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东方二十四节气

东方二十四节气

  • 字数: 183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编者:郭蓉娟//闫剑坤|
  • 商品条码: 978751329151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24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聚焦“十四五”时期“怎么干”,部署了8项重点工程及26个建设项目,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注入强劲动力,提振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精气神”。其中,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中强调,“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精华精髓,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实现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郭蓉娟科普工作室组织院内专家,立足中医药文化,结合科室特色及中医养生与防病文化,通过对二十四节气中的中医文化的解读,让公众了解和掌握节气养生的知识。本书采取图文模式,不仅增加图书的趣味性,同时也是对文字的形象说明,给读者清晰的形象概念并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能更好地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进行阅读
作者简介
郭蓉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首都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 闫剑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拓展部副主任兼宣传科科长。专注于医院品牌建设,从事宣传拓展健康教育工作十余年。
目录
节气由来好神秘 立春为首排第一 万物复苏立春来,小儿抽动别慌 张立春正确做“春捂”,风湿疾病不反复 雨水时节降水多 乍暖还寒雨水生,起居有常健康行 雨水养生脾胃护,保暖祛湿阳气固 惊蛰春耕不休息 惊蛰雷声醒万物,舒畅心情伸筋骨 仲春时节惊蛰始,心脑血管要养生 春分竖蛋玩游戏 春分养气健脾胃,疏肝利胆定心神 阴阳相半春分日,护肝养生正当时 清明播种作物多 清明保健振阳气,按摩穴位强身体 阳春起居有规律,调适情绪户外行 谷雨采茶好时期 推拿理疔治未病,保暖护脾除痹证 按摩拔罐相配合,疏肝健脾泄湿热 立夏看夏找规律 立夏吃蛋习俗久,药食锻炼食欲佳 立夏养生靠日常,规律生活不可少 小满祈蚕收获满 夏季养生重养心,小满护阳好时分 雨水渐多江河满,日常养生防侵害 芒种葬花送“花神” 芒种养生心不忙,神倦疲乏要预防 种稻收麦芒种到,湿邪之气来登场 夏至吃面短一线 冬病夏治补阳气,晒完后背晒足底 顺应自然调阴阳,静心养神白昼长 小暑赐冰解暑气 小暑节气热浪到,西瓜全身都是宝 小暑节气心火亢,调养心神气通畅 大暑赏荷要早起 暑热伤津耗气血,消暑降温“三伏贴” 湿热交蒸易损阳,饮茶烧香晒伏姜 立秋贴膘有学问 暑气渐退秋风袭,小儿养生来健脾 立秋莫忘防暑湿,养护脾胃免暴食 处暑送鸭不生病 处暑天气热转凉,养生知识知多少 处暑润燥兼养肺,平衡膳食营养补 白露采露温差大 白露饮食防秋燥,运动养肺来“藏娇” 白露养生敛正气,按摩穴位好睡眠 秋分“寿星”南极翁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分养生不可少 秋分时节情绪愁,缓解“悲秋”不发愁 寒露赏菊看枫叶 寒露惊秋遍地凉,养阴敛阳护健康 深秋寒露丰收季,水果滋润适当尝 霜降拐零直接吃 气温骤降霜降到,健脾护胃养生操 霜降时节防寒湿,艾灸治疗类风湿 立冬酿酒习俗久 立冬时节要养阳,中药足浴来帮忙 立冬食补三部曲,水饺南瓜和炖鸡 小雪腌菜分地域 小雪时节要进补,身强体壮去“打虎” 小雪时节天气寒,养生鲜汤来防寒 大雪腌肉雪花飘 仲冬时节正开始,大雪益肾润肺时 大雪防寒要得当,单纯补阳不可尝 冬至饺子热气冒 冬至时节疾病出,男性养生要预防 冬至养生主闭藏,健康生活来帮忙 小寒三九炖羊肉 小寒练习五心操,按摩穴位免唠叨 小寒天冷疾病防,暖汤足浴来保养 大寒三候冰冻透 大寒时节易受寒,冠心病人当御寒 大寒天冷不畏难,日常调理远官寒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