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陆文礼侗族鼓楼画样

陆文礼侗族鼓楼画样

  • 字数: 400
  • 出版社: 上海科技
  • 作者: 陆文礼 著,蔡凌 注释
  • 商品条码: 978754785708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31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一直以来,国内对于侗族乡土聚落与建筑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物质文化遗产层面。研究成果主要是以行政区划作为研究的地理范围,对侗族传统聚落的物质构成要素,如鼓楼、风雨桥、民居建筑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或者在聚落尺度,对侗族传统聚落环境、聚落形态、聚落空间构成及其文化区域与地理分布格局等的进行分析。 在中国历史上,工匠被社会歧视为\\\\\\\"奇技淫巧\\\\\\\"之辈,故有关传统匠作技术、匠作思想等方面的论述极为罕见。官方仅颁布有宋《营造法式》和清《工程做法则例》两部文献。民间,则仅有《木经》(喻皓,宋初)和《鲁班经》(元末清初)。 迄今为止,由侗族工匠编写的书籍《侗族传统建筑鉴》(李奉安,湖南省怀化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5)内容虽涉及建筑材料、建筑工具、加工技艺等等,但前者仅为营造技艺的一般性知识介绍,未涉及鼓楼营造的核心技术:即鼓楼匠师的设计思维;匠杆、竹签与墨师文的实尺营造,和榫卯节点的制作以及建筑装配技术等等。 而国内其他研究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专著,多由民族学、建筑学学者撰写,尚未能达到陆文礼《鼓楼图册》如此全面记录鼓楼营造各个细节的专业深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