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阿里?迈达尼普尔(Ali Madanipour)出生于伊朗,目前执教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建筑规划和景观学院,教授建筑学、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等课程,获多项设计和研究奖项,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他是纽卡斯尔大学全球城市研究小组的创始成员之一,曾担任多个访问学者职位,包括维也纳技术大学的维也纳市高级访问教授、约翰内斯堡金山大学的维茨-克劳德?莱昂杰出学者,以及米兰理工大学的访问教授。近年来,他的研究集中在公共空间(Rethinking Public Space,2023)、空间正义(Relocal项目,2016)、规划理论(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Planning Theory,2019)以及城市时间性(Cities in Time,2017)等领域。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被译为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波斯语和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著作Design of Urban Space: An Inquiry into a Socio-Spatial Process(《城市空间设计——社会—空间过程的调查研究》)于2009年被翻译并引入中国。
译者简介:
★ 边兰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城市更新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顾问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设计与遗产保护,城市更新与住区可持续发展。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北京什刹海、大栅栏等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成都人民南路南延线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等。主编Chinese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From Historical Wisdom to Modern Miracles,译有《1945年以来的世界城市设计》等。
★ 秦铭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曾在AEDAS、SOM等建筑与城市设计公司工作、实践。
★ 陈明玉,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与住区更新,聚焦“双老化”社区建成环境更新与老龄人口健康方面研究。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