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锵锵鸣凤 通才练识:新时代通识教育探索与实践

锵锵鸣凤 通才练识:新时代通识教育探索与实践

  • 字数: 309
  • 出版社: 四川大学
  • 作者: 编者:党跃武//刘黎|
  • 商品条码: 978756907514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通识是一种对于人类文 明和思想理解的整体性视野 ,是大学教育的基础,所培 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够贯 通古今东西,贯通科学与人 文,贯通精神与自然,贯通 人的发展,对于世界有源源 不断地好奇心和追问,有积 极向上的价值观。本书凝练 了新时代高等教育背景下各 位一线教师和管理工作者对 于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既有高校通识教育框架的构 建,也有教学方法、课堂组 织、课程评估、考核方式等 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旨在回 应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对于培 养全面发展、具备跨界知识 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 维的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不仅为教育工作者和政策 制定者提供理论参考,也为 高校管理者和教师提供了实 践中的指导和启示,对推动 新时代通识教育的发展具有 重要的价值。
目录
五育并举 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探索与实践 ——以四川大学为例 “数字嵌入” 与 “具身书写”:新时代高校艺术美育通识课程建设的川大实践 ——以四川大学 “大美无言:书画艺术与审美 意识”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为个案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下的五育并举探索 ——以四川大学美育通识课程为例 作为哲学实践的通识教育 ——四川大学 “生命哲学:爱、美与死亡” 课程建设与反思 五育并举视域下通识教育优化路径探析 ——以四川大学为例 浅谈高校 “形势与政策” 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为例 新时代审美通识教育的理念反思与教学实践 金课建设 学思笃行,提质增效:党的二十大精神赋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四新” 建设背景下通识核心课程 “浸润式” 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重庆大学 “文明经典” 课程为例 论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全面 AI 化教学改革 ——以 “商业重塑:人工智能驱动的产业变革” 通识课程为例 数字素养类通识核心课程的 “知识+技术+场景” 教学实践 基于 SPOC 的 “植物生物学” 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四川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英文之用:沟通与写作”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与路径 建设高质量通识核心课程,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 ——以 “法医世界:全球大案的深度剖析” 课程建设为例 数字化教学视角下信息资源管理通识核心课的模块化建设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探索 ——以 “透视双头鹰:从文艺看俄罗斯的历史道路” 为例 以通识教育金课为主要渠道,涵育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综合素养的探索与实践 ——以四川大学为例 通识教育视域下的建筑类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入与实践 基于学科交叉理念的非机械类专业 “工程制图” 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以四川大学微电子专业 “工程制图” 课程为例 环境行为导向下的建筑类专业通识课程教学研究 高质量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 ——“社会设计与跨界思维” 课程中的社会参与互动研究 建设管理 通识教育课程评估及质量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以四川大学为例 高校通识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以四川大学为例 国际化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通识教育建设思考 国际通识教育的概念界定、教育实践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浅谈大类招生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探究式课堂中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路径与方法 ——基于 “全球治理” 课程的实践 通识教育视域下高校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探索 四川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的成果、申报与思考 创新实践通识课程浅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