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奶牛业种养结合模式的形成机理及经济效益研究

奶牛业种养结合模式的形成机理及经济效益研究

  • 字数: 249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宝乌云塔娜//乌云花|
  • 商品条码: 978752430012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奶牛业种养结合生态模式发展的实践 ,首先采用多案例扎根理论方法提炼影响奶牛业内 部和外部循环种养结合模式形成的关键因素,利用 交易成本理论、环境规制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和农 户行为理论等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构建奶牛业内部 和外部循环种养结合模式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其 次,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框架,从牧场和农户参与行 为视角实证检验奶牛业内部和外部循环种养结合模 式的形成。最后,从牧场和农户视角,实证检验奶 牛业内部和外部循环种养结合模式的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
乌云花,女,蒙古族,1968年11月15生,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管理学博士, 内蒙古“321”人才工程二层人选,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理事,内蒙古农业大学创新培育团队《农村牧区综合发展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是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畜产品市场供应链及食品安全等。近年来,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了国际环境与发展组织(IIED)项目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项目等多项科学研究项目。近几年共发表了21篇论文,其中SCI、SSCI、EI收录的论文各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有11篇。另外,参编教材2部及编著英文书籍1部。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种养结合模式的发展 1.3.2 种养结合模式的效益 1.3.3 种养结合生态模式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6 本书的结构与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奶牛业 2.1.2 种养结合模式 2.1.3 奶牛业种养结合模式 2.1.4 经营效率 2.1.5 经济效益 2.2 理论基础 2.2.1 交易成本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2.4 生产者行为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域奶牛业发展现状与样本特征 3.1 内蒙古奶牛业发展成就 3.1.1 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3.1.2 传统饲养方式逐渐转变 3.1.3 牛奶质量稳步提升 3.2 内蒙古奶牛业发展瓶颈 3.2.1 经营成本逐年攀升 3.2.2 草产业发展缓慢 3.2.3 牧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 3.3 内蒙古奶牛业发展潜力 3.3.1 乳制品消费潜力 3.3.2 自然条件优越 3.3.3 产业发展潜力 3.3.4 政策激励环境 3.4 问卷设计与样本特征 3.4.1 问卷设计 3.4.2 样本受访者特征 3.4.3 样本参与种养结合情况 3.5 本章小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