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性善论与人的存在(孟子与告子之争及其历史衍化)

性善论与人的存在(孟子与告子之争及其历史衍化)

  • 字数: 304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郭美华|
  • 商品条码: 978755987854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传统上对孟子哲学的诠释,以心、性、善等概念为中心,往往陷于理智主义的先天实体论和经验主义的生物禀赋论,从而滑失了孟子哲学的真意。本书以具体行事概念为中心,从动词意义理解性和善的含义,强调现实展开过程对理解人之本质的基础性意义,克服了对性与善的抽象概念思辨,凸显了孟子性善论的生存论意蕴。在形式上,紧扣孟子与告子的争论及其历史衍化来加以绵密地展开,不仅是一种单纯理论的兴趣,还是以对性善论本身的哲学反思作为性善本身的证成。总体上,本书以人的自由生存为基,拒斥普遍主义与本质主义,在合理而深刻地阐释孟子哲学的同时,作出了合于时代性的反省。
作者简介
郭美华,哲学博士,1972年生于四川富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哲学的教学与科研,以孟子哲学和庄子哲学为中心。出版专著《古典儒学的生存论阐释》(2014)、《熊十力本体论哲学研究》(2004),以及《与朱熹王阳明对话》(2002),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
目录
目 录 导言 性善论与人的存在 ——理解孟子性善论哲学的入口/1 一、自我与传统:讨论性与善的两重根基及其融合/2 二、富于内容的生命与理智认知的界定/6 三、端的厘定:萌芽而非种子/14 四、具体行事活动是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根基/18 五、性善的实现:整体与过程/24 上 篇 第一章 人性的顺成与转逆 ——论孟子与告子“杞柳与杯蒱之辩”的意蕴/31   一、自私用智的认知主义解释背离了孟子的本意/32 二、杯蒱对杞柳是转逆与顺成的统一/36 三、仁义对人性同样是转逆与顺成的统一/38 四、仁义与人性之间转逆和顺成的统一基于内在的自身否定/41 五、内在于道德生存活动的心思是人自身否定的根据/44 第二章 湍水之喻与善的必然性 ———孟子与告子“湍水之辩”释义/49   一、孟子、告子对“湍水”与“人”的两种不同理解/50 二、《孟子》中水之意象昭示的过程性与整体性意蕴/53 三、以善为性/60 四、他物与境域的两重意义/65 第三章 认知取向的扬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