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十月的阳光
字数: 202
出版社: 北京联合
作者: 周洁夫
商品条码: 9787559648730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出版年份: 2021
印次: 1
定价:
¥4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 本书是周洁夫的经典长篇小说,描写了东北人民解放军在参加了解放东北、华北的战斗后向华南进军的战斗历程,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浴血奋战,先后多次打退了敌人的大规模进犯,取得了解放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伟大胜利,为实现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以恢宏的笔触再现了解放战争中光辉灿烂的一页,展现了人民解放军不屈不挠和舍生忘死的民族精神。书中塑造的丁力胜、叶逢春、夏午阳、沈光禄等革命战士,形象生动,他们身上闪耀的革命精神始终熠熠生辉,激发现代人的爱国热情。\\\\\\\\\\\\\\\"
作者简介
周洁夫,作家,浙江镇海人。1938年赴延安,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曾任《部队生活》编辑;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自卫报》记者、编辑、副社长,《战士报》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广州军区文化部副部长。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著有《十月的阳光》《走向胜利》《祖国屏障》等。
精彩导读
\\\\\\\\\\\\\\\" 一 南方盛夏的一个中午,白白的太阳高挂空中,散发出可怕的光热,把天空溶成淡蓝色。狗躺在阴凉里懒得动弹,水牛埋在河里不肯出来,连飞鸟也躲进了林荫深处。这时候,在江西湖南交界处的大山上,有支队伍在行进。战士们头戴竹笠,脚蹬草鞋,踏着高低不平的山径,一个紧跟一个,慢慢地然而固执地向南走去。他们的一边是陡立的山壁,好像一道无穷无尽的炉墙,发出窒闷的热气,竭力想把身边的队伍烤化。他们的另一边是万丈深涧,张开黑洞洞的大口,随时等待着掉下来的猎物。 师长丁力胜手拿竹杖,杂在队伍里。他的个子瘦高,脸上黑里泛红,一对清亮的大眼睛在竹笠下闪光。战士中流传着这种说法:师长的眼睛能够看透一切,因此看起来特别大。传说归传说,事实上,丁力胜此刻正在责备自己的预见不够。他没有料到这座山这么大,这么难走,居然走了两天还没有走完。有的人走着走着,突然中了暑,一头栽倒;好几匹牲口跌进了深涧,有一匹上面还带着个病号。要是事先对困难做了充分的估计,采取了足够的预防措施,情况或许会好一些。他素来喜欢准确,可是在强大的自然阻力面前,他所严格要求的准确性不得不打了折扣:行军的速度太低。听着背后单调的马蹄声,他感到有点心烦。 饲养员孙永年倒蛮高兴,他紧跟在师长身后,眯起眼睛,含笑盯着面前挺直的脊背。他的高兴是有道理的。从东北到平津,从河北平原到长江边上,师首长老是坐着吉普车行军,这个呜呜叫的家伙硬生生地把他跟师首长分隔开来。一过长江,师首长可又离不开他喂的马了,他们之间恢复了亲密的关系。他是在红军长征路途上参加革命的,参军后始终没离开过丁力胜,眼看着丁力胜从连长到师长,因此对师长的情意格外深厚,无话不谈。 “这座山倒有意思,一层接一层,比峨眉山还高。” 丁力胜一则心里有事,再则知道孙永年有自言自语的习惯,没有答话。 “师长!南下以来,尽走尽走,怎么老碰不到敌人?” “老孙同志,你走得不耐烦啦?” 孙永年参军那年已经三十一岁,丁力胜一直称呼他“老孙同志”。 “我有什么不耐烦?过了河南进湖北,出了江西到湖南,多走些地方也不错,倒像又来一次长征。反正这回是我们找敌人打,不是敌人找我们打。啧啧,火龙,别往下看!” 丁力胜转过头来,见孙永年拉着缰绳往山壁方向牵,他的络腮胡子长了寸把长,挎包、米袋子、竹筒子水壶、茶缸子挂了一身。敞开着军衣,衬衣扣子也解开好几个。汗水从方脸上流下来,漏过胡子缝,顺着脖子淌进晒红的胸膛。 “老孙同志,怎么还背着米袋子?快搁到马背上去。当心把大米蒸熟了。” 南方的太阳蒸得熟大米,原是南方籍战士对东北籍战士说的玩笑话,孙永年自己就对好些东北籍战士说过,没想到师长这忽儿 倒用这句话来调侃他了。他一听,乐得眼睛成了两条线。 “少背点东西少出些汗。别让汗珠子把你漂走。” 孙永年抚了抚湿淋淋的马鬃,用怜惜的口气说:“牲口吃不消啊,它出的汗不比我少。唉,在这种山路上行军,三天得换一副马蹄铁。瞧,火龙这两天瘦下来啦。” 丁力胜可看不出那匹枣红马有什么不同,它驮着盖了油布的行李,贴紧山壁,抬起结实的蹄子,一步一步地走着。倒是孙永年自己这两天瘦下来了,颧骨下面显出两个小坑。 迎面飘来一大团乌云,迅速地扩大,接近,遮掩了山壁的上部。空气中出现潮润的气息。孙永年嗅了嗅说:“啊呀,又要下雨!山上的天气真怪,一天十八变。” 乌云盖严了半爿天。太阳好像要抵抗它的进袭,使出全身力量,撒出了更加强烈的光热。热气从天上射下来,从山壁上蒸发出来,从深谷里蹿上来,布成一道闷热的密网。丁力胜的斗笠和草鞋仿佛燃烧起来,从头顶到脚底心,感到一阵阵发烫。 太阳的挣扎没有成功,终于被乌云的前锋吞没。那乌云越来越低,伸张着毛茸茸的触须,张牙舞爪地扑了过来。它裹住前面的队伍,涌向山涧,像要把它填平。 粗壮的三团团长叶逢春从后面挤上来,挤到师长身边,塞给他一顶张开的雨伞。 丁力胜推开雨伞说:“我的雨衣就在驮子上。” “南方的雨水实在太多了。”叶逢春感慨地说,他的嗓门挺大,使山壁发出回响。 “雨水不多,就会热死人。”孙永年接口说。 “一物总有一物治。”叶逢春擎着伞柄,让雨伞转了个圈,“它可以挡雨、遮太阳,还能当拐棍使,一举三得,比雨衣顶事。” 话音刚落,刮来一阵暴风,差点把叶逢春连人带伞吹下山涧。沙石漫天旋飞,竹笠吹向一边。看来,刚才的闷热是它在积蓄力量,此刻时机一到,一下子显出了它的威力。 叶逢春紧握住伞柄,扯开嗓门,迎风高喊:“往前传,往后传:注意照护牲口!” 应和着他的喊声,伞顶上沙沙乱响,他连忙用伞遮住师长。一眨眼间,许多注雨水顺着伞沿哗哗流下。 枣红马不安地踏着蹄子,打着响鼻。 “放老实些!”孙永年使劲挽住缰绳吆喝,随即放缓了口气,“不要紧,火龙!淋淋雨,凉快凉快。” 火龙好像听懂了他的话,安静下来。 瓢泼大雨漫天盖地,冲洗着一切,湍急的水流瀑布似的冲下山壁,扫过崎岖不平的山径,又像瀑布似的冲下山涧,发出可怕的吼叫。队伍并没有停止,冒着急雨暴风,仍旧固执地向南行进。 丁力胜的草鞋打得透湿,走一步,重一步,增加了好几斤重量。他的心却不知道沉重多少倍,他向叶逢春团长说出自己的忧虑:“这一场雨下来,部队又会减员。” 一听人提到减员,叶逢春就感到心痛。一过长江,痢疾和疟疾跟山岭河流一样,紧跟着部队不放。到现在为止,有的连队非战斗减员的人数已经达到四分之一,这是他带兵以来第一次遇到的严重情况。他抿紧厚厚的嘴唇没有答话,心里却在说:“今天一定要翻过这座山,不然,部队拖也拖垮了。” 这场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久,雨停云散,前面露出青色的天空。不过山壁上的“瀑布”没有停止,继续哗哗地往下流,倒进山涧。山涧里好像万马奔腾,哗哗直响。队伍越走越慢,与其说在走,不如说在一寸寸地移动。 丁力胜前面的一个战士抱怨起来:“老天爷!这么走,哪天才能走到头!”话刚说完,一头撞在前一个战士的身上,“怎么停下来啦?” 前面那个战士回过头说:“谁知道。” 丁力胜踮起脚尖,从人们的头顶上望过去,只见一长串斗笠靠在一起,静止不动。丁力胜望了叶逢春一眼,好像在问:“怎么搞的?” 叶逢春明白这眼光的意思,他本来比师长还焦急,急着想弄清楚停止的原因。这眼光鼓励了他。他在滑溜的山石上蹭了蹭草鞋底,用伞柄拄着地面,侧起身子向前挤去。 “慢一点走!”丁力胜在后面高声嘱咐。 直到望不见叶逢春,丁力胜松了口气,转过身来,见孙永年浑身透湿,责备地说:“怎么不穿雨衣?” “淋一淋痛快。” “小心生病。” “病不了。你看我哪天病过?在北方待了十多年,没病没痛。回到南方,好比蛟龙归海,还会生病?” “你年岁大了,不比早先。” 孙永年最怕别人说他老,不服气地说:“离五十还有一大截子,算老?我爷爷活到八十多,临终前几天照样下地劳动。我参加红军那年,我爹六十三啦,挑起百斤重担走得飞飞儿的。我们孙家穷是穷,可一个个身板硬朗寿数大。师长,你信不信:我爹准没有伸腿。” 丁力胜喜欢孙永年那股倔强劲,微微一笑。不过等他转头一望,心境又忧郁起来。前面那串斗笠静止不动,一点没有移动的迹象。哪个部队出了事,出了什么事?他不知道。要停多久?他不知道。他咬着下唇,不安地望了望偏西的太阳。暴风雨过后的阳光更厉害了,晒在身上像炉火一样。丁力胜站着都往下淌汗,他为了减轻烦躁,想再跟孙永年聊聊,扭头刚说了声“老孙同志”,孙永年叫唤起来:“师长,嘴唇出血啦!” 经孙永年一提,丁力胜果然觉得下唇有点痛,用舌头一舐,舐到一股咸味。 孙永年赶忙取下挂在身上的竹筒子,打开塞子,递给师长。 丁力胜喝了几口水,心里的烦躁并没有减低。怎么还不走?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孙永年从师长手里接过长竹筒子,塞上塞子,重新挂在身上。 “你怎么不喝?”丁力胜问。 “我喝饱了雨水。”孙永年说罢咂了咂嘴巴,好像在品味雨水的甜味。 前面传来一阵欢呼声,队伍移动了。孙永年喊了声:“山神土地帮忙!”快乐地向火龙了眼睛,在它的颈上拍了一掌。 队伍的行军速度逐渐加快,仿佛要补上停顿中失掉的时间,丁力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在山径拐角处的大石头上,用粉笔写着一条标语——“英雄不怕行路难”,后面画了三个巨大的感叹号。山涧里,一团奶白色的云雾浮了上来。 二 “好消息:下山了!”从这条振奋人心的标语开始,“加油,加油,再加油”一类抽象的标语看不见了,代替的是:“山脚只有十五里!”“再走十里到平地!”悬崖绝壁悄悄退走,丛树竹林逐渐增多,蝉声组成单调的乐曲,伴送着下山的队伍。战士们精神焕发,加快了步子。火龙也预感到艰难的路程快要结束,不时快乐地长嘶一声。 丁力胜刚看到“剩下三里了!”的标语,队伍又停止了。在他背后哼四川调的孙永年,也在半当中住了口。 焦急的等待又一次开始,等了好久还没有移动的迹象。丁力胜把斗笠往脑后一推,往前面挤去。战士们默默地给他让路,用希望的眼光送他过去。 丁力胜绕过山弯,隐约听见嘭嘭的声音。再往下,见炮兵营的炮手们有的使劲拉住驮炮的牲口,有的横躺在牲口前面,不让牲口移动。他好不容易地挤过一匹匹骡马,走到山脚下,眼前横着一条宽阔的河流。黄浊的水浪奔腾吼叫,湍急地涌向前去。炮兵营长吴山站在叶逢春身边,指挥炮兵渡河。 河里,十几个人簇拥着一门大炮的炮身。二百来斤重的炮筒子缚在两根粗树枝上面,四个人扛炮,两个人扶炮,剩下十个人,拉的拉,推的推,有的牵着抬炮人的手,吆喝着,一步一步地走向中流。另外一大群人簇拥着更重的炮架,紧跟在后。一个驭手只穿件短裤衩,想拉一匹牲口下河。那匹马昂起头,四蹄撑住地面,使劲往后退。另一个驭手举起树条子,在马屁股上打了几下,它才无可奈何地纵身下水。刚下去,立刻惊惶地转过身子,用后蹄踢起水浪,蹦上岸来。 “试过深浅没有?”丁力胜大声地问。 “试过了。上下游深,这里最深不过肩膀。”炮兵营长吴山回答。 “步兵连徒涉过去的时候还顺利。”叶逢春接着说。 叶逢春和吴山都是大高个子,两个人站在一起,很像哼哈二将。 丁力胜用手遮住眉毛,向上游凝望。远处,浊流滚滚的河面上腾起一团烟雾,有块河面是阴暗的,上空正有一片乌云浮过。他担心上游下雨,厉声地说:“赶紧过!叫步兵帮忙!” “叶团长已经派了个连队帮助扛弹药箱。”\\\\\\\\\\\\\\\"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