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安徒生故事的影子

安徒生故事的影子

  • 字数: 110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杨稚梓|
  • 商品条码: 978780768467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安徒生带给这个世界的,不只是童话,也是人世间有声无声的灵魂共鸣。 安徒生的名篇故事之下,渗透着文学革新、社会变革、人性突围的重重维度。他的童话,堪称文体革命,一如《海的女儿》等无冕经典,通过“隐秘叙事”突破启蒙的理性框架,这些意象既是诗性载体,更是对市民社会规训的无声抵抗。本书以多维透视重构了安徒生作为“市民知识分子”的精神图谱,打破他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单一标签,揭示安徒生作品何以映射着19世纪欧洲思想变革。 《安徒生,故事的影子》带领读者走进童话名篇的历史来处,以哥本哈根市民阶层的交流互动为透镜,解读安徒生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越界者”原型(如丑小鸭、人鱼)。重审了克尔凯郭尔对安徒生的批判,梳理了安徒生作品对托马斯·曼文学创作的影响,并通过精神分析与文化环境研究,还原了安徒生如何创造他独具魅力的跨文化乌托邦。安徒生童话的永恒魔力,恰恰源于其对现代文明悖论的凝视——当启蒙承诺的“进步”沦为机械重复,《皇帝的新衣》中孩童的呐喊,仍是这个时代一面犀利的镜子。 本书兼顾学术深度与叙事张力,既为文学研究者提供方法论范例(如童话诗学体系的构建),亦为大众读者开辟理解经典的新入口,在安徒生诞辰220周年之际,重新审视其人其作在科技革命时代的新价值。
作者简介
杨稚梓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安徒生和托马斯·曼。在《外国文学动态研究》《读书》《世界文学》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译有《陛下》《一个好地方》等作品。
精彩导读
“1819年9月6日,周一早上,我从弗雷德里克山上 第一次看到了哥本哈根;我在那里从车上下来,拿着我 的小包裹穿过公园、长长的大街和城郊,进了城。整个 城市都在动着,条条街上都是熙熙攘攘的巨大人群;然 而这一切嘈杂喧嚣并没有让我吃惊,这正符合了我之前 的想象,哥本哈根这座对于我来说就是世界的城市,就 得永远是这样的杂乱躁动。” 这个日子被奥登赛底层少年安徒生称作自己的第二 个生日。他带着无限的才华和抱负只身来到丹麦王国的 首都哥本哈根,身上只有13王国塔勒,交完房费后几乎 一贫如洗。但此时的安徒生感觉梦想近在咫尺。他的梦 想很单纯:成名。童年安徒生因歌唱和表演天赋在故乡 菲英岛被视作奇才,希望凭借这份才华登上哥本哈根最 大的舞台,在国王面前展现自己,得到赏识,或许因此 而成为一名贵族。“当我成了贵族,你可要到我的城堡 里来呀!”童年安徒生曾对自己童年玩伴这样说,天真 又自傲。因此,丹麦国王和皇家剧院的所在地哥本哈根 是少年安徒生奋斗的目标。 安徒生以为,国王和贵族的青睐是自己获得成功的 唯一保障,但这个跟上层世界鲜有接触的懵懂少年并不 知道,这个国家真正的强大力量处于一个巨大、稳固又 复杂的群体——市民群体手中。19世纪初的欧洲各国君 主专制已日薄西山,国王正在一步步退出历史舞台。哥 本哈根这座美丽城市的嘈杂喧嚣不是英明国王打造的盛 世之景,而是市民社会本身的车马如龙。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进退两难的哥本哈根市民生活 哥本哈根市民:一座壁垒 憧憬和碰壁 夜莺和君主,宫廷和童话 第二章 变成孩子,我们才能进入天堂 不进教堂的“上帝宠儿” 从菲英岛到斯拉格尔斯:草木万物中的无私神爱 奥斯特和《自然中的精神》 天堂属于儿童 第三章 童话,远方和身旁 “童话”的封闭世界 安徒生的童话革新 从远方回归生活 第四章 童话中的人生和人生的神话 “我的生命是个美丽的童话” “我看到那个美丽的姑娘——他爱她胜过于爱我” 第五章 在现代化浪潮之中 多元的“现代” “我们是一个民族,我们叫作斯堪的纳维亚人” 上帝和物理 第六章 安徒生和托马斯·曼:永恒欲念的重现 第七章 安徒生和后世 附录I 书信与诗歌 附录II 安徒生生平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