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龙床:明六帝纪(修订版)

龙床:明六帝纪(修订版)

  • 字数: 428
  • 出版社: 人民文学
  • 作者: 李洁非
  • 商品条码: 9787020191567
  • 适读年龄: 12+
  • 开本: 16开
  • 页数: 1
  • 出版年份: 2025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明代的六个皇帝作传。分别是: “另类”朱元璋,是独夫却不是民贼 篡位者朱棣,用一生给自己造了座假牌坊 “韦小宝”朱厚照,一个人格发育障碍的皇帝 朱厚熜,靠语言、心理控制权力的专家 朱由校,名正言顺的亡国之君 朱由检,被绑上道德战车的殉国者 作者以大开大阖、跌宕起伏的笔墨,叙述这些皇帝平生中的典型事件与行为。从朱元璋到朱由检,六个皇帝个性奇崛,各有其独具特色的统治铁腕或人格痼疾;透过居于明朝三百年历史始与终的这六个人和在他们的作用下,国家政治体制、政策措施的确立、实施及流变,作者清晰地描绘出明代并中国两千年以来帝制的内在肌理。
作者简介
李洁非,生于安徽合肥。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新华社、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供职。
精彩导读
  《龙床》(节选) 对朱元璋,人们谈得较多是他屡兴大狱、滥刑重典,我一度因此将他归于“大暴君”行列。后从孟森先生《明清史讲义》,读到这样一句话: 太祖之好用峻法,于约束勋贵官吏极严,实未尝滥及平民,且多惟恐虐民。 一时振聋发聩。朱元璋有嗜杀之名,但过去只注意到杀人多,却不曾留心所杀的主要是什么人。经孟森点拨,再去查证史著,果然。汗颜的同时,从中领悟到,读史确不宜粗。 除了嗜杀,他还有一个嗜好:嗜俭。在中国,政治家节俭,往往是道学面孔的一部分,公开示人以俭,公众视线之外,其实颇为侈费。朱元璋不是这样,他的节俭,不是为“垂范天下”做做样子,是穷惯了,是“积习难改”。 炎夏之日他在东阁临朝,天气太热衣裳汗湿,几次更衣,群臣发现这些衣服都是洗了再洗以致褪色的旧衣。南京宫室初建,负责官员将设计草图呈见,朱元璋“见有雕琢奇丽者,即去之”,理论是“宫室但取其完固而已,何必过为雕斲?”宫殿盖得差不多了,照例应在梁壁施彩绘画,还有人建议采用“瑞州文石”(贵重石材)铺地,统统被他制止,而命儒士熊鼎“编类古人行事可为鉴戒者”以及《大学衍义》等儒经,“书于壁间”。对于自己这一创意,他很得意,说:“前代宫室多施绘画,予用此以备朝夕观览,岂不愈于丹青乎?” 洪武三年六月,天久不雨,朱元璋亲率皇室全体人员到山川坛求雨,一律穿草鞋徒步而至,以草垫为席,露天而坐,白昼承受曝晒,夜晚衣不解带即席卧于地;用餐由马皇后率众妃亲手煮制,完全是粗粮做成的“昔日农家之食”,一连三日,才回銮宫中。这种举动,假使没有从小吃苦的底子,纵然有诚心恐怕也顶不 下来的。 在朱元璋,“不知奢侈”,未必是觉悟和境界较别的皇帝有多高,可能确因苦出身。打下浙西,朱元璋曾对降军发表演讲:“吾所用诸将,多濠、泗、汝、颍诸州之人,勤苦俭约,不知奢侈,非比浙江富庶,耽于逸乐。”说得很实在。然而跟他出身相类者,毕竟以容易腐化为多,而且腐化的速度和程度往往也最惊人。所以对朱元璋的不腐化,我们还是得“有成分而不唯成分论”,更多看到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一面。太子和公主宫中重新装饰,需一种叫“青绿”的涂料,工部奏请采办,朱元璋坚决不答应,说在库藏里搜罗搜罗,凑合着用就行了,“岂可以粉饰之故而重扰民乎?”一次,在奉天门附近他看见某散骑舍人“衣极鲜丽”,叫过来,问这身衣服花了多少钱,回答说“五百贯”,朱元璋听罢大为恼火,斥道:农夫如何艰辛,食惟粗粝,衣惟垢敝,而你游手好闲,不过仗着“父兄之庇”,如此骄奢,“一衣制及五百贯,此农民数口之家一岁之资也!”刘姥姥在大观园里说过,贾府一顿饭花的钱,够乡下人过一年的。朱皇帝看到京城阔少的衣着,反应和换算方式竟与刘姥姥一般无二,也真是千古奇闻了。 这“刘姥姥的视角”,让他有时会冒出对皇帝来说显得古怪精灵的念头。南京宫殿新成之际,朱元璋忽然把中书省大臣们找去,说多年战争令军中许多兵士负伤致残,失去工作能力,现在新宫建成,他打算在宫墙周围的空地建上房屋,让这些军中致残者居住,“昼则治生,夜则巡警”,国家拨一定口粮,以这种方式把他们养起来。后来,他又专门降旨,指出所有战场上牺牲者,其妻、子或老人一律由官方“月给衣粮赈赡之”,而老迈兵卒则“听令于应天府近便居止……所给衣粮,悉如其旧”。洪武十九年,河南大饥,不少人家卖儿鬻女;朱元璋得到报告以后,不仅下令赈饥,而且决定所有被出卖的孩子一律由官府出资赎回。同年六月,他进而颁行两项可能当时整个世界上都很少有的福利政策:一、所有年届八十以上的穷人,官方“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年九十以上者,在此基础上每人每年“加帛一匹,絮一斤”;二、“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岁给米六石”。他这样阐释他的政策:“为君者欲求事天,必先恤民。恤民者,事天之实也。”说起来,精神高度似乎并没有超出儒家“民本”那一套,但实际做法是他的独创。 晚年朱元璋,面对诸皇子,曾就自己是怎样一个皇帝,亲口做出如下自我鉴定: 吾持身谨行,汝辈所亲见。吾平日无优伶瞽近之狎,无酣歌夜饮之娱,正宫无自纵之权,妃嫔无宠幸之昵。或有浮词之妇,察其言非,即加诘责,故各自修饬,无有妒忌。至若朝廷政事,稽于众议,参决可否,惟善是从。若燕闲之际,一人之言,尤加审察。故言无偏听,政无阿私。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虑患防危,如履渊冰,苟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犹恐不及。故与尔等言之,使知持守之道。 这份自我鉴定书,中间一段即“稽于众议……惟善是从”云云,我们或有异议,但一头一尾,则可说确无夸饰之处。在位三十一年,朱元璋不玩、不溺,夙兴视朝,日高始退,至午复出,迨暮而回;白天所决事务,退朝后还要默坐审思,如感觉有不当者,虽中夜而不寐,必筹虑停当方肯就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要说此人的为人,几无一点闲情逸致,过去是苦孩子,当了皇帝也是个苦皇帝。  
目录
目录 草莽之雄 说凤阳,道凤阳 此草寇,非彼草寇 苦皇帝 一朝权在手 揪出与打倒 冤魂缥缈 集权?极权? 文字狱背后的心态 “独夫”与“民贼” 伪君子 危机,并非巧合 殷红的血 燕王登基 “合法性”的梦魇 难得心安 恶之花一:精神戕害 恶之花二:倚用宦官 恶之花三:国家恐怖主义 功欤?过欤? 道德化暴君 一不留神当了皇帝 朱厚照是谁 祖宗们 身世之谜与窝囊爸爸 如果天子是少年 政变 政变中的人物和余绪 豹房秘史 光荣与梦想 双“宝”合体 万岁,陛下 引子 从世子到帝君 “大礼\\\"之议 “大礼议”看点 嘉靖与明代士风 严嵩的悲喜剧 死得其所 难兄难弟 1620年 沐猴而冠 客氏 魏忠贤 党祸 尘埃落定 这个皇帝不享福 君臣之间 山穷水尽 两个叛投者 末日情景 崇祯的死:大结局 修订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