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经济杠杆研究:高杠杆成因、溢出效应与防范化解

中国经济杠杆研究:高杠杆成因、溢出效应与防范化解

  • 字数: 357
  • 出版社: 中国金融
  • 作者: 王擎|
  • 商品条码: 978752202688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新时代经济转型背景 下,高杠杆风险已成为中国 金融安全的一个重要隐患。 研究中国经济高杠杆风险的 产生基础,以及其循环叠加 与部门间转移的具体机制, 对于推动形成并逐步完善中 国以高杠杆为典型特征的系 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框 架,有效化解债务风险,维 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平稳 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 书在文献综述基础上,首先 分析了中国新时代经济转型 背景下四部门杠杆的表现、 形成机制和相互影响,重点 从不同的视角刻画了中国企 业杠杆和家庭杠杆的内在形 成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企 业杠杆和家庭杠杆对经济运 行和金融风险的影响,最后 提出防范和化解中国经济高 杠杆风险的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王擎,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访问学者。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主持、主研国家级、省部级课题40余项,获省部级、校级科研奖励20余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全国金融青联委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评价 1.2.1 经济杠杆测度与演化机理 1.2.2 流动性过剩、监管套利与经济高杠杆 1.2.3 政府行为与经济高杠杆 1.2.4 经济高杠杆风险的防范与监管 1.2.5 对文献的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4 主要研究结论 1.5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新时代经济转型背景下中国经济高杠杆的现状及形成机制 2.1 中国宏观部门经济杠杆现状 2.1.1 杠杆的定义及衡量 2.1.2 中国四部门杠杆率的表现 2.1.3 中国总体杠杆率水平 2.1.4 中国杠杆率水平的国际比较 2.1.5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不同经济体杠杆率变化情况 2.2 中国经济高杠杆的形成机制: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 2.2.1 中国经济高杠杆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2.2 杠杆形成的基准模型 2.2.3 模型参数校准 2.2.4 杠杆形成的机制分析 2.3 中国宏观部门间杠杆率相互影响的机理分析 2.3.1 居民部门的溢出效应 2.3.2 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溢出效应 2.3.3 政府部门的溢出效应 2.3.4 金融部门的溢出效应 2.4 中国宏观部门间杠杆率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2.4.1 数据和模型 2.4.2 实证结果 2.4.3 模型分析 2.4.4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三章 中国企业杠杆:基于预算软约束与政府隐性担保的视角 3.1 中国的企业杠杆 3.1.1 企业杠杆在经济总杠杆中的地位 3.1.2 企业杠杆的非顺周期性 3.1.3 企业杠杆的所有制结构分化 3.1.4 现有研究与困惑 3.2 中国式市场不完全:预算软约束与政府隐性担保 3.2.1 银企借贷中的预算软约束 3.2.2 银企借贷中的政府隐性担保 3.2.3 当前研究的瓶颈 3.2.4 预算软约束与政府隐性担保影响企业杠杆的基本逻辑 3.3 银企借贷:一个博弈模型的设定 3.3.1 模型的总体设置 3.3.2 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 3.4 博弈模型的均衡与企业杠杆的周期变化机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