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激励机制研究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激励机制研究

  • 字数: 250
  • 出版社: 经济科学
  • 作者: 刘曼琴|
  • 商品条码: 978752186118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公众广泛且持久地有效 参与垃圾分类是垃圾强制分 类政策成功执行的必要条件 。本书内容上旨在回答如何 构建促进家庭有效参与垃圾 分类的激励机制这一问题; 逻辑上通过基础事实、理论 分析、实证检验、政策构建 来实现;垃圾分类的行为决 策是家庭基于成本收益的决 策、也逃离不了社区环境的 声誉约束。在分类法规与分 类效果数据分析下,通过数 理模型、演化博弈与仿真, 结合调查问卷、社区调研的 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构 建起促进家庭参与垃圾分类 的经济激励与声誉激励机制 。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居民的城市生活垃圾 1.4 垃圾分类所涉及的基层组织 1.5 垃圾分类的政策工具 1.6 本书的思路与逻辑结构 1.7 本书各章内容简介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环境的政策工具 2.2 对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的研究 2.3 社区与垃圾分类 2.4 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激励 2.5 垃圾分类的行为研究 2.6 我国垃圾分类管理研究 2.7 研究述评 第3章 垃圾处理规制的必要性:经济学分析 3.1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上升趋势 3.2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微观分析 3.3 企业的决策:“降废”的成本与收益 3.4 家庭的决策:“减量”的成本与收益 3.5 垃圾处理规制的必要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生活垃圾规制:我国政策及其实施 4.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部委法规分析 4.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规制变迁 4.3 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4.4 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处理费 4.5 强制分类的地方性法规 4.6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解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种经济激励模式的有效性比较分析 5.1 垃圾分类经济激励的形式 5.2 经济激励的减量逻辑 5.3 按量计费模式下家庭的垃圾投放 5.4 按量计费模式的激励效应 5.5 回收补贴的减量机制 5.6 垃圾回收补贴的减量效应 5.7 按量计费与回收补贴:规制的有效性比较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社区视角下垃圾分类行为的演化与经济激励 6.1 强规制的实行 6.2 我国城市社区分类及其环境效用曲线 6.3 社区分类视角下的演化博弈 6.4 演化博弈的仿真分析 6.5 经济激励的规制效果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社区视角下强制分类的声誉激励 7.1 社会规范的制度力量 7.2 道德:调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工具 7.3 社区环境下道德与声誉 7.4 开放型社区声誉激励下的ESS分析 7.5 开放型社区声誉激励下的ESS仿真 7.6 开放型社区隐性约束的强化 7.7 数字社区模式下垃圾分类的规制效应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强规制条件下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8.1 垃圾分类行为的推行 8.2 TPB理论与问卷设计 8.3 研究设计与结构方程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 8.5 研究结果讨论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家庭参与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社区实践 9.1 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与管理体系 9.2 城市社区主导力量与治理模式 9.3 北京市J社区:封闭型社区的垃圾分类实践 9.4 广州市H街道:开放型社区的垃圾分类实践 9.5 青岛市C街道:城乡接合部社区的垃圾分类实践 9.6 杭州市L物业公司主导的合作案例 9.7 本章小结 第10章 家庭参与垃圾强制分类的激励机制构建 10.1 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分析 10.2 垃圾分类的关键主体 10.3 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的“阻力点”分析 10.4 促进家庭参与垃圾分类的激励机制设计 10.5 本章小结 第11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11.1 本书结论 11.2 政策建议 11.3 本书的不足 11.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