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生新闻与舆论导向研究

民生新闻与舆论导向研究

  • 字数: 274
  • 出版社: 光明日报
  • 作者: 编者:毕一鸣|
  • 商品条码: 978751948282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通过对民生状况的分析,阐述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从而揭示民生新闻引发舆论的基本原理。民生新闻是为了贯彻党中央提出要把“三贴近”作为推进和深化新闻改革的突破口,推出的新闻节目新形式。但随着实践和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民生新闻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主要是我们对民生新闻如何发挥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还认识不足。诸如民生新闻如何更好地实现舆论监督功能,促进公众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又如何进一步提高市民的主体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促进当地民主化进程,推动民 主政治建设等。
作者简介
毕一鸣,教授,原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院校广播影视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广播电影电视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节目鉴评专家等;多所传媒院校兼职、客座教授。 具有多年媒体实践工作经验,曾先后在武汉人民广播电台、金陵之声电台(对台广播)、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播音、主持、采编和媒体管理工作,并先后担任播音组长、总编室副主任、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台副台长、省委宣传部新闻协调组副组长等。2000年被广播电影电视部高评委评定为播音指导,并担任江苏省播音主持专业系列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2001年作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调入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从事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基础理论、广播电视艺术学以及舆论传播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出版了《现代广播电视论纲》《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语言与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新论》《主持艺术新视野》等十五部专著,主编了“新闻与传播学应用系列丛书”等四套三十多部著作、教材,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00多篇专业论文。在媒体传播实践中,获得20多项国家和省级作品奖,主持策划的《晚间经济桥》节目获得江苏省“十大优秀专栏”称号。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民生新闻价值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第二节 民生新闻价值观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民生新闻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 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 引言 现实世界与人类想象 第一节 社会与舆论:结构化视野 第二节 新闻引导舆论及对社会的改造 第三节 民生新闻与舆论引导 第三章 新闻引导舆论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民生问题的新闻报道 第二节 新闻引导舆论的原理 第二节 民生新闻对社会舆论的引导 第四章 民生新闻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舆论导向 第一节 民生新闻、舆论导向和民主政治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在民主政治建设舆论导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思考 第五章 民生新闻在社会转型期中的舆论导向 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的民生新闻 第二节 舆论导向调查——以南京地区电视民生新闻为例 第三节 民生新闻在社会转型期的舆论引导 第六章 民生新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舆论导向 第一节 “和谐社会”的文化意蕴和基本构想 第二节 和谐社会氛围中的民生新闻 第三节 民生新闻引导舆论创造社会和谐 第七章 民生新闻中的舆论监督作用 第一节 民生新闻中的舆论监督 第二节 民生新闻中如何实施舆论监督 第三节 民生新闻实施舆论监督的必要保障 第八章 民生新闻中的主持人引导作用 第一节 广播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主持人 第二节 民生新闻主持人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三节 民生新闻的“舆论场”和主持人的引导作用 第九章 民生新闻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报道 第一节 民生新闻与弱势群体 第二节 民生新闻对社会弱势群体报道的现状 第三节 改进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