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颍州印记

颍州印记

  • 字数: 147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张雷,张殿兵 著
  • 商品条码: 978755987798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颍州印记》以笔记体小说为载体,结合篆刻艺术,生动勾勒出颍州从明清至近代的文化风貌。全书以传奇、名物、革命人物、历史人物、书画艺术五卷为骨架,四十余方妙印与文字互为映照,既有乡土怪客的奇闻轶事,又有古渡碑铭的岁月钩沉,朱白印痕与笔墨叙事间,铺陈出一幅兼具烟火气与书卷味的颍州人文长卷。
作者简介
张雷,安徽阜南县人,当代玉印篆刻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张氏玉印篆刻传承人,阜阳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著有《印镌辉煌——献礼建党100周年玉印篆刻作品集》《印镌辉煌——献礼改革开放45周年玉印篆刻作品集》。 张殿兵,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阜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见于《清明》《安徽文学》《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杂志,著有《成败兴衰:长江流域的古国与城邑》《阜南历史文化通览》等。
精彩导读
猴王胡 颍州城东胡集镇有一个叫胡孩的孤儿。据说胡孩是天生的捉猴子的能手,一捉一个准,被人誉为“猴王胡”。 民国时期,颖州城东胡集镇一带家家户户多以养猴、耍猴为生计。所谓的“耍猴人”,在肩膀上扛着一只猴子,猴脖子上系着一条绳,就可以走遍天涯海角。走到人多的地方或者逢庙会赶集时,选个空旷地,锣鼓一敲,大人小孩子一围上来,便见耍猴人给猴子穿上红红的小马甲,猴子会根据锣鼓的鼓点翻跟头,有的猴子还会打开一个小衣箱,挑选各种服饰穿。还有聪明的耍猴人再售卖一些跌打药膏,就可赚够几天伙食。有的耍猴人则是一家全上阵,拉着盖着雨布的板车,走到哪耍到哪,一年下来不仅让全家吃喝玩乐好,也能够赚上一些银钱。 因为胡集一带人世代靠耍猴挣钱过日子,必然需要源源不断的猴子供应。猴子和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如果猴子不生病,正常寿命多在十年左右。 那时候胡集一带的猴子多是到徽州一带山里去捉的,即今天的黄山地区。那时的猴子可不像现在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民国时期,山里人口少,猴子常常下山骚扰村民。为此,山里人也欢迎胡集一带的耍猴人来捉猴。 胡集镇一带最会提猴子的当数胡孩。胡孩天生神力,个子高大威猛,每次进山都能捉个十几只或二十多只。耍猴人多从胡孩手里买,当时一只猴子售一块大洋,胡孩每年靠进山捉猴子挣钱养家。捉猴子一般要选择在大雪封山的时节,因这时山里没有吃的东西。猴子和人一样,每天都要吃东西。大雪封山找不到吃的,猴子便会成群结队到山下村民家去找吃的。这个时候进山捉猴的人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喜欢下卡子捉猴的,也有用网捉的。但胡孩提猴子却和别人不一样,他一般会选择在猴子必经之路上挖一个五六米深的地洞,洞口狭窄,仅六七十厘米宽,里面放一袋开口的玉米,然后在猴子进村子的路上撒上玉米,直至洞口处。另外他还在这个地洞不远的地方专门挖了一个一米多深的地洞,洞里铺上狗皮窝子,洞口封严实,胡孩则躺在地洞里,静等猴子跳到敞开洞口的那个地洞里。胡孩躺在地洞里吃自带的干粮,不敢弄出烟火,防止猴子警觉到。每年力了捉猴子,在洞里待个三五天也是常有的事。 胡孩用挖地洞的这种方法捉猴子,一次能捉一群。猴子一路吃着玉米,到地洞口后,看到洞里有玉米,如果猴王率先跳下去,其他猴子都必须跟着跳下去。跳到洞里的猴子一时半会儿上不来,但这时候人也不能下去捉,因为有猴王在那,如果跳下去,猴王必会撕咬捉猴人,群猴攻击,必会将捉猴人咬死。这时候,胡孩会拿出一根事先准备好的长竹竿,竿头绑着一把锋利的镰刀,在地洞里找到猴王,用长竹竿上的刀子把猴王杀死后,方能跳下去捉猴子。众猴一旦看到猴王被杀死,便会个个吓得呆若木鸡。这时候胡孩才会跳下去,轻而易举地将瑟瑟发抖的猴子逐个拎起来装进袋子里。 后来,一些捉猴人看到胡孩用这种方法捉猴子省事省力,关键捉的猴子多,都纷纷学胡孩这样去捉猴子。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捉猴人聪明,猴王们也开始变得聪明起来。其中有一群猴子在猴王的带领下,多次从地洞里成功逃脱。几年来,这只猴王带领的猴子每次胜利逃出来时,都会让一两个捉猴人命丧黄泉。如此一来,提猴人不敢再用胡孩的方法挖洞捉猴子了。唯独胡孩依然坚持使用挖地洞这种方式去捉猴子。不过胡孩每年看到被群猴咬死的捉猴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又是一年大雪封山的季节,胡孩挖好地洞的第二天,便听到隔壁地洞里一群猴子挣扎叫喊,胡孩知道猴王带猴子跳到地洞里爬不上来了。胡孩拿着长竹竿照惯例寻找猴王,发现猴王正张牙舞爪指挥着众猴子前仆后继架着猴子梯往洞口爬,胡孩抡起竹竿将众猴子打倒,然后将刀子对着这只猴王喉咙狠命地刺去。直至看到这只猴王挣扎着死去,众猴子纷纷抱着头蹲在地上,胡孩才放下心来,跳下洞去捉猴子。 这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正当胡孩准备动手抓猴子时,突然发现一只蹲在地下的猴子直立起来,迅速向他扑来。待胡孩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众猴子一齐围上来死死咬住他不放,尤其是这只率先攻击的大公猴咬住他的肩颈部死死不松口。瞬间,胡孩明白这几年捉猴人都是怎么死亡的了。被咬死的捉猴人都被这只真猴王骗住了,猴王找了一个替身,让其代替自己发号施令。胡孩被众猴子咬得快失去知觉时,奋不顾身拼命咬住猴王的头部。胡孩没想到自己情急之下咬的这一口,猴王护疼迅速松嘴跳开去。胡孩被群猴咬得浑身血浆,瘫倒在地。猴王不再搭理胡孩,开始指挥众猴子搭猴子梯,直至一个猴子跳上洞口,接着就像猴子井底捞月亮一样,跳出洞口的猴子伸手拉扯同伴一个个地离开了地洞。 次日,奄奄一息的胡孩在地洞里被村民发现,得到及时抢救,保住了一条命。但因胡孩脸上身上多处被群猴咬伤,治愈后的胡孩脸上满是疤痕,一条腿也瘸了。此后,胡孩便不再进山捉猴。为了生计,胡孩开始力耍猴人训练会演杂耍的猴子。 有的耍猴人从别处买的训练好的猴子,用皮鞭抽打时还会发生撕咬耍猴人的事情。胡孩因脸上疤痕,不敢笑,经常阴着脸,经他训练的猴子非常听话,从来没有发生一起猴子咬耍猴人的事情。 这让胡集耍猴人不明所以。唯有胡孩心里清楚,猴子比人聪明。直到胡孩临死时才向儿子交代,“用鞭子抽打猴子训练时,脸上千万不能出现笑容,一旦出现笑容或者发出笑声,猴子必会扑上前咬主人。如果发生猴子撕咬主人的情况,主人要及时和猴子互咬,尤其是要咬猴子的头部,唯有如此,猴子才会松开口”。当儿子问父亲这是为什么时,胡孩已经微笑着闭上了眼睛。胡孩家人说,这是胡孩自那年被群猴咬伤后第一次微笑,也是最后一次微笑。 胡孩死后,他的儿子毫无保留地将胡孩交代的秘诀告诉了胡集人,使胡集许多驯猴人都免遭了被猴子咬死的惨剧。不信,你去观察一下现在的驯猴人,用鞭子抽猴子训练时都是冷着脸,被鞭打的猴子都是老老实实地抱着头等待主人训斥。倘若不信,可以打赌,如果你让驯猴人笑着用鞭子抽打猴子,猴子保准会迅速攻击撕咬驯猴人。但驯猴人绝不会与你打赌,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以人身伤害为代价去赌,不值得。
目录
传 奇……001 管一骨……004 包相爷……008 刀 爷……012 鳝 王……016 太 岁……020 猴王胡……024 金戒指……029 竹 花……033 斗 牛……037 黄大仙……041 斗把刘……045 摸金王……049 牛王爷……054 名 物……059 宏盛清真果店……062 侯大升……066 活体牛黄……070 方知州……075 明道堂笔庄……079 龙山河鲀……083 泥人干……088 砂 礓……092 唐家班皮影戏……096 甜水井……101 裕昌祥……105 医剑坊……109 革命人物……113 张淑真……116 崔大脚……120 淮颍书局……125 匪 师……129 历史人物……133 养由基……136 张神医……140 张太师……145 张星桥……148 书画艺术……151 张海观……154 沙河李……158 朱老怪……161 黎国琛……165 拳石山房……169 徐连江……173 诗文茶馆……177 书道之友……181 刘玉瑛……186 庄传林……190 颍上本兰亭……194 后记……19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