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鉴藏·中国收藏鉴定学刊 第二卷

鉴藏·中国收藏鉴定学刊 第二卷

  • 字数: 850
  • 出版社: 西泠印社
  • 作者: 编者:陈振濂|
  • 商品条码: 978755084306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24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2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学科的“鉴”的独立 ,必定是逐渐远离于物质的 “藏”的条件下才得以完成的 。它需要的是学术,而不是 财力。也许我们还可以与时 俱进,取发散性思维的立场 而更翻转地说:过去,是“ 鉴”寄生于“藏”,成为“藏” 的附庸。而今天在我们这个 特定的学科立场下,“藏”却 反过来成为“鉴”的铺垫与基 础,是“鉴”的前置条件而已 。“鉴”前而“藏”后;“鉴”主 而“藏”次;“鉴”引而“藏”从 。“鉴藏鉴藏”,必以“鉴”为 先。本书分上下册,名为《 鉴藏——中国书画鉴定收藏 学刊》第二卷。其中所收学 术论文,大抵是“鉴”为主; 即使谈“藏”,也是“收藏史” 而不涉当代。
作者简介
陈振濂,号颐斋。1956年生于上海,浙江宁波人。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1979年入浙江美术学院,是中国首批书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曾任博士生导师。2000年起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艺术学系主任。先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西冷印社副社长。
目录
“鉴”“藏” 论《鉴藏——中国书画鉴定收藏学刊》第二卷·序 第一编 作品考证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真伪考辨 王连起 冯承素(传)《摹兰亭序帖》的再讨论 肖燕翼 《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著录书画及其聚散 杨丹霞 苏东坡《木石图》卷印迹考释 孙向群 《富春山居图》与无锡(1570—1651)——《富春山居图》无锡流传补缀 王照宇 研苔滋墨气如云——倪瓒《静寄轩诗文》考辨及相关问题研究 杨可涵 唐寅款《溪山渔隐图》题跋考 郭丽冰 《步辇图》祖本、胞本考 李钦曾 从递藏看大都会本《秋林渔隐图》疑点 张四维 大方无隅——以《神岳琼林图》为例小议道教对方从义的绘画影响 卢雨晴 柯九思《墨竹图卷》考辨 邱韵 黄公望《丹崖玉树图》与《九珠峰翠图》递藏新考 杨少青 《游西山记》卷事件著录与鉴藏考 樊祎雯 岳飞《致观文相公札》考 余凯凯 赵孟頫《行书止斋记》中的 “止斋” 身份考 朱行润 柳州《荔子碑》辨疑 文蔚 对幅考:南宋绘画的成就与缺陷 藤田伸也 叶恭绰《遐庵谈艺录》所见中国法书名画的流转 弓野隆之 第二编 人物鉴藏 历代古书画割配于书画鉴研中的作用——从李升《淀湖送别图》之考签到王渊《木芙蓉图》真迹的发现 凌利中 秦权收藏与秦权书法——以端方收藏为例 周敏珏 朱鼎熙及其书画收藏概述——从与沙孟海的交往说起 陈磊 江南石鼓鉴藏传统对吴昌硕的艺术影响 刘晓峰 清代鉴藏大家沈树镛藏石刻碑帖收藏模式、活动研究 邓君浩 徽州迁浙藏家的金石传续研究——以汪庭坚为中心 李凯 清代中晚期宗室鉴藏家考略 兰丽娜 从《宝贤堂集古法帖》对宋四家作品的增益看朱奇源刻藏的社会背景与观念——兼论其范本遗存问题 张东升 朱彝尊书画鉴藏及新见印鉴 李泽雨 姚广孝书风之变与晚年代笔人 周靖淞 米芾关于《兰亭序》的鉴藏、刊刻与法习 陈一梅 张廷济金文书法与其收藏 陶淑慧 完颜景贤家族的藏书 叶公平 前直隶总督端方先生收藏的艺术瑰宝 泷精一 第三编 国外收藏 新文人的视角——关于上野有竹的书画收藏 吴孟晋 关于田能村直入的中国画收藏——以京都市立艺术大学艺术资料馆收藏作品为中心 竹浪远 献给国家的收藏品——阿部房次郎的中国书画收藏 森橋なつみ 关于博文堂影印出版中国法书 菅野智明 近代日本人如何把目光投向中国古代艺术品研究——以古铜器的收集和研究为焦点 藤原贞朗 1911 年日本美术史家泷精一赴京拜访收藏家完颜景贤的一手资料 泷精一 海道东流——日本现藏端方文物举隅 赖钰匀 虚斋与弗利尔的中国画收藏——基于书信与购藏档案的藏品流通分析 徐莺 沙畹对《女史箴图》(大英本)的考证 张翼 海外遗珠:赵孟頫楷书 “姊妹篇” 流传聚散考 侯慧 唐宋社会变革与中韩水月观音服饰的变迁 李眩周 第四编 方法论及其他 图像考据源流——古代画论对考据图像的认知 余辉 书画鉴藏三题——致新藏家 杨丹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