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幻真(中国古代幻术与动态艺术传统)

幻真(中国古代幻术与动态艺术传统)

  • 字数: 300
  • 出版社: 陕西师大
  • 作者: 马聪敏//姚羽佳|
  • 商品条码: 978756955188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幻术表演作为中华视觉 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研究我国社会发展、 礼乐文化、宗教兴衰、科技 进步、民族习俗、国际交流 等方面有着珍贵的意义。其 以“眼见不为实”的视觉错觉 完成了视觉呈现,是一种饱 含视觉意义的艺术表演。本 书以幻术表演为切入口,从 最基础的文本入手进行观察 ,以幻术表演的媒介载体的 流变为经线,在发现幻术作 为公共媒材的极端形式的媒 材特性上,对汉代画像石、 唐墓室壁画直到早期电影中 有关幻术表演主题的作品进 行仔细搜集。在跨学科交叉 研究的视角下,力求做到文 学、历史学、艺术学三维共 存,互证互补,探索“幻术” 这一中国传统艺术表演的视 觉呈现策略,以及“幻术”表 演的画面视觉形象与语言形 象共鸣叠置生成的视觉图景 及艺术魅力。幻术表演通过 对其公共媒材特质的不断发 掘和创造性运用,造就了中 国艺术传统中视觉幻真的独 特视觉传统。这一对动态之 美的呈现结果与过程的记录 是中国艺术传统中长期存在 但却被忽视的重要支流。可 以说,“幻术”表演中形成的 视觉特征补充了中国传统视 觉文化对动态艺术景观书写 的探究,同时“幻术”表演视 觉修辞的实践开辟了中国传 统文化于动态视觉文化领域 的一条书写脉络,成为中国 视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马聪敏(1979—),陕西西安人,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文艺美学方向。入选“陕西省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扶持计划”。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西部电影电视研究中心秘书长,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陕西省电影电视剧审查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会员。研究领域为电影美学,影视文化研究等。出版专著多部,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次,先后参与了国内多部文学理论及电影史教材的撰写工作。发表了关于电影剧作、电影人物、电影改编等方面的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壹 中国古代幻术文本类型 易形术 医术 念咒投符术 一步千里术 虚设幻境术 剪纸雕木术 隐身术 役使鬼神术 摄魂术 分身支解苦行术 吞吐术 驯虫蚁术 喷水作画术 藏掖之术 贰 中国古代幻术公共媒材 汉代画像石 唐墓室壁画、敦煌壁画 唐五代笔记小说 《骷髅幻戏图》与宋代幻戏 《绿野仙踪》《女仙外史》等与明清小说文学插图 幻术、幻术摄影与电影幻术 作为公共媒材的幻术 完整的、运动中的视觉经验 历时的展开:既是空间性也是时间性的 被控制的“众览”与奇观效果 叁 中国古代幻术符号、结构与视觉之势 视觉符号 画符 持器具 设案、设坛、设席、设祭 念咒 视觉结构 视觉之势 肆 中国古代幻术视觉物与视觉意象 视觉物 作为视觉物的原始物体A 作为视觉物的中介工具B 作为视觉物的效果呈现物体C 作为视觉物的场景物体D 视觉意象 作为视觉意象的颜色 作为视觉意象的职业 作为视觉意象的演艺形式 伍 中国古代幻术视觉时空 视觉时间 具象时间 顷刻时间 时间再验 视觉空间 幻术表演的户外空间书写 幻术表演的室内空间书写 隐秘的空间——幻术表演道具的空间书写 视觉空间透视 幻术表演的空间布局设置 幻术表演的空间切换透视 陆 中国古代幻术联觉与幻真 联觉:中国古代幻术话语视觉生产的感官层 听觉与视觉的转换 触觉与视觉的转换 味觉与视觉的转换 嗅觉与视觉的转换 意觉与视觉的转换 幻真:中国古代幻术话语视觉生产的审美层 你看到的就是这个:幻术表演的虚拟性幻听联接 幻象中的似真:视觉欺骗的游戏 幻真艺术传统:在东西方之间 中国古代幻术与动态艺术传统:一种期望 参考资料 附录 图片资料来源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