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类文明史:中国人的文明观:上下

人类文明史:中国人的文明观:上下

  • 字数: 1000
  • 出版社: 华龄
  • 作者: 强光中|
  • 商品条码: 978751692630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00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类文明史——中国人的文明观》一书,主 要运用全球史观下的结构人类学这一学术方法,对 人类各主要文明体展开全面且深入的比较研究。该 书以人类思想史的演进历程为核心,深入阐述了族 群结构与人类文明形成之间的历史逻辑关联。尤为 突出的是,书中详述了中华文明同其他各文明体在 冲突、交流以及融合等方面的互动历史,特别是近 现代以来,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相互推动、共同发 展的历程。从人类主要文明体的核心架构及其合理 性着眼,该书深入探究了中华文明内在结构所独具 的优势,揭示出中西等不同文明体终将走向深度融 合的历史趋向,并对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展 望,进一步推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得以实现的历史 可能性。
作者简介
强光中,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省哲学学会会员。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类文明的比较研究工作。出版《全球史观下的孔子学说》,获第三届海南省出版物政府奖。
目录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结构——历史之门 第一节 什么是结构? 第二节 结构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第二章 结构与人类文明 第一节 什么是文明? 第二节 什么是全球史观下的结构人类学? 第二编 族群结构与人类文明 第一章 人类原始族群文明的结构性突变 第一节 人类原始族群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第二节 农业革命与人类资源供给环境的结构性失衡 第三节 金属时代的来临与人类族群文明的结构性重组 第二章 地球资源分布状况与人类文明特质的形成 第一节 人类族群之间;中突的根源与主要类型 第二节 资源分布状况与人类文明结构及其特质的形成 第三节 人类文明的核心竞争力及其衡量标准 第四节 人类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基本法则 第五节 人类文明的成熟度及其评判标准 第三章 族群对外扩张运动与文明核心结构的形成 第一节 种姓:印度社会的超级“石块” 第二节 中华文明的基本结构:血缘关系等级制、官僚等级制和治理空间等级制 第三节 “安拉的民族”:穆斯林社会的超级信仰实体 第四节 西方文明:多族群文明与多文明复合体 第四章 人类文明结构性突变的历史阶段性 第一节 金属时代: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第二节 动能时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第三编 意识结构与人类文明 第四编 人类文明的起源 第五编 废墟文明 第六编 印度文明 第七编 中华文明 第八编 古希腊罗马文明 第九编 犹太教等三大一神教文明 第十编 动能时代与中世纪西方文明的突变 第十一编 中西文明的二次融合与人类文明的未来方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