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电路理论基础

电路理论基础

  • 字数: 691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编者:汪建//张新建|
  • 商品条码: 978730268309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电路的 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全书共13章,内容包括电路 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 路元件,电路分析方法—— 等效变换法、电路方程法、 运用电路定理法,动态元件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谐振 电路,稠合电感与耦合电感 电路分析,三相电路,暂态 分析方法——时域分析法、 复频域分析法,周期性非正 弦稳态电路分析,双口网络 ,附录编人了电路仿真软件 介绍及电路仿真实例。 本书从培养学生分析、 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出发, 通过对电路原理课程中重点 、难点及解题方法的详细论 述,将基本内容的叙述和本 课程学习思维方式的训练及 学习方法的指导有机融合。 本书例题、同步练习题、习 题丰富,十分便于自学。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 院校或普通高等院校电气、 电子信息类专业“电路分析” 或“电路原理”课程的教材, 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汪建,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现担任中国南方十一省电工理论学会理事长、武汉电工理论学会理事长、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工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湖北省精品课程“电路理论”。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路与系统、网络理论、电气信息检测技术、智能仪器等。近年来,作为主持人完成了科研课题20佘项;先后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编写出版图书11部。所编著的《电路原理》(上册)、《电路原理》(下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教材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路原理》(上册)及《电路原理》(下册)获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元件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1.1.1 电路 1.1.2 电路模型 1.1.3 集中参数电路和分布参数电路 1.1.4 电路理论的研究内容和电路分析的方法 1.1.5 电路中的几个术语 1.2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1.2.1 电流 1.2.2 电压和电位 1.2.3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3 功率和能量 1.3.1 电功率的定义 1.3.2 电功率的计算 1.3.3 能量及电路的无源性、有源性 1.3.4 常用电路物理量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1.4 电路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1.4.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4.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4.3 关于基尔霍夫定律的说明 1.5 电路元件的分类 1.6 电阻元件 1.6.1 电阻元件的定义及分类 1.6.2 线性时不变电阻元件 1.6.3 线性时不变电阻元件的功率和能量 1.6.4 线性时变电阻元件 1.6.5 非线性电阻元件 1.7 独立电源 1.7.1 独立电压源 1.7.2 独立电流源 1.8 受控电源 1.8.1 四种形式的受控电源 1.8.2 受控源的相关说明 1.9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理想运算放大器 1.9.1 实际运算放大器及其特性 1.9.2 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特性 1.9.3 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分析 1.10 应用实例:用电压跟随器作为缓冲器和消除电源的内阻 本章习题 第2章 电路分析方法之一——等效变换法 2.1 等效电路和等效变换的概念 2.1.1 二端电路及端口的概念 2.1.2 等效电路 2.1.3 等效变换 2.2 电阻元件的串联和并联 2.2.1 电阻元件的串联 2.2.2 电阻元件的并联 2.3 电阻元件的混联 2.3.1 混联电阻电路的等效电阻 2.3.2 求混联电路入端电阻的方法要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