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事诉讼法案例研习

刑事诉讼法案例研习

  • 字数: 336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胡铭,陶加培,王志坚,陶焜炜
  • 商品条码: 978751971942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29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刑事诉讼法案例研习,旨在总结我国刑事诉讼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解释法律规定的含义,运用法教义学方法评析重要的刑事诉讼理论和刑事诉讼案例。通过案例研习来展现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司法解释和刑事司法的基本样态,以及探究其背后承载的刑事诉讼法理。透过案例,本书的重点是解释和评析,试图洞见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实然状态和应有的理想状态,而不是司法对策或立法建议。 本案例研习的主线是刑事诉讼实践背后的理律例的贯通。本书着重选择了刑事诉讼法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展开案例研习式研究,不苛求体系性解释和完整解读,但求在若干问题中体现法理、法条和案例的融通。
作者简介
胡铭,法学博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光华法学院院长,国家“2011计划”浙江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入选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陶加培,法学博士、博士后,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数字法学。已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等项目。 王志坚,法学博士、博士后,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数字法学。已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法学会基金等项目。 陶焜炜,法学博士、浙江警察学院法学院讲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已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重大课题等项目。\"
目录
目录 第一编 刑事审前程序与侦诉关系 1-1 范某某非法制造枪支案——大数据侦查的法律定位和应用规制 1-2 郎某某、何某某诽谤案——网络诽谤案件自诉与公诉的界限与衔接 1-3 李某诈骗、传授犯罪方法,牛某等人诈骗案——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挑战与数字化变革 1-4 石某职务侵占案——“宽严相济”背景下对逮捕的再认识 第二编 刑事审判程序与民刑衔接 2-1 聂某某再审宣告无罪案——以审判为中心改革的重大举措和历史意义 2-2 余某某交通肇事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第二审程序基本原则的适用 2-3 刘某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案——刑事再审启动的条件与审查标准 2-4 程某某贪污案——缺席审判程序中被告人权利保障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2-5 武汉某公司与宋某某公司盈余分配纠纷案——刑民交叉案件审理中预决效力的争议与判定标准 2-6 徐某某申请某公安局违法查封、冻结国家赔偿案——刑事涉案财产处置程序下被追诉人的财产权保障 第三编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与证明 3-1 龚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电子数据的综合式审查 3-2 王某某小额多笔转账诈骗案——区块链司法存证的审查判断规则 3-3 陈某某运输毒品案——运用经验法则判断是否构成主观明知 3-4 萧山五青年抢劫杀人案——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与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 3-5 念某投放危险物质案——刑事审判中的证据采信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 第四编 通过刑事诉讼的社会治理与检察监督 4-1 张某某故意伤害案——新时代“枫桥经验”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4-2 浙江检察机关督促规范成品油领域税收监管秩序行政公益诉讼案——司法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 4-3 青海检察机关督促保护宏觉寺行政公益诉讼案——检察法律监督推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4-4 机构老师倒卖学生信息案——个人信息保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争议与优化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