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碳中和原理与技术(张海涵)
字数: 278
出版社: 化学工业
作者: 编者:张海涵//张阿凤//刘小燕|
商品条码: 9787122463142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出版年份: 2024
印次: 1
定价:
¥4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碳中和原理与技术》针对我国碳中和技术重大需求,追溯了国内外碳中和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各个领域的碳排放现状、发展趋势,碳中和技术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和案例分析。全书共包括“双碳”目标概述、大气碳排放与低碳技术、森林碳汇与碳中和、农业碳汇与碳中和、新材料在碳中和发展中的作用、交通运输领域碳中和与低碳转型、建筑领域碳中和、“双碳”目标下的污水处理技术八章内容。在每章后附有思考题,便于学生自学和总结。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农业、林业、材料、建筑、交通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碳中和领域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张海涵,微生物学博士、教授/博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副院长、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西安市政协委员。主要从事水源微生态调控机制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和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76篇,出版英文专著2部,有关水源水库微生物种群结构与代谢功能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担任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任Springer旗下SCI期刊Microbial Ecology副主编,《环境科学研究》编委。以主要完成人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
目录
第1章 “双碳”目标概述001 1.1 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基本概念001 1.2 联合国“双碳”发展历程002 1.2.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003 1.2.2 《京都议定书》004 1.2.3 《巴黎协定》004 1.3 国外“双碳”政策005 1.3.1 欧盟“双碳”政策006 1.3.2 英国“双碳”政策007 1.3.3 日本“双碳”政策008 1.3.4 美国“双碳”政策009 1.3.5 其他国家“碳中和”政策011 1.4 中国“双碳”目标012 1.4.1我国“双碳”发展历程和目标012 1.4.2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013 1.4.3“双碳”目标带来的挑战和机遇022 思考题024 参考文献024 第2章 大气碳排放与低碳技术026 2.1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026 2.1.1 温室效应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026 2.1.2 气候变化的危害029 2.2 大气碳排放现状032 2.2.1 碳排放概念、来源032 2.2.2 碳排放现状033 2.2.3 行业碳排放现状036 2.3 大气碳排放监测及典型低碳控制技术041 2.3.1 碳排放监测041 2.3.2 碳捕集、利用及封存技术045 2.3.3 典型大气低碳控制技术048 思考题052 参考文献052 第3章 森林碳汇与碳中和056 3.1 森林碳汇与碳中和介绍056 3.1.1 森林碳汇的概念与特点057 3.1.2 森林碳汇国内外研究进展058 3.1.3 我国森林碳汇现状及碳汇潜力预测060 3.2 森林碳汇研究与预测062 3.2.1 森林碳汇研究方法062 3.2.2 森林碳汇的影响因素066 3.3 森林增汇的技术措施067 3.3.1 增加森林面积和净生产力068 3.3.2 完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069 3.3.3 林业碳汇市场的作用073 思考题074 参考文献074 第4章 农业碳汇与碳中和077 4.1 农业碳汇与碳中和介绍077 4.1.1 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相关概念077 4.1.2 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现状078 4.1.3 我国农业碳汇潜力预测080 4.2 农业碳汇研究方法与影响因素081 4.2.1 农业碳汇评估方法081 4.2.2 农业碳汇研究方法083 4.2.3 农业碳源/汇的影响因素087 4.3 农业碳中和技术089 4.3.1 种植碳减排技术089 4.3.2 农田土壤固碳增汇技术092 4.3.3 农业碳汇市场的作用095 思考题095 参考文献096 第5章 新材料在碳中和发展中的作用099 5.1 “双碳”目标下新材料的机遇与挑战099 5.1.1 新材料的研究现状099 5.1.2 “双碳”背景下新材料的发展方向、机遇与挑战100 5.2 生物质基新材料101 5.2.1 生物质基碳材料101 5.2.2 生物质基塑料104 5.2.3 生物质基复合材料105 5.3 CO2制备高性能材料106 5.3.1 CO2制备可降解塑料106 5.3.2 CO2制备石墨烯108 5.3.3 基于CO2合成碳纳米管109 5.4 废弃物材料回收和循环利用的碳减排111 5.4.1 塑料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技术111 5.4.2 金属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技术114 5.4.3 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与利用技术117 思考题120 参考文献120 第6章 交通运输领域碳中和与低碳转型123 6.1 交通运输发展和碳排放现状123 6.1.1 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现状123 6.1.2 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现状124 6.1.3 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碳减排面临的严峻形势126 6.2 交通运输领域低碳发展政策与关键路径127 6.2.1 交通运输领域碳中和目标127 6.2.2 交通运输领域低碳发展政策127 6.2.3 交通运输领域低碳发展关键路径129 6.3 交通运输领域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130 6.3.1 替代燃料技术130 6.3.2 节能减排技术132 6.3.3 颠覆性技术139 思考题142 参考文献142 第7章 建筑领域碳中和145 7.1 建筑领域碳排放145 7.1.1 建筑领域碳排放分类145 7.1.2 建筑领域碳排放现状146 7.1.3 我国建筑领域碳减排面临的挑战147 7.2 建筑领域碳中和政策与实施路径148 7.2.1 建筑领域碳中和目标148 7.2.2 建筑领域低碳发展政策149 7.2.3 建筑领域碳中和实施路径150 7.3 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技术151 7.3.1 绿色建筑概念151 7.3.2 绿色建筑设计要点152 7.3.3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154 7.4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159 7.4.1 国外绿色建筑案例159 7.4.2 中国典型绿色建筑案例164 思考题167 参考文献167 第8章 “双碳”目标下的污水处理技术169 8.1 污水处理中的碳排放及能耗169 8.1.1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169 8.1.2 污水处理过程碳排放现状172 8.1.3 污水处理运行能耗174 8.2 污水处理节能降耗措施177 8.2.1 污水运输环节的节能降耗措施177 8.2.2 污水提升泵的节能降耗措施177 8.2.3 曝气设备的节能降耗措施178 8.2.4 污泥处理环节的节能降耗措施178 8.3 污水低碳处理工艺179 8.3.1 厌氧氨氧化179 8.3.2 反硝化除磷181 8.3.3 微藻-菌颗粒污泥183 8.4 能源回收利用技术184 8.4.1 污水源热泵技术184 8.4.2 生物质及其衍生能源185 8.4.3 热化学处理和有机燃料生产186 8.5 国内外污水处理碳中和技术应用案例187 8.5.1 荷兰污水处理新框架——NWEs及其实践187 8.5.2 美国希博伊根(Sheboygan)污水处理厂190 8.5.3 新加坡Kakolanm??ki污水处理厂191 8.5.4 国内污水处理碳中和运行技术初步成效193 思考题195 参考文献19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