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画笔
|
马克笔
|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寻访河南百家博物馆:行走中原
出版社: 广西师大
作者: 新年 著
商品条码: 9787559879103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1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河南,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坐拥160万件出土文物与百家博物馆,堪称“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本书精选河南81家代表性博物馆(含9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以“镇馆之宝”为线索,全景展现中原文明的璀璨辉煌。从9000年前的贾湖骨笛到商周青铜重器,从楚文化遗存到明清珍宝,作者亲赴实地拍摄,用600余幅高清图片与通俗解读,带领读者开启一场“纸上博物馆之旅”。书中更融入参观路线、展品亮点与历史背景,既是文博爱好者的收藏指南,也是深度探索河南文化的旅行攻略。透过文物,读懂中原;透过中原,读懂中国。
作者简介
何新年,1954年生,文化学者。著有《行走中原》《行走于欧洲历史》《聆听古城》《欧洲——寻找历史的画页》等作品。
精彩导读
河南博物院的前身是1927年设立的河南博物馆。原馆址位于开封市三圣庙街河南法政学堂和河道总督衙门旧址。1928年5月至1930年11月曾更名为民族博物院,但没过多久便又恢复了原名。1961年,河南博物馆由开封迁至郑州。1998年,河南博物馆与中原石刻艺术馆合并,组成河南博物院,并且有了一处新馆。新馆主体建筑取自中原地区最早(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元代观星台造型,上置仰斗承“甘露”,下接覆斗纳“地气”,个中包含了太多美意。当然,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幢“戴冠的金字塔”建筑,这样的造型源于古人对太阳神的崇拜。 近几十年来,河南全省出土文物160万件,其中有17万余件被河南博物院收藏。虽说藏品总量不算多,却荟萃了中原文物的精华,单是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5000余件,一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收藏了这些珍宝的河南博物院不仅告诉人们中原大地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文明形态、有过哪些令人唏嘘的遭遇,而且它更像是一艘承载文明的挪亚方舟,启迪着人们继续前行。 博物院主展馆有“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基本陈列和“丹淅吉金——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展”“中原古代石刻艺术展、巧工遗珍——院藏明清珍宝展”和“明清河南展”等常设展览。“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基本陈列让人了解到,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历史上曾有20多个王朝在此建都或迁都于此,从最早的二里头夏都到金代末年定都商丘,塑造了河南长达3000余年在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殊地位。“丹淅吉金——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展”让人得知,彼时的丹淅流域曾是楚文化滥觞地,楚人在此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这里展出淅川县的东周楚墓青铜器,以其富丽纹饰和精湛工艺呈现出楚文化独领风骚、彪炳千秋的魅力。“中原古代石刻艺术展”让人欣赏到深沉雄伟的汉代画像石刻、庄严肃穆的陵墓仪仗、琳琅满目的碑志刻石和惟妙惟肖的佛国众相,显示了古代匠师鬼斧神工的技艺和超凡的审美意趣。“巧工遗珍——院藏明清珍宝展”中,有做工考究的漆器、玲珑剔透的玉器、富丽堂皇的珐琅器、栩栩如生的牙雕和温润细腻的瓷器,这些器物大部分是供朝廷和皇室支配、享用的,是皇权的体现和身份的象征,保存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审美魅力和鉴赏价值。“明清河南展”让人看到彼时的中原大地商路通达、漕运繁忙,名镇沿河而兴,会馆鳞次栉比。虽然那条喧嚣的黄河也出现过南北改道、频繁决溢,甚至一度影响到中原经济、文化的发展,让当朝帝王引为心腹之患,但历史巨流依旧奔腾向前,它在带来冲击的同时又滋养出大河两岸万顷膏田。 2007年,时值河南博物院建院80周年,众多专家学者从河南博物院藏品中推选出9件最能代表中原文化的典藏文物——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玉柄铁剑、莲鹤方壶、云纹铜禁、四神云气图壁画、武则天金简和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作为“镇院之宝”。 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乐器,1987年出土于河南中部、淮河上游流域的舞阳县贾湖遗址。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支骨笛用鹤类禽鸟的尺骨制成,长23.6厘米,开有7孔,可演奏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通体光滑精致,两端骨关节稍显。考古发掘证实,贾湖骨笛的制作在距今9000年前就已经开始,其间经过千余年的延续,其音阶从四声、五声、六声发展到七声乃至更复杂的变化音,显示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起源阶段的渐进性,它把中国音乐的起源向前推进了数千年。 杜岭方鼎通高87厘米,重约64.25千克,1974年出土于郑州市杜岭张寨南街。其造型浑厚庄重。鼎口沿外折,两侧沿面上有圆拱形立耳,微微外张,耳的外侧面呈凹槽形,四柱足,呈上大下小中空圆柱状。这件方鼎的价值在于:出土地点明确;造型古朴大方,其方形结构在商代早期文化(前1600~前1046)中属首次发现;形体硕大,为商代早期方鼎中第二大鼎,略逊于同一坑出土的杜岭一号方鼎(今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通高100厘米,重86.4千克,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件称杜岭二号方鼎);铸造时采用了分铸方式,相较于后来的铸造技术显得有些原始;纹饰布局合理,八组兽面纹和乳钉纹规则地分布在鼎四壁的中上部和四周,通体流露出一派王者风范。 妇好鸮尊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商代鸟形酒尊,1976年出土于安阳市殷墟小屯宫殿宗庙遗址妇好墓,通高46.3厘米,重16千克。鸮指猫头鹰,是古人喜爱和崇拜的神鸟,亦被视为战神的象征。这件鸮尊造型雄奇,花纹绚丽,头微昂,面朝天,小耳高冠,圆眼宽喙,双翅并拢,双足与宽尾构成酒尊稳稳的支撑点。头后为器口,口内有铭文。有专家认为,鸮很可能是商族神话“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中的玄鸟,是商人祖先神——鸱神的化身。妇好鸮尊共有两件,形制、纹饰、铭文基本相近,另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玉柄铁剑通长34.2厘米,柄长12.2厘米,剑身长22厘米,由铁质的剑身、铜质的柄芯与玉质的剑柄嵌接而成,是迄今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1990年出土于三门峡市上村岭西周虢国墓地中的虢季墓。西周是中国青铜器制作的鼎盛时代,青铜材质容易获取,而铁质材料却极为难得,这也是为什么虢国国君在制作铁剑时竟用珍贵的和田玉做玉柄装饰,实乃“物以稀为贵”。这把剑被称为“中华第一铁剑”,它把中国人工冶铁历史提前到了西周晚期。 莲鹤方壶是春秋时期用青铜铸制的盛酒或盛水器,1923年出土于新郑县(今新郑市)李家楼郑公大墓,通高117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壶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体造型,上有冠盖,下承双兽,壶冠仰起十组双层盛开的莲瓣形,并作弧形外张,与凸鼓的下腹遥相呼应,形成优美的“S”形曲线。壶颈两侧有一对巨型回首龙形耳,正背两面中央及下腹四角各有小型回首龙形装饰,而在盛开的莲瓣中央,一只亭亭玉立的仙鹤引颈欲鸣,展翅欲飞,成为整件方壶的点睛之笔。壶身遍饰蟠龙纹,极尽华丽,其唯美设计庄重而不失典雅,神秘而又充满灵动。莲鹤方壶出土时为一对,一件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另一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两件形制、纹饰相同,后者尺寸略大,通高125.6厘米,口长31.6厘米,口宽26厘米。也为便于区别,故宫博物院将其所藏的一件命名为“立鹤方壶”。李学勤先生曾对莲鹤方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它不仅是那个时代的精神象征,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具体体现,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传递出中原的厚重大气和荆楚的浪漫飘逸,展现出春秋时期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此时权力、身份、等级已不再是青铜器物最核心的价值取向,而审美观念的变化——对美的追求与表达,成为其最突出的特质。 云纹铜禁是春秋时期王公贵族承置酒器的案子,1978年出土于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周朝人之所以称其为“禁”,也是吸取商代“嗜酒亡国”的教训,有警示、禁止酗酒的意思。铜禁纵长131厘米,横长67.6厘米,高28.8厘米,身宽46厘米,重94.2千克。禁身饰有五层镂空云纹,纵横交错,互为支撑,12条长有双角的龙形怪兽攀附于四周,张口吐舌;另有12个头饰高冠的虎形怪兽蹲于禁底为足,扬尾承器。设计之精巧绝妙,造型之瑰丽庄严,纹饰之玲珑剔透,实为目前所见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纹饰最繁复的失蜡整体铸件。 四神云气图壁画长5.14米,宽3.27米,面积约16.8平方米,1987年出土于永城市芒砀山柿园汉墓。壁画的图案以朱砂为主色,上面用白、绿、黑等颜色绘出青龙、白虎、朱雀、怪兽等神禽异兽及灵芝、花朵和祥云等。原绘于墓室壁顶,据说是为墓主人梁共王刘买(西汉梁国第二代诸侯王)乘龙升天和长生不老准备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倒是壁画的考古价值引起专家的极大兴趣——人们震惊于两千多年前古人飞扬灵动的想象力与高超的绘画技艺,也震惊于它在两千年后仍色彩绚丽。之前这幅壁画曾遭盗墓贼破坏,先后出现龟裂、脱落、霉斑污染等病变,已不适合留存原地,于是在1993年由文物专家对四神云气图壁画进行了揭取,将其从墓室搬进了河南博物院的展室。如今这幅壁画被镶嵌在一个真空玻璃龛内,有一套从加拿大进口的精密仪器自动调节着内部温度,营造了一个无菌环境,使得流畅的线条依旧,飘逸的律动依旧。 武则天金简是1982年5月在登封市嵩山峻极峰北侧的石头缝中发现的。当时发现它的人——登封县唐庄公社王河大队王峪沟生产队的屈西怀,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捡到的竟然是一枚金简,更无法把它和声名显赫的武则天联系在一起,只是觉得它比黄铜要金贵,上面还刻着一些文字,肯定是件稀罕物,于是就把它上交给国家,县里为他颁发了光荣匾和奖金。金简呈片状,长36.2厘米,宽8厘米,厚约0.1厘米,重223.5克。整体素面无纹饰,正面镌刻双钩楷书铭文3行共63字。文曰,“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金简是武则天在久视元年(700)七月七日来嵩山祈福时遣道士胡超投掷的,以求天帝诸神能宽恕自己,除罪消灾。这也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与武则天本人直接相关的可移动的历史文物。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高19.5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8.2厘米,1987年11月出土于宝丰县清凉寺村汝窑址附近的窖藏坑。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前人在评论汝窑釉色时有“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之说,而这件刻花鹅颈瓶正是天蓝釉色,敞口细颈,鼓腹圈足,器身轮廓呈流畅自然的“S”形曲线,开片疏密有致,天蓝釉色下隐约可见莲花纹饰,为汝窑传世品中所未见。 眼下的河南博物院与观众的距离愈来愈近,它从一方凸显个性的建筑宝库变成了令观众踏上充满好奇和刺激的探索旅途的目的地。2020年岁末,河南博物院推出一款“寻找失传宝物”的考古盲盒,凭着一把神奇的“洛阳铲”,让观众在一捧黄土中体验到了考古的乐趣。这种新颖的文创形式瞬间子就“火”了起来,一时竟吸引了6 万多名游客慕名前来和“宝物”相见。
目录
了解中原文明的窗口 河南博物院1 认识大自然奥秘从这里开始 河南自然博物馆10 黄河巨龙的缩影 黄河博物馆16 商周青铜与唐宋造像竞相出彩 郑州博物馆 20 公众与考古之间的一座桥梁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 28 解码沉寂 3600余年的都城根脉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 33 重返 5000多年前“星空下的村落”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38 汉代河南郡第一冶铁作坊 郑州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 42 陶瓷为声,讲述黄河故事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 46 绝妙的瓷上世界 郑州城外城陶瓷艺术博物馆 50 石窟里的绝唱 郑州仁清金石传拓艺术博物馆 54 感悟“民以食为天”的烟火气 郑州大信厨房博物馆 60 独享海洋深处千年奇珍 郑州山海砗磲博物馆 65 密县旧治的百科全书 新密密县县衙博物馆 70 讲述春秋战国的故事 新郑市博物馆 74 溱沩河畔传来车辚马箫声 新郑郑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 79 聚焦巩县窑的唐白瓷与三彩釉 巩义博物馆 83 古都名城的新文化地标 开封博物馆 88 传统汴绣打造的艺术盛会 开封宋绣艺术博物馆 94 守望奇幻斑斓的彩灯世界 开封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 100 映照古人的寻常生活 开封常明古灯博物馆 105 见证十三朝古都的发展轨迹 洛阳博物馆 110 寻找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信史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118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真实写照 洛阳古墓博物馆 125 “天子之乘”的发现地 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132 感悟陶俑最美的微笑 洛阳龙门博物馆 137 迷人的河洛风情 洛阳民俗博物馆 143 名家风范的历史展示 洛阳匾额博物馆 148 故纸拾遗中读到的民间故事 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 152 见证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 洛阳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160 隋炀帝最早走过的古城门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167 展示洛阳城的新地标 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 171 与洛邑古城的营造者打个照面 洛阳周公庙博物馆 176 绚丽夺目的视觉享受 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 181 隋唐洛阳城的两座国家粮仓 洛阳仓窖博物馆 187 打探文物“背后的故事” 洛阳考古博物馆 192 石刻的唐人档案馆 新安千唐志斋博物馆 198 神奇的恐龙世界 汝阳恐龙化石博物馆 204 寻觅古应国的遗迹 平顶山博物馆 209 叶邑古城的一座明代县衙 叶县县衙博物馆 214 揭开汝官窑址的神秘面纱 宝丰汝窑博物馆 218 感受千年汝窑的非凡魅力 汝州市汝瓷博物馆 224 置身青韵流光的温润之间 汝州青瓷博物馆 229 殷邺彰德千古风 安阳博物馆 233 一片甲骨惊天下 安阳殷墟博物馆 239 汉字文化的饕餮盛宴 中国文字博物馆 250 困扰国人的千古谜题被破解 安阳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 256 这里发现了“中国的庞贝” 内黄三杨庄遗址博物馆 262 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发生地 汤阴羑里城周易博物馆 267 一块石板告诉你“鹤壁”的来历 鹤壁市博物馆 271 展现牧野大地灿烂文明 新乡市博物馆 276 明代藩王的地下王宫 新乡潞简王墓博物馆 283 迷人的山阳印记 焦作市博物馆 289 河南乃至中国矿业近代化的肇端 焦作近代工业遗产博物馆 295 太极风吹侠客梦 温县太极拳博物馆 300 建在黄河岸边的“龙王庙” 武陟嘉应观治黄博物馆 305 蚌塑图中惊现“中华第一龙” 濮阳博物馆 310 杂技故里的文化名片 濮阳中原杂技博物馆 316 回銮碑下的“历史拐点” 濮阳澶渊之盟博物馆 321 仓亭之上探寻汉字起源 南乐仓颉文化博物馆 325 品读曹魏许都三国文化 许昌博物馆 330 宋代官办的制瓷作坊 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 336 展示工艺大师的传奇之作 禹州钧瓷文化博物馆 341 窥探宋元古钧的美丽传说 禹州宋元钧瓷标本博物馆 346 感受水泽漯土的历史气息 漯河市博物馆 350 沙澧河畔识《说文》 漯河许慎文化博物馆 355 聆听 9000年前的骨笛声 舞阳贾湖遗址博物馆 361 寻找老陕州 三门峡市博物馆 369 唇亡齿寒、假道灭虢的千年训谕 三门峡虢国博物馆 375 领略史前彩陶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 383 小村落成就大遗址 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 388 南都帝乡的历史变迁 南阳市博物院 393 刻在石头上的大千世界 南阳汉画馆 400 太阳系有颗“张衡星” 南阳张衡博物馆 406 温凉河畔医圣祠 南阳张仲景博物馆 410 千年热词“父母官”的诞生地 南阳知府衙门博物馆 414 卧龙岗上留下的一处念想 南阳武侯祠博物馆 420 清代县级官署衙门的实物标本 内乡县衙博物馆 426 寻梦“侏罗纪” 西峡恐龙蛋化石博物馆 432 刻在砖头上的大千世界 新野汉画像砖博物馆 436 走进商文明的发祥地 商丘市博物馆 442 淮上故园的惊世发现 信阳博物馆 447 楚墓遗珍 城阳城遗址博物馆 454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淮滨淮河博物馆 460 宛丘陈风楚韵 周口市博物馆 465 再现历史深处太昊之墟 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博物馆 470 老子智慧的千年古迹 鹿邑县老子文化博物馆 475 豫中腹地,天下最中 驻马店市博物馆 481 汉釉灰陶的隔世狂欢 济源市博物馆 48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