习 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 走遍了闽东各个区县和大多 数乡村,写出《摆脱贫困》 一书。1989年8月底,他带 领宁德地委学习中心组成员 ,来到仙山牧场,“在那里 举办了一次地委学习中心组 读书班,住了5天,这也是 地委读书班第一次在办公室 以外的地方办”。这次地委 学习中心组读书班,为闽东 地区摆脱贫困奠定了思想基 础。湖畔的这座雕塑,忠实 记录着人民领袖擘画革命老 区脱贫蓝图的历程,也成为 中华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标志。 与“摆脱贫困”雕塑隔湖 相望,耸立着一块“中共闽 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驻 地”纪念碑。碑文写道:“中 共闽赣省委为粉碎国民党‘ 围剿’,于1936年春成立闽
目录
第一章 一把钥匙失去记忆锁眼 第二章 屏古瓯地下党活动觅踪 第三章 罗炳辉派来的“战略骑兵” 第四章 在腥风血雨中坚持斗争 第五章 抗日先遣队擦肩闽东北 第六章 黄立贵两进九仙山布局 第七章 黄龙岩制定游击新战略 第八章 打到外线又遇民军困扰 第九章 “仙山王子”暗助“红军神兵” 第十章 改造闽东北绿林军队伍 第十一章 上楼战斗引来闽东红军 第十二章 巩固发展闽东北游击区 第十三章 黄立贵叶飞洞宫山会师 第十四章 萧茂忠应桂香英勇就义 第十五章 闽北闽东联合成立省委 第十六章 两块游击区的统一行动 第十七章 “北和南剿”下的艰难岁月 第十八章 撤离闽东北改编新四军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