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24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2024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出版社: 上海文艺
  • 作者: 编者:咬文嚼字编辑部|
  • 商品条码: 978753219165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84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知名社会语文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的2024年度合订本(精装)。《咬文嚼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以“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引导语文生活,推动语文学习”为办刊宗旨,多年来紧跟时代脚步,紧贴语文生活,与时俱进地反映我国乃至整个华语圈当下的语用情况,为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咬文嚼字》公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和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收录在年度合订本中。耕耘三十年,《咬文嚼字》合订本已经成为市场认可的品牌出版物。
作者简介
《咬文嚼字》杂志为全国知名社会语文类期刊,创刊于1995年,月刊。《咬文嚼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杂志入选全国“百强报刊”、“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百种优秀报刊”,是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的优秀期刊。每年杂志公布的“十大流行语”和“十大语文差错”在社会上反响热烈,引起广泛关注。
精彩导读
拒绝内耗的“钝感力” ◎欧阳亦晴     “钝感力”源自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钝感力》一书。书中对现代人提出忠告:面对日常小事不要过于敏感,纠结与焦虑容易使人陷入不必要的烦恼。在节奏快、竞争激烈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无法承受压力、无法面对现状而产生精神内耗,严重者甚至发生心理疾病。“钝感力”一词正是在这种紧张焦虑的社会氛围中出现于大众视野,它成为了疗愈自我的新出口。 “钝”的本义是不锋利,如刀钝了;也指笨拙、不灵活,如某人非常迟钝。“钝感”指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不敏感,而“力”则指能力。“钝感力”指忽略或放慢对事物反应的能力。例如: (1)关于“钝感力”,作家渡边淳一解释,“钝感力”并不是贬义词,而是放慢对事物的反应能力,可以让人避免因敏感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的过度反应。(《生活晚报》2023年3月24日) (2)职场上的钝感力,不是处理事情的迟缓,不是对工作的迟钝与懈怠,而是对一些职场琐事和负面人际(关系)的自动屏蔽能力。(《阜新日报》2023年3月11日) “钝感力”也可指淡定或容忍的态度,例如: (3)“那你以后怎么办?”我担心地问道,小葛眼珠转了转,坏笑着说:“我就当作没听见,以前怎么样以后还怎么样,婆婆又不上班,做点家务事正好锻炼身体……”我顿时有些佩服她了,用钝感力化解婆媳矛盾,小葛聪明。(《银川晚报》2019年11月5日) 例(3)“钝感力”指面对婆媳矛盾的从容应对能力。 说回“钝感力”这个词。汉语中,“感”“力”均是类词缀:“×感”有“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等;“×力”有“男友力”“观察力”“吸引力”等。“钝感力”由成词语素“钝”加上类词缀“感”和“力”叠加组成,这是类词缀的双重叠加现象。 从实际使用来看,有时也可直接说“钝感”,指钝感力或有钝感力的。例如: (4)实事求是而言,家长焦虑了,暑假才可怕。面对暑期“焦虑营销”,家长们理应提升对焦虑的钝感,保持一双慧眼和一颗有定力的心。(《中华读书报》2023年8月2日) (5)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信息冲击。尤其是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群体,手机、电脑……各种信息轮番轰炸,让他们时刻处于高度敏感状态,抗压能力弱,容易钻牛角尖。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下仍保持一颗钝感的心?(《咸宁日报》2024年5月31日) 从字面看,“钝感力”给人的感觉是迟钝、木讷的,是消极的;而实际上,“钝感力”是对长期高压环境下形成的激进敏感心理的自我消解,是积极的。掌握“钝感力”已成为拒绝内耗、摆脱焦虑的途径之一,不失为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智慧。
目录
【目录】: 名家语画 年度盘点 缅怀 学习专栏 锁定名人 追踪荧屏 微型讲坛 正音室 时尚词苑 一针见血 学林 有此一说 探名小札 语言哲思 社交新风 借题发挥 校园丛谈 十字街头 热线电话 语海观潮 文章病院 检测窗 东语西渐 网言网语 说文解字 读书 语苑新谈 重读经典 八面来风 向你挑战 新年寄语 微语录 看图说话 雾里看花 广角镜 火眼金睛 其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