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吴国钦自选集

吴国钦自选集

  • 字数: 684
  • 出版社: 中山大学
  • 作者: 吴国钦|
  • 商品条码: 978730608196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3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吴国钦教授自选 集。主要收集了作者在中国 戏曲、《西厢记》、潮剧、 古典文学这几个主题的部分 论文。内容包括学术著作摘 编、序文和杂记、对联与诗 词等,多为已经发表过的学 术著作和文章,富于知识性 、学术性、艺术性和趣味性 ,体现了研究的连续性与超 前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和社会效益,从中可以窥得 老一辈学者的教学与研究经 验,特别是在学术研究方面 取得的突出成就,具有较高 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作者简介
吴国钦,1938年生,汕头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61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在王季思教授门下攻读中国戏曲史研究生,196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退休。主要著述有《中国戏曲史漫话》《西厢记艺术谈》《关汉卿全集校注》《论中国戏曲及其他》,与人合作有《古曲观止》《元杂剧研究》,参与王季思主编项目《中国戏曲选》《全元戏曲》《元杂剧选》的编注等。有《潮剧溯源》等论文数十篇。
目录
戏曲论文集萃 中国戏曲的民族风格与审美特征 中国戏曲的写意性与娱乐功能 中国戏曲的外观系列与写意本质 谈戏曲的审美原则及所谓“危机” 论戏曲现代化 向古典戏曲学习编剧技巧 论中国古典悲剧 喜剧之轻,用以消解生活之重 汉代角抵戏《东海黄公》与“粤祝” 瓦舍文化与中国戏剧之形成 评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元杂剧研究 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 关汉卿评传——纪念关汉卿戏曲活动730周年 关汉卿的理想人格与价值取向 关汉卿杂剧中的民俗文化遗存 《关汉卿全集》校注后话 元曲巨人勾栏浪子——关汉卿及其剧作的再认识 改革派·创新家·开拓者——论汤显祖 诗剧《牡丹亭》 理论的巨人创作的“矮子”——论李渔 《长生殿》与《长恨歌》题旨之比较 《儒林外史》中的戏曲资料——纪念吴敬梓诞辰三百周年 《中华古曲观止》前言 《中国戏曲史漫话》摘编 参军戏——古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 “杂剧”的来龙去脉 书会与才人 明代戏曲形式的演进 明末艺人马伶“深入生活” 《梁祝》,悲剧乎,喜剧耶? 蛇精怎样变成美丽善良的姑娘——《白蛇传》的演化 《<西厢记>艺术谈》摘编 一部风靡了七百年的杰作 “倾国倾城”的美人该怎样描画 看一看23岁不曾娶妻的傻角 喜剧,你的名字叫作“笑” 见情见性,如其口出——《西厢记》语言艺术之一 绮词丽语,俯拾即是——《西厢记》语言艺术之二 口语俗谚,功效奇妙——《西厢记》语言艺术之三 着一“闹”字,境界全出——析《闹简》 潮剧文章集萃 《潮剧史·引言》 宋元南戏怎样流播到潮州 潮剧迄今已有580年历史 潮剧既非来自关戏童,也不是来自弋阳腔或正字戏 谈明本潮州戏文七种 论明本潮州戏文《刘希必金钗记》 明本潮州戏文《苏六娘》的来龙去脉 潮俗“时年八节”与潮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